第12章 放榜
- 明明是宰相夫人,被迫成了女帝
- 將軍府少帥
- 4111字
- 2024-10-06 08:00:00
明哥兒自打考院回府,便一直把自己關在屋里,倪大娘子使盡了手段,都沒能把哥兒叫出來,實在沒法,來尋林老夫人,林老夫人不慌不忙讓她等放榜那日,明哥兒自然就會出門。
于是,倪大娘子有了新的去處,那就是佛堂,每日祈禱無數遍,祈求明哥兒能榜上有名。
等待的日子最是難熬,輝哥兒倒是嫻靜,不慌不忙,每日只讀讀書,繼續與他那二姐姐斗智斗勇。
明哥兒數著手指頭等著放榜的日子,已經連續幾天睡不踏實,總在做夢,若長此下去,非得逼瘋不可。倪大娘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卻沒有主意,只得天天摔盆打碗,發泄心中的不滿。
楊姨娘只嘆道幸好生的是姐兒,不然她也得瘋。
如今到了放榜這日,明哥兒倒是一睡不起,誤了一早看榜的時辰。
輝哥兒被林老夫人催的不行,這才慢吞吞的往考院走去。
林老夫人著急,讓峰二備車,把輝哥兒塞進馬車里,又說既快又穩的話,這才放輝哥兒去了考院。
考院龍虎墻(張貼皇榜的墻面)前早已站滿應試的舉子,人頭攢動,聲音鼎沸。
輝哥兒拉開車簾,望見是這般場景,心底嘀咕了一句:還是到的早了。也不下車,就在車上拿起一本《仕林軼語》自顧自的讀起來。
倒是為難了峰二,擔了林老夫人的差事,又見這位三少爺如此不上心,急的倒像是自己應舉,不斷眺望著龍虎墻。
巳時剛過,吏部承宣使(負責放榜的官員)出現在龍虎墻頭,開始宣讀圣旨。
朕承天命,君臨天下,以興文治,以育賢才。今甲辰年科舉已畢,天下士子咸聚于朝堂之下,盡顯才華。
今特頒此旨,獎拔賢能。今令一甲前三名于午時后入宮面圣,圣躬裁定。
今科二甲三十一人,賜進士出身,三日后入吏部堪用。
今科三甲百一十四人,賜同進士出身,十日后,進吏部掛牌,候旨堪用。
今科已畢,望眾學子皆以國家為重,以蒼生為念,秉持忠義,踐行仁德。
布告天下,咸使聞之。
開棒!
隨著承宣使宣旨畢,一幅黃色錦緞巨幅皇榜由上自下緩緩拉開。眾學子一擁而上,唯恐名落孫山。
“三少爺,放榜了,放榜了!您不去看看?”峰二著急的問道。
輝哥兒定了定,放下書本,緩步下車。
“這么多人啊。”輝哥兒嘟囔一句,不想往人堆里擠,停在原地,只是遠遠望著皇榜。
“三弟怎么還不進去?”
輝哥兒一扭頭,原來是明哥兒騎了一匹快馬飛馳趕到。
看那臉面,似乎都沒來得及凈臉就趕過來看榜了。
“大哥哥好,這人太多,擠不進去啊!”輝哥兒給明哥兒做了個揖說道。
“來,跟我走。”說罷,明哥兒便拉著輝哥兒往旁邊的酒樓走去。
“大哥哥這是要帶我去哪里?”輝哥兒被拉的一腦門子問號。
“隨我來便是。”明哥兒并不解釋。
“這位爺,能否看看您的腰牌?”門口小二攔住了二人的去路。
明哥兒從懷里取出一塊銅質腰牌,上書高中二字。
小二見狀,忙堆笑著迎二位到三樓雅間就坐。
“大哥哥我們來喝茶做甚?”輝哥兒完全狀況外。
小二邊引路邊回道:“這是有頭面的公子才知道的法子,每次放榜,小店都剛好正對著龍虎榜,小店雅間窗戶推開便可看到榜文,最是清楚。每次放榜前七日,小店便開始預定這雅間的位置,位置最好的雅間便是公子手里這間,今年最貴,得一百兩銀子呢。”
輝哥兒這才明白為什么明哥兒要帶著他來到這個茶樓。
