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積聚

方一 大七氣湯

出處:宋代嚴用和《濟生方》。

組成:青皮10g,陳皮10g,三棱10g,莪術10g,香附10g,桔梗10g,藿香8g,桂枝8g,益智仁15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2次溫服。

治法:行氣消積,通絡散聚。

證象:腹有積塊,軟而不堅,脹多于痛,狀如癥瘕,隨氣上下,苔白,脈實有力。

評介:本方為古典名方,是治療氣聚的常用方,凡有上述證象者,可選用之。

方二 膈下逐瘀湯

出處:清代王清任《醫(yī)林改錯》。

組成:臺烏藥12g,香附12g,當歸10g,赤芍10g,延胡索10g,五靈脂8g,桃仁8g,川芎8g,枳殼8g,紅花6g,丹皮6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2~3次溫服。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證象:血瘀氣滯,聚在膈下,形成積塊,癥塊作痛,痛處不移,消瘦乏力,或婦女經(jīng)閉腹痛,舌有瘀點,脈澀或弦緊。

忌宜:有明顯出血傾向者,孕婦及婦女月經(jīng)期不宜服用。

評介:本方為《醫(yī)林改錯》中著名方劑,對膈下瘀血、積塊、疼痛等病證,療效顯著。本方一方多用,也可用于消化系統(tǒng)病證腹部包塊。

方三 木香順氣散

出處: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

組成:木香10g,青皮10g,陳皮10g,香附10g,檳榔6g,枳殼8g,厚樸8g,蒼術8g,砂仁6g,甘草5g。

用法:作湯劑,水煎服,日1劑,分3次溫服。

治法:疏肝順氣,消聚散郁。

證象:肝郁氣滯,氣滯成聚,攻竄脹痛,胸腹不適,時聚時散,苔薄白,脈弦。

評介:本方為傳統(tǒng)著名方劑,是治療氣滯腹痛、脅痛、瘕聚、肝氣郁結的常用方。也可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出現(xiàn)上述證象者。另外有中成藥木香順氣丸,藥店有售,藥味相近,多用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脘腹脹痛、惡心、噯氣等病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水| 沈阳市| 绥滨县| 郸城县| 伊春市| 宣城市| 富源县| 松阳县| 许昌县| 南召县| 北流市| 博客| 德惠市| 贵溪市| 普兰店市| 南昌市| 阜新市| 庄河市| 班玛县| 金沙县| 大悟县| 西乌珠穆沁旗| 磐安县| 济宁市| 邳州市| 博湖县| 濮阳县| 嘉义市| 丰镇市| 类乌齐县| 郴州市| 金华市| 亚东县| 聊城市| 德昌县| 托里县| 固始县| 大竹县| 台北市| 勃利县| 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