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再次聽聞老人消息時是去年夏天,當時我和母親去趕集時碰到母親認識的一位老人,在閑聊中我得知了黃姓老人在干農活時摔著了,由女兒女婿不得不停業幾天把老人送進了醫院,住了十幾天的院,基本上算是癱了,說道這里他嘆息了一聲,繼續說道:“像他這種情況,兩個兒子都在外地,唯一在本地的菇涼也是做生意忙得很,大概率沒有人照護,八成就是送養老院去,我聽說這個養老院有兒女經常去的,老人就照護好一些,沒有兒女經常去的呢,就是沒得人管的,屎尿糊一屁股,他還是個癱子,想哈就造孽喲。唉,我的那幾個也都在外頭,再過兩年怕也是送我進養老院,如果像這樣的話……想哈還是我的老頭那個時候享福,病重的時候后人們圍著一大圈,有的端屎端尿,有的做飯,有的喂得吃……唉,為后人干了一輩子,我算是享受不到這種待遇,怕是只有見了五姥爺,辦喪事他們才能回來圍個圈……我想好了的,萬一哪天動不了,我也不跟他們說,說了也沒有意義,我也不想去養老院,只等到了那個時候管他們怎么搞,我也管不著。”

對此母親回答道:“我的兩個雖然都在身邊,像您說的確實享福,但是大的小的都沒有結婚,照理說現在的日子比過去我們那個時候好不曉得幾多倍,但是現在這個社會,女伢們沒房沒車那個愿意到屋里來呢,房子首付車子彩禮這些東西弄下來結個婚最起碼五十萬打底,有多少家庭能滿足的呢,沒有辦法,人家要你就必須得有哇,沒有人家看都不看一眼。”

說完那位老人陷入片刻沉默,他試著轉移了話題,又與母親簡單聊了些家常(我常常理解為互盤戶口),便道別了。

然而我陷入沉思,事實上關于這方面問題在之前我就思考過,現在結婚問題從女方那邊作為出發點,大部分人比房地產開啟之前更容易找到工作,她們并不需要依賴別人而生存,這就意味著,如果結婚這件事能讓她生活比之前好她們大概才會愿意結婚,相反的,如果結婚使得她的生活沒有想象中比之前好,那么很多人寧愿單著,這就代表著要么是金錢,要么是性格生活習慣等等原因導致一部分男生確實比之前難以結婚生子。盡管這并不代表所有都會如此,但也會有這么一絲傾向。對于這類問題,我不做多余贅述。

至于老人與養老院的問題,實際上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已經不再是問題,利用監控等措施實現子女監管和當地政府監管雙管齊下,就可以避免很多問題,老人與子女也可以通過工作人員實現網上交流,而且作為集中養老區更容易獲得社會和基層的關心關注。然而為何會有老人對養老院有恐慌情緒,這就不得不提一種行業規律,在任何一個行業興起之前都會經歷一段野蠻發展階段,如果是這種社會需要的行業,一般很需要有人大膽地去試點,使得從事的人較大可能獲得收益,只有賺錢了,這個行業才會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然后呢,再進行嚴格監管才是正確發展規劃,這時候就知道這個行業利潤平衡點在哪里、出現哪些問題及在怎樣監管力度下才能保證雙方利益,規劃起來就很容易了。當然這并不能保證所有的養老院按照規定運行,但是出于犯錯成本大部分養老院會規規矩矩地去運行。

臨近中秋節,天氣漸漸轉涼,我因為有事常常需要去往市區,那時我家買了一輛電三輪并且我學開了大概六個月,才敢開著它出遠門去另一個鎮子搭乘公交車,因而經常路過老人所在灣里。

在某一天早晨8點左右(大概國慶節期間)照舊經過那里時聽到了大聲爭吵的聲音,聽位置大概是老人所在方向,出于關心和好奇的目的,轉彎往那邊去了,因為我有不喜歡與人交流的原因我并沒有太過靠近,在能看見并能稍稍聽見一些聲音的地方停下了,探頭望去大概有五六輛車和十幾個人在那顆大槐樹下,大概有幾個人在互相爭吵著。槐樹前邊是一層樓房,右邊是簡易紅磚廚房,旁邊是廢棄水井與水池,樹底下有個狗窩,那只黑狗用鐵鏈子拴在水井上端壓力器上,那只黑狗不復之前溫順,拼命撕咬著鐵鏈子,我猜測是老人癱瘓以后套上沒多久的。在堂屋里隱隱約約能看到老人半邊身子,就躺在了新買的折疊床上。

