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
- 向曉蜜 戴璐洋 梁利蘋主編
- 1890字
- 2024-09-29 16:31:02
二、大學生常見的情緒困擾
大學生由于人生閱歷少,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當面臨學業、情感、就業等來自社會和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壓力時,會產生一定的消極情緒,如焦慮、憤怒、抑郁等。
(一)焦慮
焦慮是很常見的情緒狀態,是一種類似擔憂的反應或者自尊心受到潛在威脅時產生擔憂的反應傾向,是個體主觀上預料將會有某種不良后果產生時的不安感,是緊張、害怕、擔憂等多種情緒混合的體驗。當大學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遭遇挫折或擔心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事情來臨時,便會產生這種體驗。焦慮對大學生的影響是復雜的,既可以成為大學生成才的內驅力,起到積極作用,也可以起到阻礙作用。大學生常見的焦慮有自我形象焦慮、學習焦慮和情感焦慮。
心理測量站
焦慮自評量表(SAS)由William W.K.Zung教授于1971年編制。本量表含有20個反映焦慮主觀感受的項目,每個項目按癥狀出現的頻度分為四級評分,可以評定焦慮癥狀的輕重程度及其在治療中的變化,適用于具有焦慮癥狀的成年人。在自評者評定以前,一定要先把整個量表的填寫方法及每條問題的含義都弄明白,然后做出獨立的、不受任何人影響的自我評定。

焦慮自評量表(SAS)
(二)憤怒
憤怒是指當愿望不能實現或未達到目的、行動受到挫折時,人們內心產生的一種緊張而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心理學研究表明,當憤怒發生時,可能導致人體產生心跳加快、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軀體性癥狀,同時還會使人的自制力減弱甚至喪失,思維受阻,行為沖動,甚至會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或造成不可挽回的情況。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精力充沛、年輕氣盛,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往往容易激動、容易動怒。這種情緒對大學生的影響是非常不利的,會給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壞的影響。
(三)自卑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一個自卑的人往往過低評價自己的形象、能力和品質,容易拿自己的弱點和別人的強項比,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在人前自慚形穢,從而喪失自信,悲觀失望,不思進取,甚至沉淪。
長時間的自卑,不但會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也會導致生理上出現亞健康狀態。具體的危害在于會使人心理上情緒低沉,郁郁寡歡,常因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與人來往,只想與人疏遠,缺少朋友,顧影自憐,甚至內疚、自責;自卑的人缺乏自信,優柔寡斷,毫無競爭意識,甚至喪失體驗歡聲笑語的心境等。而在生理上會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抗病能力也隨之下降,從而使人的生理過程發生改變,出現各種病癥,如頭痛、乏力、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等。
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一定要正視自卑的情緒狀態,盡早進行調節,千萬不要忽視它。否則時間久了,會對身心健康產生不好的影響。
(四)抑郁
抑郁是指人們無力應對壓力而引起的一種持續時間較長,且伴有情緒低沉、憂心忡忡的狀態。一般來說,抑郁情緒多發生在性格內向、孤僻、敏感多疑、依賴性強、不愛交際、生活遭遇挫折、努力長期得不到報償的人身上。一般表現為情緒低落、思維遲緩、缺乏活力、興趣降低、自我評價降低等。抑郁常常伴隨著焦慮,個體會對所有活動失去興趣,渴望獨處,同時也伴隨著個人思維方式的轉變。與此同時,還會產生一些身體癥狀,如經常感到乏力、起床變得困難,更嚴重時睡眠方式都會改變,睡得太多或者早晨醒得太早,并且不能再次入睡。也可能出現飲食紊亂,吃得過多或者過少,隨之而來的是體重激增或者劇減。抑郁情緒一定要引起重視,長期處于抑郁狀態容易導致抑郁癥。
心理測量站
抑郁自評量表(SDS)由William W.K.Zung教授于1965年編制,用于衡量抑郁狀態的輕重程度及其在治療中的變化,并判斷自己的情況。請掃描右側二維碼,仔細閱讀其中的20道題目,并根據你最近一周的實際感覺,選擇最適合你的答案。最后根據計分標準計算出標準分,參照結果解釋判斷自己當前的情緒狀態。

抑郁自評量表(SDS)
(五)冷漠
冷漠是指人們對外界刺激缺乏反應的一種狀態,通常表現為對周圍的人和事都漠不關心、無動于衷。處于冷漠情緒中的大學生,在行為上常表現為對生活缺乏熱情,從不參與校園的集體活動,對自身的未來發展、國家社會的時事等漠不關心,對周圍的同學態度冷漠,對學習缺乏興趣、敷衍了事。他們大多獨來獨往,十分孤僻。如果大學生長期處于這種情緒狀態,容易導致自我封閉,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六)嫉妒
嫉妒是指因他人在某些方面勝過自己而引起的不快、煩躁甚至是痛苦的情緒體驗,是大學生中比較普遍的一種消極情緒狀態。外貌、成績、能力以及物質條件等方面都容易引起大學生產生嫉妒情緒。以自我為中心、認知有偏差、自信心不足、自控能力弱的大學生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嫉妒心理,而且程度往往都比較重。嫉妒心會影響大學生的人際關系,造成同學間的隔閡甚至敵視、對立,常常使自己處于煩躁、痛苦等消極情緒體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