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

1949年3月,在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要求全黨在勝利面前保持清醒頭腦,在奪取全國政權后要經受住執政的考驗,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1]。70多年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2]。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是基于世情國情黨情發展變化進行深刻分析作出的重大論斷,彰顯了百年大黨對新時代執政趕考的清醒和堅定。

一 “兩個務必”是中國共產黨在無產階級政黨性質的規定下,經過長時間的作風建設實踐形成的優良作風

毛澤東指出,“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3],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環境中憑借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和艱苦奮斗的作風一路走來,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也必須在執政的環境中保持革命熱情和奮斗精神,開拓未來。

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優良作風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實踐中形成的。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對自己的革命力量過分低估。大革命的失敗導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遭受重創。此后,雖然注重對右傾錯誤的預防,但忽視了防止“左”傾錯誤的發生。1929年到1930年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在全國范圍內出現了逐漸復蘇的形勢。伴隨著革命局勢的好轉,當時,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形勢作了錯誤估計,國內爆發了國民黨軍閥之間的混戰。1930年6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首先勝利》的決議案,這個決議案由李立三起草,他對革命形勢作了過于樂觀的估計,“一方而(面),統治階級繼續削弱崩潰,另一方面,群眾斗爭日益逼近革命高潮,極明顯的指示出這一軍閥戰爭的前途,有極大的可能轉變成為全國革命的勝利與軍閥統治的最后死亡”[4]。他批評“以鄉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主張喚起廣大群眾拼死斗爭的決心,因此要求全黨和紅軍“在新的革命高潮日益接近的形勢之下,準備一省與幾省的首先勝利建立全國革命政權”[5]。以李立三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嚴重脫離當時的革命實際,急于求成,使黨和紅軍力量受到很大損失。

1937年7月,毛澤東在《實踐論》一文中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錯誤進行批判,認為只有親身參加實踐斗爭才能形成直接的認識,而“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識里手’,有了道聽途說的一知半解,便自封為‘天下第一’,適足見其不自量而已”[6]。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中央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指出黨內存在缺乏黨性的傾向,黨組織的某些個別黨部和個別黨員干部“自高自大,自命不凡,個人突出,提高自己,喜人奉承,吹牛夸大,風頭主義”[7],為克服這些缺點,“要提倡大公無私,忠實樸素,埋頭苦干,眼睛向下,實事求是,力戒驕傲,力戒膚淺的作風”[8]。1944年,毛澤東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和在中央黨校所作的講演《學習和時局》中重點針對黨的歷史上1931年到1934年路線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性總結與準確定性,他指出,“我黨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表現了大的驕傲,都是吃了虧的”[9],主要包括“陳獨秀路線的錯誤”、“李立三路線的錯誤”、抗日戰爭之初的錯誤和抗日戰爭統一戰線中的錯誤,因此他要求全黨同志放下包袱,“對于這幾次驕傲,幾次錯誤,都要引為鑒戒”[10]。1949年,毛澤東作《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他分析黨領導的革命形勢,認為我們將很快取得全國的勝利。他也正確預見到“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11]。

急躁冒進、驕傲自滿是黨領導的革命事業的大敵,也是導致黨員干部走向自我毀滅的深淵。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既是對待中國革命事業的正確態度,也是黨員干部增強自身修養的要求。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這并不能成為黨沾沾自喜的功勞簿,也不能成為黨永葆先進的憑證書。

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力量十分弱小并長期處于環境艱苦的農村地區和邊遠山區;同時又因黨未能取得合法地位而處于國民黨的軍事包圍和軍事封鎖之下。這造成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軍革命條件極為艱苦,艱苦的環境考驗著每一位紅軍指戰員。

1929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主力轉戰贛南、閩西地區,并開辟了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在這期間,紅軍第四軍黨內出現了個人主義和流寇思想等,黨內有些同志總是希望到大城市去享樂而不愿意到生活艱難的紅色區域去工作,甚至有些黨員為此產生了離隊思想,他們“不耐煩和群眾在一塊作艱苦的斗爭,只希望跑到大城市去大吃大喝”[12]。中央蘇區時期,為克服嚴重的經濟困難,中國共產黨在蘇區大力發展經濟建設,重視農業生產發展逐步恢復和發展蘇區經濟,與蘇區外界進行商品流通。