到了三樓,正中的雅間裝修別致,一壺上好的碧螺春早已散發陣陣茶香,桌上的點心匣子精致無比。
可對比這美食香茶,此刻明哥兒更想知道自己是否中舉。
打賞了小二,便拉著輝哥兒走到窗戶面前,鼓了幾次勇氣,都沒敢推開這扇窗戶。
“三弟,替為兄看看吧。”說完,明哥兒扭頭坐回到八仙桌旁。端起茶杯將茶水一飲而盡。
輝哥兒正要開窗,明哥兒馬上叮囑:“從最后開始往前看。”
明哥兒心中訕笑,嘴中道了句哦,便推開了窗戶。
映入眼簾的便是那皇榜,這雅間位置絕佳,皇榜一覽無余,看著清晰無比。
輝哥兒便從三甲最后一名開始往前看。
“看到了嗎?”明哥兒略低著頭,手中捏著空茶杯,腳不自然的抖動著。
“在看啦,大哥哥,放心吧。”輝哥兒笑笑。
在等待之時,分分秒秒皆如鈍刀割肉,痛苦且漫長。明哥兒坐也不是,立也不是,只覺得周身不自在。那思緒更是亂碼一團,纏繞糾結,沒有頭緒。
“中了嗎?”明哥兒急切道。
“還沒看完呢,大哥哥,別著急。”輝哥兒唯恐漏了名字,看得格外仔細。
“大哥哥,三甲里沒有我們的名字。”輝哥兒看完三甲說道。
明哥兒心里涼了半截,停了半晌,說道:“哎,都是命。”
也不知這一刻的時光是不是被無限拉長,明哥兒心中已成死灰。
“中了!中了!”輝哥兒興奮的聲音響徹整個房間。
明哥兒愣了半晌,才慢慢回過神來,說道:“誰中了?”
“大哥哥,你中了!你中了!二甲二十七名!”輝哥兒忙回頭給了明哥兒一個大大的擁抱。
明哥兒這才緩過勁了,推開輝哥兒,沖到窗邊,看著皇榜,二甲三十一、二甲三十、二甲二十九、二甲二十八。。。
二甲二十七林曉明,萊州府人氏,年十七。
“我中了!我中了!我中了!”明哥兒又仔細看了幾遍,確認無誤,這才把內心憋的那口氣好好的釋放了出來。
明哥兒兩只手拍了拍輝哥兒的肩膀,說道:“三弟別灰心,下次再考就是,我也是第二次才中舉,你還年輕,再用用功就是。我得趕緊回府,回報母親。”
說罷,明哥兒一個鷂子翻身,便沖出雅間,臉上帶著笑意,直沖樓下。
輝哥兒心想我還沒看完皇榜,怎知就沒中?邊想著,看到桌上的點心果子,便坐了過去,管他中不中,先喂飽肚子再說。
而倪大娘子自從明哥兒出門開始,便把自己關在佛堂,似乎懺悔著這一輩子的罪孽,只求為自己的嫡子換來一個好結果。
林老夫人指導著石姨娘繡花,一個不知道指的什么,一個不知道繡的什么,你指你的,我繡我的。
少頃,宮中的中貴人叫門,前來傳旨。
林老夫人并倪大娘子和兩位姨娘趕往正堂聽旨。
“敢問貴府少爺可在府里?”中貴人笑著問道。
“回天使的話,去看榜了。”倪大娘子怯生生的回道。
“既如此,那咱家就再等等。”中貴人笑了笑,便坐到了主座上。
“敢問天使,這旨是給我家哪位的?”林老夫人上前福了福問道。
中貴人笑著指了指右手拿著的圣旨,說道:“自然是貴府的公子,如今大喜,咱家特來宣旨。”
“可是科舉中了?”倪大娘子急切的追問。
林老夫人回頭盯了一眼倪大娘子,倪大娘子立即收聲。
“母親,母親!”明哥兒回府,一進府門便吵嚷著要見倪大娘子。
走進正堂,見眾人正跪著,愣站在門口,不動了。
中貴人見來人是個少年模樣,便笑問:“可是少爺回府了?”
林老夫人見狀,忙回道:“是,正是,這是我嫡孫。”
中貴人喜上眉梢,忙起身,說道:“既然正主回府,咱家就宣旨了。”
一聽要宣旨,明哥兒立即沖到中貴人面前,雙膝跪地,聽宣。
中貴人緩緩拉開五彩錦緞圣旨:宣!
