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府。
大堂之內,廷尉元湛如臨大敵的樣子,滿頭冷汗直流,但其余諸如廷尉丞、廷尉主簿,以及其余的廷尉直和廷尉評事雖然也滿臉認真,但心思早就飄到九霄云外去了。
畢竟事不關己,天塌下來廷尉元湛扛著……
高歡和東廂的崔懋、李友等人更是一副公開摸魚的樣子,滿腦子想的都是等會下班去哪家吃狗肉鍋……
特別是高歡,朝廷還欠著他好幾個月的工資呢!
元湛左看右看,最終無奈嘆口氣,揮揮手,讓一眾‘廢物’全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
高歡和崔懋等人相視一笑,站起身,行禮后轉身離去。
“等下去哪吃?”
“城東吧,聽說洛陽小市新開張了一家樊記狗肉館,味道不錯……”
“樊記?可和漢時舞陽侯樊噲有關?”
“應該吧,不然怎么會叫這個名字……”
“妙極妙極!就去洛陽小市!吾聽聞得月樓里的舞姬相貌絕美淑麗,一曲《明君》舞不遜色昔年綠珠,吾等食過狗肉,正好前去觀聽歌舞,攬綠珠而度良宵!”
……
崔懋等人露出了凱迪拉克車主的笑容。
高歡想了想,欣然同意。
畢竟‘觀聽歌舞’,也是人生四大鐵之一來著……
但可惜事與愿違。
剛剛走到門口,一名頭戴平巾幘,做侍中打扮的青年一人雙馬而來,高聲問道:“廣川縣男,員外郎高歡可在?”
高歡皺眉,迎過去:“我即是高歡。”
青年將一匹馬的韁繩扔了過來:“陛下有詔,速速隨我入宮!”
高歡滿臉歉然的看了看崔懋等人:“綠珠之舞看來與我無緣了……”
崔懋啞然。
李友在一旁催促道:“既是陛下詔命,三郎還是不要耽擱的好!”
于滿、王安紛紛擺手:“三郎速去,莫要讓陛下等待!”
高歡笑了笑,姿勢無比優美的翻身上馬。
不得不說,御馬跑的就是快。
半盞茶功夫,他已經清楚見到了太極宮那金碧輝煌的屋頂……
這次,他走的是閶闔門,在那名侍中的帶領下,一路暢通無阻去到了上次去過的含章殿。
殿門口,爾朱榮滿臉莫名的向高歡點點頭,旋即莊嚴肅穆的繼續站崗。
高歡走入,見到元恪身邊還站著高肇,心中不由得咯噔一聲。
他有幾分不祥的預感。
果不其然。
高肇笑吟吟的望了過來:“三郎如今做了廷尉直,可還記得自己職能所在?”
你是司徒你問我?這老登一定又想坑我了……高歡微不可見嘆了口氣:“直者,不偏不倚也。廷尉直,理清廷尉冤獄,兼出使地方復審疑難案件。”
元恪撫掌而笑:“三郎果真是讀過書的!”
高肇也稍稍有些吃驚。
雖然段長之前各種夸耀高歡,說高歡飽讀詩書,但大家誰不知道,六鎮那地方的人能認識自己名字,就已經算是文化人了,能拆文解字頭頭是道者,那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鳳毛麟角這一級別!
而高歡,能文能武,長相十分英俊!
或許未來高家真的要仰仗此人啊……高肇由衷笑了起來,臉上滿是慈愛:“白日之事你也親眼目睹了,有人告御狀,言說京兆王元愉錯斷冤案,屈殺好人,你怎么看?”
我站著看……高歡心中吐槽一句,正色道:“回義父的話,孩兒認為……”
“唉!陛下在此,吾兒怎可父子相稱?”高肇捋了捋胡子:“稱職務!”
請高司徒稱我員外郎……高歡拱手:“下官并未看到卷宗,故此不敢置喙。況且只是那人一家之言,具體如何,需要現場勘驗問案之后才能有結論。”
元恪輕輕頷首。
他就欣賞高歡這種條理清晰,不一味媚上的性格。
高肇笑道:“那就由你來重審此案如何?”
高歡望向元恪,后者輕輕點頭,表明這也是他的想法。
“如此,下官當即刻啟程,前往京兆郡!”
“不忙、不忙……”
元恪輕輕擺手:“今日天色已晚,夜間趕路太過勞累,不若休息一晚再行出發也來得及!”
高歡答應下來。
元恪想了想,接著又說:“三郎此去京兆郡,路途遙遠,雍州地方又素來不太平……這樣吧,朕與你一百羽林軍同行,也震懾宵小!”
宵小,自然指的是京兆王元愉。
北魏的藩王雖然沒什么兵權,但元愉作為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弄死高歡這樣一個小小的廷尉直,簡直比捏死一只螞蟻還要輕松!
只是有了羽林軍隨行就不同了。
一百人并不多,但羽林軍是禁軍,代表的是皇帝的臉面,誰動他們保護的人,就是在挑釁皇權,定然死無葬身之地!
因此,高肇滿臉欣喜的望向高歡:“還不謝過陛下厚恩?”
高歡正要行禮。
元恪擺手:“三郎為國奔勞,朕遣軍隨扈,此乃公事,不必如此……”
他說完,眼睛望向殿門:“阿榮……”
阿榮就是爾朱榮。
聽到元恪召喚,爾朱榮鏗鏘有力的走了進來,行禮道:“陛下喚臣何事?”
元恪說道:“三郎明日要前往京兆郡公干,你領一百羽林軍士兵隨扈,聽從命令,護他周全!”
高歡人都傻了。
畢竟那可是爾朱校長!
聽我命令?這不是倒反天罡嗎……高歡斜眼望向爾朱榮。
后者卻并沒有不滿,只是有些擔憂:“若臣離去,誰來保障陛下安全?”
元恪笑了起來。
此時的爾朱榮就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忠犬。
其實吧,至少在現如今的小豆丁,未來的孝明帝元詡死之前,爾朱榮都是拓跋氏的一條忠犬,一如漢靈帝之于董太師。
元恪想了想,眼前一亮:“卿之弟爾朱度律現為虎賁,卿離去后,朕遷其為‘直齋’,扈從左右,可乎?”
爾朱榮笑的合不攏嘴。
畢竟爾朱度律是他的從弟,重要的是爾朱度律有了‘直齋’這種天子近臣的經歷,將來外放當個刺史也不是不可能!
元恪望向高歡,笑道:“天色已晚,宮外已然宵禁,三郎今夜就留在宮中……”
高歡:“……”
元恪自顧自說道:“朕新得了一卷民間奇書,內容精彩,所思所想天馬行空,朕乃愚鈍之人,不解者甚多……三郎乃聰慧之人,素有斷案如神之名,今夜可為朕答疑解惑!”
……
ps:《明君》是漢人憐惜王昭君遠嫁而為她作的一首歌,后因避晉文帝諱,歌名改昭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