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大明勛貴
書名: 大明正德:朕乃有道昏君作者名: 墨落皇朝本章字數: 2116字更新時間: 2024-09-30 00:06:00
“陛下,戶部真的沒錢了,韓質庵,你且說說戶部能調動多少錢糧?”
雖說小皇帝剛剛說了讓新組親衛前往,但劉健也怕小皇帝虛晃一招,萬一親衛到了戰場再要錢糧,戶部這邊可就要不得不發了。
“陛下,因修泰陵之事,所調京畿衛所兵多有逃竄,只因戶部拿不出賞賜跟錢糧!”
聽到戶部尚書韓文又拿弘治帝的泰陵說事兒,朱厚照面色一沉說道:
“泰陵那邊,內帑不是剛撥了十萬兩紋銀嗎?
劉瑾!
著東廠查辦泰陵工程相關支出,但有在皇考陵寢上貪蠹的畜生,以次充好的豬狗,殺他全家!
滅他九族!”
見小皇帝因韓文一句話,在文華殿發了癲狂,劉健頓時一臉菜色。
“韓質庵!
你不當人子!”
馬文升開口,卻是給了劉瑾遮掩,只見他吩咐幾句,文華殿內司禮監位置上直接就缺了一個人。
“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
臣的意思……”
見劉健不語、馬文升攪亂,韓文這邊就亂了陣腳,東廠入局,首先查的就該是戶部。
本以為泰陵缺錢能牽制小皇帝,沒曾想小皇帝不按官場規矩出牌,以癲狂遮面,直接祭出了東廠這樣的殺手锏。
看著文華殿中不作為的大明高官,想著貪蠹成性的中層實職官員,瞞賦隱稅的底層士紳,朱厚照心中并沒有暴怒。
原本是想將汪直假扮倭寇當做特殊手段來用的,如今看來,卻是要當做日常手段了。
大明稅賦這個癥結,從內部解開的難度太大,時間跨度也太長,既然都想對抗,就不如讓對抗升級了。
“劉瑾,擬旨,鑒于遼東情勢、西南亂局,令侍衛親軍指揮使司,著都督僉事張銘,率一軍去往遼東。
著定國公徐光祚率親衛大部去往西南,京中十二營操練之后,議定裁撤之兵散去,可裁可不裁之兵,也讓徐光祚帶上。
內帑發付一筆啟程軍費,著徐光祚南下之時,可選南地衛所精銳之兵。
眾卿,皇考舊例三年不改,其他事朕就不多說什么了……”
讓劉瑾出了一份中旨,朱厚照便佯作負氣而走,只留下文華殿中大明眾高官大眼瞪小眼。
對內閣、六部而言,這不過是處置日常事務而已,但對張銘、徐光祚等大明勛戚而言,朱厚照的一份中旨,卻讓各家的天都塌了。
英國公張懋南下祭孝陵,保國公朱暉北上定邊事,成國公朱輔近期也受命于吏部天官馬文升,為西寧候宋愷進軍哈密做協調去了。
當代定國公徐光祚又不任事,這就意味著諸勛貴之家已經沒了主心骨。
司禮監的中旨一到,張銘那邊也不猶豫,征集部分錢糧,帶著一千五左右的勛貴親衛就出發遼東了。
英國公三子張銘這么聽話,定國公徐光祚就不能不聽話了,帶著剩余的勛貴親衛,以及京軍十二營所汰萬余冗兵,以及內帑所撥三十萬兩紋銀,也稀里糊涂的踏上了奔赴西南的旅程。
大明勛戚們一動,有精銳家丁的府邸自然要派出精銳家丁,沒有精銳家丁的府邸,也會各自調用關系,如中旨所言,在南方衛所收拾精銳。
張銘這一路走的順暢,只因他原本就是遼東的副總兵,在沿途稍微征調了幾個衛所的精銳,匯成一支五千余人的隊伍,便奔赴遼東而去。
可當代定國公徐光祚這一路西南兵馬,走的就艱難了,沿途買糧募兵,未及南京,隊伍便擴到了三萬余。
而徐光祚這一路,又跟張銘那一路不同,張銘是英國公府庶子,因此帶去遼東的也是勛戚們的庶出。
而徐光祚這一路,堪比當年英宗睿皇帝土木堡受挫之師,大明勛戚之精華盡在其軍中。
如朱厚照所說,這時候的勛戚們考慮的就不是所謂大軍錢糧了,而是這些勛戚嫡子們的安危。
如是,大明的江南衛所精銳,幾乎一夜之間就成了徐光祚麾下,這一路走馬觀花之軍越走越多,到了南京不久,便突破了五萬之數。
大軍錢糧也簡單,勛戚們出資在南京募了一批,沿途也準備好了糧草。
軍中賞賜也俱是勛戚之家所出,這里面貓在南京接了東廠密旨的英國公張懋、魏國公徐俌也出了不少氣力。
至于定國公所率五萬大軍,去到西南要干什么,朱厚照這邊也有旨意,無非大明勛戚會同云南沐府,盡可能的掃清西南各家土司而已。
西南打仗,不同于九邊,幾千人就可縱橫于州府之間,只要不入密林,定國公徐光祚這一路還是沒什么大風險的。
張銘、徐光祚二人將京中大明勛戚子弟,以及十二京營所汰之軍帶走,十二京營也再次迎來了劉瑾等人的梳洗。
本該有二十萬左右,最次也該十五六萬的京營兵,到了正德朝,初經篩選之后,可戰之兵也只有六七萬人了。
而能稱之為精銳的,不過三四萬之數,帝王仁善、文臣進逼,多半就意味著諸軍廢弛。
待在鐘粹宮中佯裝氣悶的朱厚照也不再體恤這些京營兵,支付一筆內帑,就將十二京營冗兵發付到了宣大一線。
經這么一場看似胡鬧的兵員調派,大明京師氣氛也為之一清,十二京營士卒為了不被汰除到九邊,都在卯著勁兒操練。
而嫡系子嗣被派到遼東、西南的大明勛貴們,也在京師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有的忙于操練京營士卒,有的則在關注大明各地軍情。
內閣公署文淵閣中,首輔劉健凝眸沉思,馬文升靜坐養神,新晉兵部尚書許進,卻在跟戶部尚書韓文大眼瞪小眼。
“東崖先生,自弘治十八年至今,戶部已撥付宣大一線錢糧三百余萬。
如今大同府庫之中,存銀八十余萬兩,宣府存銀也有六十余萬,怎的還要撥款?”
許進此來只為要錢,而戶部尚書韓文也不是好糊弄的,宣大一線庫存的銀兩數目他也是門兒清,許多事可以糊弄小皇帝,但不好糊弄他這個戶部尚書的。
打仗的財力,大明不是沒有,譬如勛戚子嗣們南下之兵,真到了嫡子受難的時候,什么錢糧那可都是身外物。
五萬人馬成軍,也不見定國公徐光祚等人哭窮,這時候再窮,只怕不等到了西南,那支勛戚軍團就會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