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百寶滿山川
- 大明正德:朕乃有道昏君
- 墨落皇朝
- 2114字
- 2024-09-23 07:07:00
就御寒、做飯而言,一個蜂窩煤爐,便可以讓整個大明京師的燃煤效率增加數倍。
可能京中人家也有相應的陶爐燒煤,但蜂窩煤這種東西,在大明的科技含量無疑也是相當之高的。
大致掃量了一下,遍布煤窯附近山溝谷壑中的煤矸石,以及采礦所出的砂石土料。
西山煤業的第一步,自然而然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了。
朱厚照大致在煤窯附近轉了一圈,蕭亭就把西山的管事太監劉章給叫了過來。
雖說蕭亭解釋了劉章之章為文章之章,但朱厚照還是覺著給劉章取名的人充滿了惡趣味。
這劉章長得獐頭鼠目是不能進宮做內侍的,被安排在了西山煤場,人家在宮內顯然是有靠山的。
想要進宮做內侍,也不是一件簡單事,首先的一點,就是不能長的惡行惡相,似劉章這類獐頭鼠目之屬,肯定也是不成的。
如果因為長相沖撞了宮中貴人,那也是宦官內侍們的取死之道。
所以無論是劉瑾、蕭亭、李忠、汪劍還是李榮、蕭敬、汪直,雖說不能用相貌堂堂來形容,但最丑的劉瑾,也是看上去憨直老實的。
能被萬貴妃一眼相中的汪直,就是正經的英俊帥氣有容貌了。
李榮、蕭敬這倆宮里的老公公,也都是牙齒俱全、黃眉白臉的和善人。
就沖劉章的長相,還能任職于西山,宮內的靠山,怎么也得是十二監的管事太監。
“劉章,朕要征用西山煤礦,是否可行?”
劉章長相雖說不咋耐看,但雙眼精光四射、滴溜溜亂轉,顯然也是個有心眼兒跟機變的。
“這天下都是主子爺的,主子爺無須說征用,也無須問行不行,不行那便是西山眾人的大逆不道。
主子爺,如今西山上下,有大谷山黑煤窯四十三口,桃花溝白煤窯十二口。
其中以大谷山上、下南坡窯,上、下嘴窯四口出煤最多,每窯每年產煤數百萬斤。
而白煤窯中,以桃花溝蘿卜窯所產白煤為最佳,不僅無煙無味,而且稍點便著。
西山煤場,歲稅銀兩萬五千余兩,如今份屬采煤淡季,春耕之后,方是一年采煤之始。”
見劉章還頗為得力,能抓住機會,朱厚照便指了一下山下不遠處的永定河說道:
“在西山東麓找一處所在修一條路,既要有可供采掘的黑煤礦,還要勾連山后煤窯,需要多久?”
見面前的大明皇帝手指永定河,劉章也就知道了修路的用項。
“主子爺,西山煤賤不用水路轉運,除騾馬駝載之外,全由人力背往京師。
附近因此食利者眾矣,西山采煤之丁口,在三萬上下,運煤之丁口卻遍及京師居民,以及周邊各衛所軍卒,還有附近山林村落之百姓。
若遽然失業,唯恐其心中生怨,攪亂京師的安穩……”
這話若是六部各科的給事中說出來,總能在京師官場搏一個諍臣之名的。
但出自一個管事太監之口,劉章差不多就是活的不耐煩了。
因周圍有許多礦工在,蕭亭便沒有發作斥責,只是在心中給劉章這個奴婢記上了一筆。
若無朱厚照開口,這個獐頭鼠目、多嘴多舌的奴婢,就得填煤窯了。
“嗯!
說的好,是個有忠心的奴婢!
蕭亭,給他記上一筆,西山這邊做好了,調他去西苑聽差。
劉章,除了修路之外,山下永定河畔的土地是皇家所屬,還是私人所屬?”
朱厚照這一問,也純屬多余,西山是西苑延伸,隸屬皇家獵場。
包括西山下的永定河段,都是皇家獵場所屬,并不允許尋常百姓在河中行船、捕魚,不然西山煤的運輸,肯定會借用山下永定河的。
當年的太祖老朱定下的規矩就是這么霸道,百姓的就是百姓的,皇家的就是皇家的,官員侵占百姓的要治罪,百姓侵占皇家的更不成。
“陛下,獵場所屬莫說是山川河流了,即便是山民也是皇家佃農。”
聽了劉章說法,朱厚照點了點頭說道:
“如此最好,西山之中可有樹木可以造船?”
這話朱厚照問的就外行了,造船,可不是伐倒樹木就可以的。
而且西山之木,朝廷有明確的禁令,不許隨意采伐,不知大明皇帝目的何在的劉章沒有開口。
一旁的萬事通蕭亭便做了補充,他輕聲在朱厚照耳邊說道:
“陛下,造船之木,至少需要三年期的水泡陰干過程,新伐之木并不能立刻用于造船,容易變形開裂。
宮內所屬各庫之中,便有可用于造船的大木,工部及各寺監庫中也有。”
聽了蕭亭的解釋,朱厚照也不尷尬,而是說道:
“山川之中有百寶,知會遼東的鎮守太監,命遼東移民及建州女真部歸附之民,趁著春初于遼東山伐取遼東大木,同時收取松子、干果,朕要試試味道。
以何種標準伐樹,讓遼東的鎮守太監問問南京龍江船廠,以大船所需標準采伐。
大木采于山中,順水流而下,浸于海水之中防裂,等風向合適,便運抵薊州海口左近。
遼東一帶其余大小樹木,也需提前儲備,西苑改建需要的木料多了,所需花銷,內帑支付……”
將差事從西山支到了遼東之后,朱厚照也沒看看就走,而是在劉章的帶領下,實際勘測了一下新修道路的位置。
西山煤場不是西苑,也不是高爐鐵廠,只要有了房舍、道路,開窯挖煤就可以直接打上。
縱馬在西山跟永定河之間,圈了一塊數千畝的土地,以來年礦稅為代價讓西山礦工,將這片土地平整出來,并建造相應的房屋。
同時趁著枯水期,在永定河上建造幾座大型碼頭,就是朱厚照近期的要求了。
按照朱厚照的說辭,如果他短期之內不來,劉章還要按照兩萬五的稅銀之數,讓西山礦工進行河道清淤。
如劉章所言,不僅西山煤賤,大明的用工價格也賤,山海關開荒,用工四百九十余萬,耗錢二十八萬文,耗糧兩萬余石。
管著吃喝,一個工差不多價值五文錢,如今大明的銀子可是極其硬通的,一個縣令年俸不過十五兩左右。
這也不是沒根據的,大明中平人家年收入差不多就是這個數,按大明的標準,官員俸祿其實不算低,當然也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