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田鹿品西游記
- 韓田鹿
- 1337字
- 2024-09-26 14:06:53
人參果

五莊觀的“人參果”,最重要的特點有兩個:第一,它是“人參”果,而不是“當歸”“黃芪”等別的藥材的果實;第二,人參果的形狀極其特殊,它不是一個少年、壯漢,更不是老人,而是一個出生不滿三天的嬰兒形狀。所以,分析人參果,就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為什么是人參果?這就要說到中國人對于人參的特殊情結(jié)。
站在現(xiàn)代實證科學(xué)的角度,人參的實際功效到底如何,其實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美國藥典》一度將人參列入其中,但在1880年將其刪除。《美國國家藥典》也在1937年將人參刪去。目前西洋參原產(chǎn)地的醫(yī)學(xué)權(quán)威機構(gòu)美國醫(yī)學(xué)聯(lián)合會和加拿大醫(yī)學(xué)聯(lián)合會都不承認人參的醫(yī)學(xué)價值。簡單來說,西方醫(yī)藥界基本不承認人參是藥,認為其醫(yī)療、保健價值只不過是中國人的想象。
但在中國,人參的境遇就大不相同了。《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首次將人參作為藥物列入其中,在此后的一千年里,人參雖也入藥,但地位并不尊崇,基本上是被當作一種保健品看待的。人參開始受到追捧乃至崇拜,是從明朝開始的。它幾乎是突然間就具有了“百草之王”“眾藥之首”的至高無上的地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收錄了其父李言聞撰寫的《人參傳》,首次對人參作了詳細論述,按其說法,人參幾乎就是一種包治百病的神藥,“人參能治男女一切虛癥”。人參由此身價百倍,在中原地帶很快就被挖到絕種,只在東北的深山老林中還可找到,以致現(xiàn)在人們一提起人參,就以為是東北長白山的特產(chǎn),豈不知在古代,山西上黨的人參才被視為佳品。在清朝,國人對人參的狂熱程度有增無減。到現(xiàn)在,野生人參已瀕于滅絕,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嚴禁采挖。
《西游記》創(chuàng)作于人參受到熱烈追捧的明代,所以選擇人參而不是當歸、枸杞、黃芪作為能夠延壽健身的仙家至寶,可以說是勢所必然。
另一方面,人參果的形狀為什么是出生不滿三天的嬰兒?這就要說到中國人的“以形補形”觀念及中國文化對嬰兒的崇拜了。什么叫“以形補形”?簡單來說,就是要想滋補某一器官的功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食用動物的同一器官,以及自然界中和那一器官外形類似的食品。比如,腎臟功能不好,最好多吃動物的腰子,以及形狀和腎臟類似的腰果或栗子。什么是“嬰兒崇拜”?簡單來說,就是中國文化,特別是道家文化,對嬰兒有著一種異乎尋常的推崇。比如,道家哲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竟然有三次直接論及“嬰兒”,還有兩次則以“孩”或“子”代替“嬰兒”之意。《道德經(jīng)》一書總共才八十一章,五千余字,但竟然五次提到嬰兒,足見“嬰兒”在老子心中的重要性。在老子看來,嬰兒看似柔弱卻生機勃勃,小小的身體中包孕著無限的可能,正是“道”的完美載體與完滿體現(xiàn)。當然,嬰兒是絕對不能吃的,誰吃誰就是禽獸變態(tài)加惡魔。比如,萬歷年間大太監(jiān)高寀就聽信了某些方士的邪說,認為吃夠一千個小男孩的腦子,就可以重新變回真正的男人。于是,他到處買小男孩,然后悄悄殺掉吃腦子,這是明朝一件很有轟動效應(yīng)的大事件,一時人神共憤。據(jù)說比丘國國王接受國丈的建議,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的心肝做藥引治病,就是對這一事件的影射與諷刺。但形狀和嬰兒類似的水果就是另一回事了。既然形狀和嬰兒類似,也就含有和嬰兒類似的能量,所以吃也無妨。用一句話來概括,對人參的推崇和“以形補形”觀念及對嬰兒的崇拜,就造出了人參果這么一個想象中的滋補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