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積極應對挫折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挫折。這對大學生來說,既是成長的機遇,也是對自我的挑戰。大學生必須學會一些應對挫折的方法,努力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進行自我調適,把挫折帶來的壓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這關系著每位大學生今后的人生幸福和事業成敗。

(一)正確認識挫折

事實表明,對挫折的正確認識是戰勝挫折的先導和前提,大學生面對挫折,不要懼怕,不要逃避,而要坦然地面對、正確地認識、理性地分析,才能戰勝挫折,促進自己的成長。

(1)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挫折普遍存在于每個人的生活中,它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必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大學生要明白社會生活的復雜性,明白挫折是個人生活的組成部分。只有認識到這一點,大學生才能在遇到挫折時平靜地面對、認真地分析、努力地應對,保持心理平衡,而不是去抱怨社會的不公和命運的坎坷。

(2)挫折是人生的寶貴財富。挫折能磨煉人的意志,增強個體情緒反應的力量,增強個體的容忍力,提高個體對挫折的認識水平。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有勇氣和信心去勇敢地面對挫折。因此,大學生應懂得沒有平坦的、筆直的人生之路可走,只有在那些布滿荊棘的羊腸小路上不畏艱難困苦,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頑強站起來并善于總結經驗、勇于進取的人,才能創造人生的輝煌。那些經不起挫折考驗的人必然被淘汰。

挫折中成長:動畫短片《鷸》

(3)挫折是可以克服和戰勝的。挫折是不可預知的,也是必然的,但是,挫折卻不是不可戰勝的。古今中外,無數杰出的人以他們自身的人生經驗,詮釋著人類意志的力量。古人敢于和大自然抗爭,所以人類才能逐漸成為地球的主宰者;被壓迫階級敢于抗爭,才能掀起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戰爭,改朝換代;科學家、藝術家勇于抗爭,才使得人類創造出燦爛的文明……歷史長河中,無數人以堅強不屈的精神改變著自己的命運,也改變著人類的命運。

例說心理

逆境中突破

一頭驢掉進了一口枯井里,驢的主人想盡各種辦法也沒能把它救上來。后來,驢的主人覺得驢已經老了,又救不出來,與其讓它在井里餓死、渴死,還不如埋了。于是,驢的主人叫來鄰居幫忙,一起往井里填土,土紛紛落在驢身上。結果,奇跡發生了。驢抖落身上的泥土,把泥土踩在腳下,墊高自己。隨著土越來越多,驢慢慢地“升”到枯井口,走了出來。

案例分析:“泥土”就是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如果不抖落在地,就會被它埋葬;如果抖落在地,那它就會成為自我發展的墊腳石。對于強者來說,挫折是一塊墊腳石,使人站得更高。

(二)正確合理歸因

歸因是指個體依照主觀感受、經驗對自己的行為及結果發生的原因予以解釋和推測的心理活動過程。由于歸因是憑個體經驗和主觀感受進行的,其結果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出現偏差,甚至是錯誤的。在生活中,人們對行為的成功與失敗進行歸因是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歸因傾向,對人應對心理挫折非常關鍵。

美國心理學家韋納的自我歸因理論適用范圍較廣,對大學生戰勝挫折有比較大的指導作用。一般情況下,挫折是由客觀因素(包括任務難度和機遇)和主觀因素(人的能力與努力)造成的。人們把挫折歸因于何種因素,對以后的活動積極性和能否戰勝挫折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有的學生總是把自己學習的成敗歸因于外在因素,而不努力去克服困難和改變失敗的處境。也有的學生把失敗歸因于自身的能力、技能和努力的程度過低,因而抱怨自己,過多地責備自己。這兩種習慣性歸因,不可能找出造成挫折的真實原因,無助于戰勝挫折。把挫折歸因于主觀因素,會使人感到內疚和無助;把挫折歸因于客觀因素,會產生氣憤與敵意。

因此,大學生要學會合理歸因,避免歸因的片面性,對挫折做出客觀、準確、符合實際的歸因,學會實事求是地承擔責任,克服過分承擔或完全推諉責任的傾向,避免過多自責帶來的挫折感。

心理小貼士

韋納的歸因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韋納認為,人們對行為成敗原因的分析可歸納為以下六個原因:能力、努力、任務難度、運氣、身心狀況、其他(除上述五項外,尚有其他影響因素,如別人幫助或評分不公等)。以上六項因素是一般人對成敗歸因的解釋,韋納按各因素的性質,將其分別納入以下三個維度:

(1)因素來源:指當事人自認為的影響其成敗的因素的來源,是來自個人條件(內控),還是來自外在環境(外控)。在此維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狀況三項屬于內控,其他各項則屬于外控。

(2)穩定性:指當事人自認為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穩定,是否在類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維度上,六個因素中的能力與任務難度兩項是不隨情境改變的,是比較穩定的。其他各項則均為不穩定者。

