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啟未來: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與實踐
- 李冬梅主編
- 1335字
- 2024-09-26 13:55:35
一 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
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是人類思維結構中求異與求同兩個方面,但從一個相對完整的思維過程的角度來說,二者是創意思考過程中的相輔相成的統一體,相互促進,相互轉化,缺一不可。
(一)發散思維
1 發散思維的內涵
發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是在思維過程中以某一問題為中心,沿著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向外擴散的一種思維方法。

發散思維模型
發散思維具有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的特征。三個特征相互關聯,思維的流暢性是其他兩個特征產生的前提,變通性則是提出具有獨特性新設想的關鍵,獨特性是發散思維的最高目標,是在流暢性和變通性的基礎上形成的。沒有發散思維的流暢性和變通性,也就沒有它的獨特性。
2 培養發散思維的方法
為了培養發散思維能力,可以從以下八個方面進行訓練。
(1)材料發散。以某事物作為材料,以它為發散點,設想其用途。如以曲別針為材料,把曲別針的總體信息分解成重量、體積、長度、截面、彈性、直線、銀白色等10多個要素,然后進行分析找出曲別針的各種用途。
(2)功能發散。以某一事物的功能為發散點,設想實現該功能的途徑。如鉛筆不僅能寫字,還能用來替代尺子畫線、作為禮品送朋友、當商品出售獲利;鉛筆的芯磨成粉后可以做潤滑粉,演出時可以臨時用來化妝,還可以當作玩具的輪子;遇到壞人時,削尖的鉛筆還能用于自衛。
(3)結構發散。以某事物的結構為發散點,設想具有該結構的事物或具有該結構的用途。如四面體結構有何用途,書頁式結構有何用途,等等。
(4)形態發散。以事物的形態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該形態的可能性。如橢圓形可以用在哪里,紅顏色可以用在哪里,等等。
(5)組合發散。以某事物為發散點,盡可能多地設想與另一事物聯結成具有新價值的事物的可能性。
(6)方法發散。以某種方法為發散點,設想該方法的多種用途。如利用爆炸的方法可以辦成哪些事情,空氣壓縮的方法可以用在哪些地方,等等。
(7)因果發散。以某事物發展的結果為發散點,推測產生該結果的原因;或以某事物的起因為發散點推測其可能產生的結果。
(8)關系發散。以某事物為發散點,盡可能多地設想與其他事物的關系。如回答你是誰,月亮與人類有哪些關系,等等。
(二)收斂思維
1 收斂思維的內涵
收斂思維又稱聚合思維、求同思維、集中思維。它是相對于發散思維而言的,其特點是以某個思考對象為中心,盡可能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將各種信息重新進行組織,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將思維集中指向這個中心點,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收斂思維具有唯一性、邏輯性、比較性的特征。

收斂思維模型
2 培養收斂思維的方法
為了培養收斂思維能力,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訓練。
(1)輳合顯同法。輳合顯同法就是把所有感知到的對象依據一定的標準“聚合”起來,顯示它們的共性和本質。
(2)層層剝筍法。人們在思考問題時,最初認識的僅僅是問題的表面,也是很膚淺的東西。人們應該進行層層分析,向問題的核心一步一步地逼近,拋棄那些非本質的、繁雜的特征,以便揭示隱蔽在事物表象之下的深層本質。
(3)目標確定法。確定搜尋目標,進行認真觀察,作出判斷,找出其中的關鍵,圍繞目標進行定向思考,目標確定得越具體越有效。
(4)聚焦法。聚焦法就是人們常常說的沉思、再思、三思,是指在思考問題時,有意識、有目的地圍繞問題進行反復思考,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