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文化篇

天產石猴

石猴出世,是《西游記》講的第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中,透露出的是中國石文化的源遠流長。

孫悟空是所謂“天產石猴”,這是《西游記》一開始就告訴我們的。用《西游記》的原文來說,就是“那山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有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胎,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

而更進一步的信息,則要到第五十八回“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在那一回里,孫悟空與六耳獼猴打得難分難解,眾人也無法分辨其真假虛實,于是只好到如來處,請如來幫忙辨別。如來智慧無邊,當即就為眾人指出了六耳獼猴的出處,順便給大家上了一堂物種分類的課程: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人鬼,亦非蠃非鱗,非毛羽昆,名為四猴混世。

菩薩道:“敢問是那四猴?”

如來道:“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列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

也就是說,孫悟空的具體品種,乃是“靈明石猴”。這一設定,與中國的石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石頭和人類的關系,可以說是源遠流長。

毛澤東在長調詞《賀新郎·讀史》中說道,“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詞中所說很有道理。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就是人類會制造和使用工具,動物卻不會,而人類最早使用和制造的工具之一就是石頭。人類狩獵,離不開石頭。面對跑得比自己快、牙齒比自己尖利的野獸,石頭是隨手就能抓起的武器。人類生活,離不開石頭。比如,砍割動物的骨肉,挖開堅硬的土地,以及利用它制成各種應用器皿。在人類的進化史中,石頭起著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火在人類的進化史上,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帶給人類以光明和溫暖,還減少疾病發生,并最終使人類走出野蠻,進入文明時代。而火的獲得,除了“鉆木”外,就是“擊燧”,也就是兩塊火石之間的擊打。正是因為石頭在遠古時期所具有的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才將石器的制作方式和精巧程度,作為區分古人類不同分期階段的依據。即使在人類掌握了金屬的冶煉技術,進入了文明時代之后,石頭仍然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直到現在,還沒有一種建筑材料具有石頭那樣的恒久性。它是最偉大的文字的載體,今天,當人們要對某個人或某件事表達永恒的紀念時,首先想到的仍然是刻石樹碑。各色寶石,比如鉆石、玉器、瑪瑙等,依然在裝點著我們的生活,并且被賦予極其悠長的文化意蘊。

而石頭與中國文化的淵源,更是格外深厚。按照著名人類文化學家葉舒憲的話來說,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別:一個是玉石文化,一個是金文化。中國文化的圖騰就是玉,而玉就是中國人認為能夠通靈的石頭(孫悟空正是“靈明石猴”)。中國人對玉石的崇拜,來源于對生活的觀察。在發明金屬工具之前,石頭就是先民最方便、最自然的武器和工具,它在戰爭、狩獵、生產、生活等各個環節中都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在與石頭的朝夕相處中,先民逐漸發現有一些特殊的石頭,它們不但質地堅韌,并且色澤美觀,敲擊聲悅耳,特別是其半透明的狀態,仿佛蘊藏著溝通天地的神秘能量。這些“石之美者”,就是玉。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對玉石的崇拜就已經形成,如在龍山文化、良渚文化遺址中,都發掘出相當數量的玉器。上古神話英雄大禹,是從石頭中孕育而出。這種對玉石的崇拜,隨著時代的演進而延續,成為中華文化最鮮明的特征之一。例如,秦始皇刻傳國璽,會選用玉石為材質,以此寄托國祚綿長的愿望。秦帝國雖二世而亡,但以玉為傳國璽的傳統卻綿延了數千年之久,直到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的終結。又如,中國最重要的思想流派為儒家和道家,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對玉都極為推崇:儒家以玉比德君子,強調君子無故身不離玉;道家則將其最高神命名為“玉皇大帝”。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也很容易看到玉石文化的影響。再如,我們會夸一個風度極好的人“玉樹臨風”,夸一個孩子“粉雕玉琢”等。

既然玉石在中國文化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作為中國文化之子的孫悟空,也就注定了是一只“靈明石猴”,而不是泥猴面猴或銅猴鐵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关县| 班玛县| 太原市| 嘉定区| 澄江县| 克东县| 横峰县| 连州市| 苍山县| 邓州市| 涡阳县| 昌江| 金坛市| 九龙县| 玉山县| 静海县| 安康市| 大足县| 菏泽市| 疏勒县| 广元市| 隆化县| 若尔盖县| 永城市| 库尔勒市| 茶陵县| 高台县| 新源县| 宁化县| 佛山市| 大连市| 明光市| 石台县| 五指山市| 怀柔区| 虎林市| 登封市| 治县。| 沿河| 安西县|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