1935年,毛澤東在陜北瓦窯堡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所作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報告中回顧了長征的艱難險阻,指出:“中國共產黨,它的領導機關,它的干部,它的黨員,是不怕任何艱難困苦的。”[13]1936年,毛澤東為總結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經驗作《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回顧從1921年建黨到1936年的革命戰爭歷史時指出:“中國共產黨以自己艱苦奮斗的經歷,以幾十萬英勇黨員和幾萬英勇干部的流血犧牲,在全民族幾萬萬人中間起了偉大的教育作用”[14],中國共產黨在艱苦奮斗中取得的成就使黨成為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政治領導者,“沒有中國共產黨在過去十五年間的艱苦斗爭,挽救新的亡國危險是不可能的”[15]。

1938年3月,毛澤東在紀念孫中山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敵陣亡將士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革命實踐中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是實現三民主義、擴大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的必要條件,“發揚艱苦奮斗、不屈不撓、再接再厲的革命精神”[16]是孫中山留給我們的遺產。同年4月,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作《在抗大應當學習什么?》的講話,他說為保證學習抗日的正確政治方向,“要學一個達到及完成這種政治方向的工作作風——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必得有這種作風才能達到及完成以上的政治方向”[17]。1939年4月26日,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為開展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告全黨同志書》,為振奮全體黨員及全國民眾抗日精神,提出必須厲行精神上的改造以養成“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與“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在偉大的抗戰時代中,如果不養成艱苦奮斗的作風,則奮發蓬勃之朝氣必不能養成,而醉生夢死,茍且偷生,自私自利的惡習必不能除掉。”[18]

解放戰爭初期,黨內一小部分黨員干部一時沉醉于抗戰勝利,對國民黨必然要發動內戰的反動本質認識不清,他們不愿意繼續艱苦奮斗,甚至極少數人產生了貪污腐化的問題。當時,中國共產黨十分警惕這種錯誤傾向,并對這些錯誤進行了糾正。解放戰爭時期,黨派大批的軍隊和干部到東北地區,有些干部不滿于在艱苦地區建立根據地的工作,產生厭煩和懈怠的情緒,因此毛澤東提醒“干部中一切不經過自己艱苦奮斗、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僥幸取勝的心理,必須掃除干凈”[19]。1949年3月,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中指出,中國在經歷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之后的路程更長、更艱難,因此要求全黨同志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是政治方向正確的基本保證。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憑借艱苦奮斗的作風攻堅克難,在極度困難的革命環境中不卑不亢帶領中國人民同反動勢力英勇斗爭,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中國社會最黑暗的時刻以艱苦奮斗的作風孕育革命力量,促使其成長發展,“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20]。終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中國迎來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而之后的道路更長、更艱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繼續艱苦奮斗,贏得了更大的勝利。

二 從“兩個務必”升華到“三個務必”,是對黨的創新理論和光榮傳統的傳承和發展

2022年10月16日,在黨的二十大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了“三個務必”的重要論斷,即“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是對黨的創新理論和光榮傳統的傳承和發展。不變的是一脈相承的自覺和清醒,我們黨完成了更新、更高標準的時代使命。

任何思想都是時代的產物?!叭齻€務必”既是歷史的回響,也是對未來的啟迪。要樹立正確的黨史觀和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中去深刻把握“三個務必”的豐富內涵。

第一,幾千年治亂興衰歷史規律的深刻借鑒。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實現長期執政,是我們黨持續探索的重大課題,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反復強調的重大問題。當年,毛澤東在延安的窯洞里給出了第一個答案——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彼時,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之際,我們黨從西柏坡出發“進京趕考”,開啟了建設新中國的歷史征程。如今,我們黨已走過百年歷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這“兩個答案”從人民和黨自身的雙重角度形成一個權力監督制約的完整閉環,為我們黨成功跳出歷史周期率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撐。“三個務必”充分體現了“兩個答案”的目標要求。

第二,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傳承升華。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是黨跨越70多年時空的對話,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遵循的宗旨、優良的作風以及一脈相承的自覺和清醒。一方面,“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是對我們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的傳承;另一方面,“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則立足新的歷史方位和新的使命任務,集中體現了新時代新征程上更新、更高標準的政治要求。

第三,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智慧結晶。當今,中國進入了新發展階段,新時代賦予了意蘊更加豐富的歷史智慧?!叭齻€務必”是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總結概括出來的寶貴經驗,揭示了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的內在秘訣,同樣詮釋了我們黨在過去十年間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的奮斗密碼。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面臨形勢環境的復雜性和嚴峻性、肩負任務的繁重性和艱巨性的情況下,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是因為其成功密碼蘊藏在“三個務必”的時代智慧中。

