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田鹿品西游記
- 韓田鹿
- 2598字
- 2024-09-26 14:06:53
唐僧肉的秘密
《西游記》中最大的設定之一就是吃唐僧肉能夠長生不老。一路上,唐僧走到哪里,哪里的妖怪就設下天羅地網來抓捕唐僧,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那么,作品為什么會有這種設定?這種設定的背后,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在《西游記》的世界里,神仙并非無所不能。這種設定是很重要的。從寫小說的角度來考慮,如果神仙或者妖怪掌握了法力就無所不有、無所不能,那么他就不需要和這個世界發生關聯,任何劇情也就毫無意義。
在《西游記》里,四種生命形態之間的關聯是多樣的,而最核心的,則是“資源”的設定,那是頭等重要的大事。它們構成了仙、妖、人、鬼這四種生命形態之間的交流媒介。
在《西游記》中,“資源”又可以被分成一般資源與稀缺資源。一般資源的種類比較多,比如下界眾生的肉體、齋供的食品、供奉上界的香火、人間燒給陰間的紙錢等。這些一般性資源,構成了仙、妖、人、鬼交流的基本媒介。稀缺資源在《西游記》里只有四種:王母娘娘的蟠桃、五莊觀的人參果、太上老君的仙丹,以及唐僧肉。它們之所以寶貴,是因為在《西游記》的設定中,神仙和妖怪的壽命理論上可以是無限的,但這個“無限”是有條件的,那就是順利度過每五百年一次的“雷”“火”“風”三劫。要想躲避這“三災利害”,除了變化外,還要仰賴一些能夠增強體質的“特效藥”,而這些“特效藥”,總共就只有蟠桃、人參果、仙丹、唐僧肉四種。
先說蟠桃。在《西游記》中,蟠桃園的意義非同尋常。按照《西游記》的說法,這些蟠桃乃是王母娘娘親手所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后世就把王母娘娘奉為水果行業的祖師爺。蟠桃園中的桃樹,可不是一般的桃樹。根據《西游記》中記載,蟠桃園的桃林共有三片。前面桃林共有一千二百株,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身輕體健;中間桃林共有一千二百株,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后面桃林共有一千二百株,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次說人參果。關于人參果的功效,《西游記》中五莊觀的當方土地曾有很清晰的介紹:“這寶貝,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頭一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有緣的,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再說仙丹。對于仙丹的功效,雖然沒有像蟠桃那樣非常詳細的描述,但也有零星提及。比如,孫悟空醉闖兜率宮,第一反應就是“此物乃仙家之至寶”,而后將這五葫蘆金丹如吃炒豆般吞服而下。吃下之后,孫悟空的身體變化是很明顯的。當他被二郎神捉住,放在斬妖臺上時,任憑刀砍斧斫、雷劈電擊,都不能傷其分毫,太上老君解說其中的緣由,就是“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運用三昧火,煅成一塊,所以渾做金剛之軀,急不能傷”。通過這些描寫,我們不難看出仙丹的厲害。
最后說唐僧肉。對于吃唐僧肉何以能長生不老,有人解釋,是因為唐僧吃了五莊觀的人參果,理由是在五莊觀之前遇到的黑熊精和黃風怪都只把唐僧當作普通的食物。而剛過五莊觀,白骨精就有了吃唐僧肉延年益壽的說法。這種看法的思路,就好比我們得了病不必自己吃藥,讓豬吃藥而我們吃豬肉就好了。假如這種看法成立,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也吃了人參果,就算孫悟空是石猴吃不得,可是從沒聽哪個妖怪說吃了沙僧、豬八戒的肉可以長生不老的。實際上,吃唐僧肉之所以能長生不老,白骨精和銀角大王都有解釋,而他們的解釋也高度一致:“唐僧乃金蟬長老臨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點元陽未泄。有人吃他肉,延壽長生哩。”也就是說,唐僧肉之所以能夠延壽,原因就是兩個:一是他的前身是金蟬長老;二是他十輩子都守身如玉,從來沒有與女性有過任何瓜葛,和吃不吃人參果沒有什么關系。白骨精之前的妖怪之所以沒有提起這個話頭,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那時唐僧剛剛上路,消息還沒有傳開而已。
明乎此,就知道為什么沿路的妖怪都對唐僧肉躍躍欲試了。
有人會說,長生藥又不是只有唐僧肉一種,為什么這些妖怪就只盯著唐僧肉呢?原因很簡單,其他三種更難得到。以蟠桃而論,它的成熟期很長,產量也不是很高。這么意義重大的東西,有滿天的神仙看護著,下界妖怪想要得到,那真是“比登天還難”。以仙丹而論,它的主人是太上老君,而太上老君是《西游記》世界中法力最高強的大神之一,其難得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以人參果而論,它的主人鎮元子同樣也是了不起的大神。論輩分,鎮元子是地仙之祖,觀世音菩薩也要讓他幾分;論手段,鎮元子法力無邊,孫悟空那么強的本領,在他手里也過不上兩三招,就被輕輕籠入袖中。要想吃到人參果,對于下界妖怪來說,難度也是極大的。這樣看來,唐僧肉差不多就是妖怪能夠期盼的唯一“稀缺資源”了。雖然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幾個護法守著,但既然來到了自己的地盤,這千年等一回的機會,為什么不抓住呢?所以他們才會舍死忘生地前來搶奪唐僧,這也構成了《西游記》情節進展的最大推動力。
在《西游記》中,對于吃唐僧肉何以能長壽延生的解釋就是如此。那么,這種觀念究竟所從何來呢?主要源頭有以下兩點。
一是童子崇拜。這里的“童子”,不是指年齡,而是指童子之身。以現代科學的眼光來看,一個男人在婚前和婚后,他的體質是沒有什么本質變化的。但在一些古人的觀念中,破戒前后的男子,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在他們看來,童子之身中蘊含著極其寶貴的能量,一旦破戒,這種寶貴的能量也就消失了。這一點被沿路的妖怪們反復強調:“他是十世修行的好人,一點元陽未泄。”唐僧十世為童男之身,則體內存儲的生命能量自然是十分強大的,那么吃唐僧肉的補益,自然就非比尋常了。
二是巫術文化。站在人類文化學的視角,吃人的現象在比較原始的部落中曾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除了因生存條件惡劣、食物匱乏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原始人的觀念中,吃掉敵人,特別是敵人中地位特殊、能力超眾的人,就可以獲得被吃者的靈力。這種習慣吃人的習俗,隨著文明的演進,在絕大多數社會成員中已經逐漸被視為野蠻落后而拋棄,但仍在一些非主流的文化中得以留存。比如,密宗經書《大佛頂廣聚陀羅尼經》中,就記載了吃人肉所能獲得的益處,并且被吃之人越是優秀,所能獲得的益處也就越多,而益處多的標志之一,就是連續多次轉世為人。當然,密宗吃人肉是有一系列特定的步驟和儀式的,否則吃了也沒有什么用處,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西行路上的妖怪捉到唐僧后并不是立馬就吃,而一定要耽擱上幾天,究其個中原因,除了出于編故事的需要,且一定要給孫悟空留下營救的時間外,還有就是吃人肉需要有一定儀式的影響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