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身癢
方一 消風散
出處:清代吳謙《醫宗金鑒》。
組成:當歸10g,生地黃10g,荊芥10g,防風10g,苦參8g,蒼術8g。石膏10g,知母8g,牛蒡子8g,蟬蛻6g,胡麻仁8g,甘草3g,木通3g。
用法:作湯劑,水煎服,日1劑,分2次溫服。宜飯后服。
治法:疏風養血,清熱利濕。
證象:風熱外受,惡風發熱,風疹,濕疹,蕁麻疹,紅色皮疹,或遍身云片狀斑點,瘙癢,入夜尤甚,苔白或黃,脈浮數。
忌宜:氣血虛弱、偏重風寒之患者不宜用本方。
評介:
方二 過敏煎(又名脫敏煎)
出處:當代名老中醫祝諶予方。
組成:烏梅10g,銀柴胡10g,防風10g,五味子10g。(一方有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2次溫服。
治法:益氣固表,散風祛濕,柔肝息風。
證象: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紫癜,過敏性皮膚瘙癢,蕁麻疹等,適用于過敏性體質患者。
評介:現代著名常用方,藥味不多,有收有散,有補有泄,有升有降,陰陽平調,療效確切,值得推廣應用。
方三 治身癢難忍方
出處:盧祥之著《百治百驗效方集》載《驗方新編》。
組成:生地黃15g,赤芍12g,防風9g,荊芥6g,金銀花10g,木通3g,生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2次溫服。
治法:清熱解毒,祛風利濕。
證象:風疹、濕疹、蕁麻疹等皮膚過敏,身癢難忍患者。
評介:本方集祛風、涼血、解毒、利濕、清熱、止癢等功效于一方,凡身癢難忍、容易過敏者可選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