“三個務必”言簡意賅、字字珠璣,既強調“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橋”與“船”的問題,體現了認識論與方法論的高度統一,集中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凝結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精華,標志著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實現了新發展。

首先,“三個務必”的理論根基統一。馬克思主義是“三個務必”形成的理論基礎?!皠毡夭煌跣?、牢記使命”,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根本要求,是人民性這個馬克思主義本質屬性的深刻體現,反映出歷史唯物主義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洞察,是對中國發展與政黨建設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指向要永遠將人民置于心中的最高位置?!皠毡刂t虛謹慎、艱苦奮斗”,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觀的內在要求,體現著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永葆先進性、純潔性的時代要求,是堅持自我革命、提高執政能力的永恒課題?!皠毡馗矣诙窢?、善于斗爭”,體現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的原理,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歷史主動精神的生動展現。

其次,“三個務必”的整體辯證統一?!叭齻€務必”是相輔相成、聯系貫通的有機整體?!皠毡夭煌跣摹⒗斡浭姑笔悄繕?,體現了黨的宗旨,決定“為了什么”,是“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目標歸宿?!皠毡刂t虛謹慎、艱苦奮斗”是保障,體現了黨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決定“為什么能”,是“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必要條件?!皠毡馗矣诙窢帯⑸朴诙窢帯笔欠椒窂?,決定“怎么干”,是“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實踐行動。

最后,“三個務必”的內部自成體系。初心是使命的價值本源,使命是初心的實踐歸宿,初心為使命提供價值指引,使命為初心提供實踐支撐和實現形態,兩者是真理尺度與價值尺度的有機統一。謙虛謹慎主要指向主體自身,艱苦奮斗則主要指向客觀對象。謙虛謹慎是艱苦奮斗的思想前提,艱苦奮斗是謙虛謹慎的內在要求,兩者是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的有機統一。敢于斗爭是鮮明品格,是一種精神狀態,善于斗爭體現的是能力、本領,是敢于斗爭的實踐要求,兩者是歷史規律性與自覺能動性的有機統一。

時代考卷常出常新,趕考永遠在路上。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唯有做到“三個務必”,才能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奪取新勝利、創造新輝煌,努力交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異答卷。

其一,體現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刻洞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如果缺乏憂患意識、底線思維,不能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就難以戰勝各種風險挑戰,難以領導人民不斷前進。只有做到“三個務必”,才能深刻洞察面臨的任務挑戰,時刻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其二,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顯著成效,但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將長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將長期存在。只有做到“三個務必”,才能堅定不移推進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更好地推動偉大社會革命,在新征程中不斷攻克一個又一個堡壘、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

其三,開辟事業發展新天地的現實保障。百年來,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風骨、品質已深深融入黨的基因血脈,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我自巋然不動”,這是我們未來牢牢掌握歷史主動的強大力量。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黨面臨的“考場”越來越大,“考題”越來越難,“答題條件”越來越難以預料。只有做到“三個務必”,才能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才能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才能引領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巍巍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注釋

[1]《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1439頁。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頁。

[3]《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9頁。

[4]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一九三〇)第6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19頁。

[5]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一九三〇)第6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22頁。

[6]《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7頁。

[7]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一九四一—一九四二)第13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頁。

[8]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一九四一—一九四二)第13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頁。

[9]《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47頁。

[10]《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48頁。

[11]《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頁。

[12]《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4頁。

[13]《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頁。

[14]《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4—185頁。

[15]《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頁。

[16]《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頁。

[17]《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頁。

[18]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一九三九—一九四〇)第12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頁。

[19]《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1頁。

[20]《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鄢陵县| 蒲江县| 莱西市| 棋牌| 永福县| 阿克| 巴彦县| 太康县| 仁寿县| 新沂市| 莱芜市| 青冈县| 韶关市| 水富县| 内丘县| 朝阳区| 五寨县| 盘锦市| 淮南市| 海林市| 达拉特旗| 嘉兴市| 海伦市| 曲阳县| 宜宾县| 集贤县| 宝丰县| 洮南市| 伊吾县| 老河口市| 和平县| 古田县| 崇文区| 茂名市| 樟树市| 行唐县| 镇江市| 怀集县| 隆德县| 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