(3)能控制性:指當事人自認為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由個人意愿所決定。在此維度上,六個因素中的努力是可以憑個人意愿進行控制的,其他各項均非個人所能控制。

韋納將以上因素和三個維度結合起來,組成如下“三維度模式”。

表3-1 歸因的三維度模式

(三)提高挫折承受力

挫折承受力是指個體遭遇挫折情境時,能否經得起打擊和壓力,有無擺脫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與行為失常的一種耐受能力。最早提出“挫折承受力”這一概念的是美國心理測驗專家羅森茨威格,他將挫折承受力定義為抵抗挫折而沒有不良反應的能力,即個體適應挫折、抗御和對付挫折的能力。簡單地說,就是個體受到挫折后免于行為失常的能力。抗挫折能力是大學生在后天生活過程中為適應環境而習得的能力之一,可以經過學習和鍛煉而提高。

心理小貼士

逆商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AQ)全稱逆境商數、厄運商數,一般被譯為挫折商或逆境商,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智商(IQ)、情商(EQ)、逆商(AQ)并稱“3Q”,成為人們獲取成功必備的不二法門。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事業成功必須具備高智商、高情商和高逆商這三個因素。在智商、情商跟別人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逆商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在逆商的測驗中,一般考察以下四個關鍵因素——控制(Control)、歸屬(Ownership)、延伸(Reach)和忍耐(Endurance)。控制指自己對逆境有多大的控制能力;歸屬是指逆境發生的原因和愿意承擔責任、改善后果的情況;延伸是對問題影響工作、生活其他方面的評估;忍耐是指認識到問題的持久性以及它對個人的影響會持續多久。

(1)調整認知,改變不合理觀念。心理學研究表明,引起強烈挫折感的與其說是挫折、沖突,不如說是受挫者對所受挫折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態度。對于生活中的磨煉和挫折,有人認為是不幸,有人則把它看作發展的機會。因此,當遭遇挫折時,應轉換視角,調整認知,改變不合理的觀念。

(2)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加深挫折體驗。實踐活動是提升個體挫折耐受力的最好途徑和方法,“百煉成鋼”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大學生要積極主動地投身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比如,勤工儉學、家教、社會服務等,不斷地接受考驗,從中體會生活的艱辛、人生的艱難,使自己變得更加成熟,逐漸提高挫折耐受力。

(3)調整抱負水平。抱負水平是一個人從事某種活動之前,對自己所要達到目標的期望值。而挫折總是跟行為目標連在一起,挫折就是行為受阻,目標不能實現。因此,遭受挫折以后,要重新衡量一下,目標是否定得過高,是否符合主客觀條件。如果目標一直過高,屢次不能實現,這樣挫折過于頻繁,大學生的自信心就會顯著降低,挫折耐受力也會下降。因此,大學生在確立自己的目標時,一定要全面、客觀地評估自己的資源和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使挫折耐受力不斷提高。

(4)采取積極的心理防御機制。心理防御機制是挫折發生后,人在內部心理活動中所具備的有意或無意地擺脫挫折造成的心理壓力、減少精神痛苦、維護正常情緒、平衡心理的種種保護方式。心理防御機制的作用具有兩面性。積極的心理防御機制有助于適應挫折,化解困境;消極的心理防御機制只能起到暫時平衡心理的作用,并不能解決問題。因此,大學生在遭遇挫折后,采取積極的心理防御機制,能夠使自己減輕或免除精神壓力,激發主觀能動性,激勵自己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戰勝挫折。

(四)及時尋求心理支持

遇到挫折時請求幫助,這在有些人看來,似乎是很丟臉面的事。實際上,大膽地請求幫助,或者求助心理咨詢機構,也是意志堅強的表現。與人分憂是助人為樂的一種形式。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有一顆助人之心,因此,遇到挫折和難以自我解決的問題時,要學會傾訴和尋求幫助,這并不是軟弱和無能的表現。“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親人、好友、師長、同學對挫折原因的分析,往往能夠對癥下藥,帶當事人找到走出困境、跨進成功大門的途徑。正如人們常說的,一種痛苦由兩人分擔,痛苦就減輕了一半。當一個人感到有可以信賴的人在關心、愛護和尊重自己時,就會減輕挫折反應的強度,增強挫折的承受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顺县| 德江县| 沾益县| 白朗县| 杭锦后旗| 长乐市| 南昌市| 朝阳市| 定襄县| 娄烦县| 临泽县| 永善县| 龙里县| 新龙县| 息烽县| 尤溪县| 镇沅| 龙州县| 金寨县| 镇原县| 厦门市| 大渡口区| 沭阳县| 桑日县| 闵行区| 常德市| 绥德县| 余姚市| 淮阳县| 乐业县| 衢州市| 林芝县| 延川县| 石景山区| 兰西县| 天长市| 海阳市| 浦东新区| 东海县| 绥棱县| 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