朕膺昊天之眷命,承祖宗之洪業,夙夜兢兢,以期賢才。今甲辰一科,遴選天下英彥,終得卓越之士,以輔弼朕躬。
今京東西路轉運使、授親衛大夫威之子,文采斐然,策論精妙,見解獨到。盡顯超群之才學,惟贊文辭華茂,義理深邃。朕甚感其為國之棟梁。
特點林威子林曉輝為三甲,于今日午時后入宮殿選,再行獎拔。詔書如右,主者施行。
中貴人宣讀完畢,合上圣旨,遞到明哥兒面前,笑著說道:“公子前程似錦,若能被今上青睞,點為狀元,這可是咱們林府天大的喜慶啊,接旨吧,曉輝少爺。”
明哥兒臉色瞬間鐵青,倪大娘子更是青一塊、紅一塊。
林老夫人忙接話道:“中貴人恕罪,這旨上說的輝哥兒是府上的三子,跪著的是我的嫡長孫林曉明。”
“什么?!咱家宣錯旨了?那輝哥兒人呢?”中貴人驚恐的問道。
“尚未歸府。”林老夫人壓低聲音回道。
“大膽!欺騙上差,你們有幾個腦袋?”中貴人借題發揮。
林老夫人忙示意劉媽媽。
劉媽媽快步上前,遞了一袋銀兩給中貴人。
中貴人掂了掂,足足有二百兩。
于是,這才笑著又說:“咱家也是糊涂了,沒有問清楚這府里有幾位少爺,如今也不能全怪老夫人和大娘子,小少爺起來吧,這旨不是給你的。”說罷,把圣旨收了回來,又坐回主座,把錢袋放入袖口中。
“都起來吧,正主還沒到,別跪著了。”中貴人清了清嗓子說道。
“快上茶,要上好的鐵觀音。”倪大娘子忙安排丫鬟上茶。
中貴人臉色回暖了些,又說道:“明哥兒這回中了幾甲啊?”
明哥兒立即起身,作揖回道:“二甲二十七名。”
倪大娘子一聽,立即沖到明哥兒眼前:“當真?明哥兒,我的孩子,你終于中了,好,好,都是佛祖保佑,祖上有德,如今你也是官身了。我得去謝謝佛祖菩薩。”邊說邊合十。
“大娘子怕是累了,坐下歇歇吧。”林老夫人出言提醒。
倪大娘子這才反應過來,立即低頭坐回到座位上,不再說話。
中貴人面向林老夫人說道:“老太太好福氣啊,兩位孫子都高中,其中一位還是一甲,這可是光宗耀祖,光耀門楣的好事啊。”
林老夫人起身福了福,回道:“都是今上抬舉,中貴人吉言,老身多謝中貴人。”
輝哥兒其實在讀皇榜的第一刻就看了三甲的名字,只不過按住了激動的心情,又從最后去尋明哥兒的名字。吃飽喝足,輝哥兒坐著馬車搖搖晃晃回了林府。
進了正廳,見到有一位中貴人當中就坐,便明白了來意。
于是快步走上前,跪道:“今科士子林曉輝,感念中貴人辛勞,特來接旨。”
中貴人聞言,微笑起身,又宣讀了一遍圣旨。
而后一把扶起輝哥兒,然后將圣旨交托給他,說道:“好個少年郎,果然不俗,不俗啊!咱家看了都歡喜得很吶。”
林老夫人又掏出五十兩給中貴人,只叫其留著喝茶,中貴人笑納后又說道,莫誤了進宮的時辰,這才滿意的瀟灑而去。
眾人都沉浸在歡樂當中,可唯獨只有明哥兒,臉色多了一分紫色。
作為三甲,輝哥兒要和另外二人一起進宮,由老皇帝欽定狀元、榜眼、探花。
倪大娘子張羅著要放炮,實則是賀一賀她嫡子高中,卻被明哥兒好一頓數落。
而后明哥兒又把自己鎖在書房,不再出門。
倪大娘子望著身邊的李媽媽,楞楞地說道:“這孩子怎么了?沒中不出門,這中了還不出門?吃槍藥了?火氣這么大?”
李媽媽忙解釋道:“咱們哥兒是高興的,如今跟老爺一樣,都是進士出身,古語說得好,喜出望外,太高興的,過幾天就好了。”
明哥兒生著悶氣,手里拿起一支毛筆,對著書本就狠狠的戳去,一下又一下,好似那書本跟他有深仇大恨一般。不多時,那書本上便被他戳出好些個洞來,可明哥兒并不停手,眉頭緊皺,面色張紅。整個書房彌漫著他的怒氣、不滿和委屈。
林老夫人心中歡喜,命石姨娘把早先做好的新衣裳拿出來給輝哥兒換上,又招呼劉媽媽備好午膳,傳明蘭去掛紅燈籠。
輝哥兒看著大家忙里忙外,并不多言,只安靜的坐在窗前,看著云卷云舒。
入宮的時辰到了,輝哥兒伴隨著千叮嚀萬囑咐,登上了入宮的馬車,緩緩往宮里的方向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