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戰術斗法【聲東擊西打開局面】
- 大明最狠皇長孫,朱棣求我慢點殺
- 我不是獸醫
- 2041字
- 2024-09-03 13:03:48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朱瞻壑的愿望落空了。
“報,我軍后方出現大規模騎兵,看人數大約在萬數左右。”
朱棣從戎多年,怎么可能周邊沒有斥候。
朱瞻壑如此規模的行動被巡邏的斥候發現快速匯報給了朱棣。
“還以為有何等神妙手段,不過爾爾,真以為打仗是過家家張口就來?”
“朱游擊聽令,令你帶五軍營兩千騎兵拋棄一切輜重輕裝回援。”
“務必趕在對面沖陣之前趕赴回援,若晚了我拿你是問!”
“得令!”朱瞻基抱拳后摩拳擦掌。
“一萬就敢攻打我軍中軍,堂哥你會為自大付出代價的!”
到了現在朱瞻基都對沙盤推演敗了感覺到耿耿于懷。
這次是打定主意要讓朱瞻壑這小子在皇爺爺面前吃癟。
朱棣繼續下令:“通知下去,輜重輔兵將輜重車排成排形成車陣。
組成第一道防御陣線阻擋騎兵沖鋒的速度。
火銃手分為兩隊,第一隊架在車陣處形成第一道火力墻。
自由散射,不要吝嗇子彈,給本將把所有子彈傾瀉出去。
第二隊在車陣內圍五十步處設置第二道火力墻。
瞄準了打,專門打那些因為進攻速度緩慢下來的騎兵。
一定要不惜傷亡,誰退了本將砍了誰。
火炮調轉位置,朝騎兵沖鋒的方向散射,能殺多少算多少。
只要撐住一時半刻,等到朱瞻基的兩千騎兵回援,這一萬騎兵一個都走不了。
朱棣這布防水準沒得說,簡直滴水不漏。
由于是實戰模擬,騎兵上基本都掛了接近20公斤的石塊模擬輜重。
“全軍聽令,卸下所有輜重,騎兵部隊回援!”
朱高燧作為五軍營主將,考慮片刻依舊執行老爺子既定指令,支援正面戰場。
畢竟中軍在來他看來,實在沒必要繼續支援了。
朱瞻基猛烈抽打馬屁股:“快,如果陣線被突破誰還沒到達,小爺活剮了他!”
朱瞻壑通過斥候同樣得知了明軍的軍事調動。
簡易的沙盤上劃了數道明軍移動路線圖。
“啪~啪~啪”,朱瞻壑鼓掌:“高,果然是高!
老爺子的安排確實巧妙,這防守,嘖嘖嘖。
不愧是打了幾十年仗的老兵油子,若反應再慢點我的佯攻就變成真打咯。”
朱瞻壑此時依舊一臉無所謂的表情于謙沒看懂。
在沙盤上指出弊端:“世子您若執意攻打,最多兩刻鐘進攻中軍的一萬騎兵全要交代在那。”
“本來就是過去送死的,只要有價值就行。”朱瞻壑不以為意。
“爭,和沙盤推演最大的不同就是時效性和實時性。
斥候傳遞需要時間,而這些時間,足夠我做太多事情了。
你知道我動向,與事后才知道,完全就是兩碼事,懂么?
令,繞后進攻的一萬騎兵變陣,后軍變前軍。
分出五千騎兵繼續按計劃進攻拖住中軍和支援過來的部隊。
剩余五千前軍拋下輜重,繞路秦川沼澤,圍殲大明的三千營八千騎兵部隊。
不惜一切代價,趕在五軍營部隊軍陣過來之前,全殲三千營。”
活捉漢王者,賞百金,升三級!
消息很快傳至【蒙古各部落騎兵】全軍,所有人如同打了雞血般雙眼赤紅...
朱瞻基緊趕慢趕,總算在指定時間內到達交戰點。
可現場的情形卻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本以為焦灼的戰況呈現出一邊倒的情況。
“我大明火銃手這么猛,打的這些騎兵不說毫無招架之力也算旗鼓相當?”
給朱瞻基配的副將就久經戰陣,一眼察覺出異樣。
“啟稟朱游擊,情報有誤,此地進攻我中軍的騎兵最多不過五千之數。”
戰時戰兵屬營,由什長、隊長、哨官、把總、守備、都司、游擊、參將、副總兵、總兵統屬,直屬兵部。
朱瞻基被任命為游擊將軍,正常情況是帶五百至一千士兵。
思索片刻臉色大變:“快,全軍聽令,馳援朱副總兵,一定要救出三千營,否則我大明軍隊危矣!”
中軍大營,朱棣在收到斥候傳來的最新消息后同樣臉色劇變。
通知三千營所屬,一定要盡快撤出來,不用顧忌傷亡情況,能撤多少是多少!
通知朱游擊,哪怕全部戰死也要將三千營救回來,只要救回來三千營,他就是頭功!
“通知火炮營,朝著第一道防御陣線進行無差別開炮,傷亡現在已經顧不上了,一定要快速解決戰斗!”
朱棣心中發狠,瞻壑這家伙太陰了,搞了個暗度陳倉就連他也騙了。
五千騎兵,這若是真實戰場就是五萬人,為了讓自己咬鉤算是下足血本了!
若三千營全軍覆沒,那此戰的損失就大到不可計數,而那時候就不由他說了算了。
看著“硝煙彌漫”的遠方,朱棣一直一來一副運籌帷幄的臉頰上流露出一抹驚疑之色。
很快負責統計的隨行監察記錄士卒前來匯報。
“啟稟朱總兵,此戰戰損比為一比四。”
“我【大明部隊】損失輜重車八十六輛,輔兵戰損兩千,火銃手戰損六百三十二,輜重損失七百個單位,騎兵無戰損。”
“【蒙古各部落騎兵】此戰五千騎兵全部陣亡。”
看似對方損失更重,可永樂大帝朱棣卻只感覺天旋地轉。
痛,太痛了,臉上只覺得孫兒朱瞻壑的巴掌扇的火辣辣的疼。
七百個單位的輜重代表了七萬人一個月所需糧草,就這么沒了。
雖然輔兵不計入戰時作戰部隊,可這也是活生生的人。
自己決定下達的那一刻無差別攻擊下,兩萬輔兵組成的人肉墻就這么死的毫無價值。
即使如此,依舊沒有完全阻擋速度提起來的騎兵,給他們沖到了第二陣,對火銃手部隊造成了傷亡。
若非自己果斷,恐怕就真讓朱瞻壑得逞了沖擊中軍的陰謀。
撤回五千騎兵,怕不是料算到了自己會回防騎兵。
現在,明軍還有勝算么?
朱棣的眼神仿佛透過硝煙彌漫的戰場,看向了絞肉磨盤的秦川沼澤。
一切的一切,全看朱瞻壑的進攻力度和朱瞻基回援速度與老三這五軍營戰斗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