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與急救:大學生安全教育(慕課版)
- 代勇等主編
- 785字
- 2024-09-26 14:14:33
專題二 基本權益保障——保護人身財產安全
人身財產安全是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人身安全包括人的生命、健康、行動自由、住宅、人格、名譽等安全;財產安全指擁有的金錢、物資、房屋、土地等物質財富受到法律保護的權利的總稱。對在校大學生進行人身財產安全防范教育,有利于讓大學生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及時有效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有效地避免人身財產受到侵害。
我們一開始就鮮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學前思考
大學生應加強防范意識,保護生命財產安全
犯罪分子一般深諳一些人愛貪小便宜的心理,以利誘之,結果往往是受害人“賠了夫人又折兵”,要相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樣才不會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許多大學生的閱歷較少,單純、善良、真誠,容易成為犯罪分子的目標。
2021年3月27日,西安某高校學生小李通過微博發布了一條兼職信息,隨后手機上就有一陌生人發來信息,問小李是否愿意做兼職,接著給小李發來一條鏈接,小李點開鏈接之后,下載了一個App。小李通過該App聯系對方,對方告知小李這份兼職要以幫別人代還信用卡的形式賺取傭金,隨后對方又讓李某下載了另一個App,小李按照客服發的流程,分兩次給對方轉了8500元,之后小李并未收到本金及傭金,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隨后他選擇報警。
2022年2月,某高校一女生小朱在一款交友軟件上結識一名男生,經過兩周的“知心”聊天,雙方確定為網絡戀愛關系。半個月后,對方邀請小朱一起玩可以賺錢的游戲,小朱出于好奇,在該男生指引下向一款App中充值1000元,當天通過該App獲得了1200元的不法收益。隨后小朱在該男生的指引下不斷充值,直到累計充值金額達16萬元時才發現無法提現,而這名男生也消失無蹤,小朱這才發現被騙。
思考: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受到侵害,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