我在那里聽了很久,我逐漸明白主要是五個人在那里互相爭吵,大概是老人兒子兒媳女兒女婿,至于具體內容距離有點遠我聽不大清楚,大致是這樣的,老人摔倒癱瘓,村里干部(其中就有我老同學)協商老人照護的問題,結果沒說幾句就互相爭吵起來,為了化解矛盾只得分開他們,分別訴說著各自訴求,好在有老同學在,后續我大概了解了他(她)們的故事。

20多年前,在老大黃熊高考之前,他們生活是這樣的。在每年的4月份,就開始在地里忙碌起來了:第一步是犁地,選一個靠近水源且不干不濕和好耕犁的田地,用老黃牛把地犁開,這個十分考驗技術,一般需要整個來回犁3遍左右,這樣就能犁得深一些,然后人工把四邊開溝就完成了。第二步,碎土,用兩排帶釘齒、上方有較大的木框的木制農具,先往木框里裝滿土塊,同樣用老黃牛帶著把犁起來土塊整碎,這個也需要把整個犁3遍左右,土塊才能碎成小塊(大概3-5厘米寬)。第三步是灌水,這時需要擺放很長的水管,然后擺放一段一段的電線,一段電線大概10米左右,首尾分別用插座和插頭相連,在抽水電機安裝好水管之后,用籮筐裝好扔進水里,最后合閘。第四步,碎土成泥,灌水剛好沒過田地以后,土塊變得松軟了些,這時也需要上述的木制農具繼續碎,這個步驟雖然輕松,但是極耗時間,需要一直把土塊打成泥。第五步攤平田地,這個需要用搪耙(前面有橫帶弧度鐵板,與一米多長木柄成直角)把整個地面像搟面似的整平(整個田里地面所有地方傾斜度很小),這個也極耗時間,整平之后田子型開中間溝,然后放掉多余的水,留些水在溝里,再從家中取來家園肥(糞便尿液混合物)均勻撒到田里,最后從家里取來草木灰鋪上一層。第六步播種,先把去年留下的稻谷,分成兩個大半袋子,隨后扔進水塘里,每隔一段時間去看一下免得燒苗(種子萌發呼吸聚在一起會大量散熱),等種子出苗就可以拿回來,攤涼后放進竹制形同船的簍子里,就可以灑進平整好的地里,一般需要兩塊地共一到二畝的田地,撒得時候十分講究技巧,要保證谷子之間均勻且種子間挨很近。這整個整下來就完成了育秧的步驟。

等秧苗長起來進入一年之中第一波“雙搶”,秧苗長好之時,就得整好要插秧的田地,犁地加碎土,然后灌入足量的水(水齊田埂,大概離地15厘米上下),等水泡幾天就可以插秧了。那時凌晨四點起床,天還是黑的,老二黃娟洗衣做飯,他們母親朱桂梅帶著秧馬(一說泥馬)去扯秧苗,然后用搖子(稻草編的繩,捆秧苗得細很多)捆好,父親黃建國負責拉上岸,按照正反交替(首尾交替)碼放到秧架上面,再用扁擔挑起來運到插秧田里,然后下水和老三黃濤一起插秧(老大上高中沒在家),那時水里常有螞蝗(大部分是小個頭的)爬上小腿吸血,因此不得不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把螞蝗拔下來,導致腿經常流血,為了搶時間顧不得止血了。到了天光(天亮)時候正好黃娟送飯過來,于是上了岸盤著腿就坐在寬一點(25厘米左右)的田埂上吃飯,菜都是地里種的菜。一眼望去,到處都是送飯和吃飯的人,當然不少人只有母親或者只有爺爺奶奶帶著孩子們干活。吃完飯三個人一起下田干活,約莫七點半,黃娟和黃濤才上岸收拾碗筷回家,拿上書本和筆上學去了,學校大概5里路,那時候自行車對于這個家庭是個不小的開支,所以需要走過去,然后呢,午飯也需要走回來吃,到下午放學又得回到田里干活,一直到天黑才會回家做飯,才有時間做作業和學習。

第一波秧苗剛剛插完,又得育秧與種花生和黃豆綠豆,還得搶著收麥子和油菜,用搖子(粗一些的,通常卷成田螺狀壘在一起捆成捆,用的時候散開成繩子)捆起來,用老黃牛拉板車或者獨輪車一趟趟拉回家鋪到稻場(碾谷場,需要提前碾平雜草,把地面還要碾得光滑平整)晾曬,此時一邊注意下雨收麥子和油菜,一邊把麥子和油菜地犁地、碎土、灌水、泡土,又得插秧(有的小一點的地用來種花生黃豆綠豆)。一邊插秧一邊把麥子油菜用老黃牛拉石碾子把小麥和油菜籽碾下來,送進油坊榨油。所有秧苗插好以后還得起早貪黑把雜草一根根從根部拔除,花生豆子用耙子薅草,干旱時期稻田還得抽水,此時水資源緊張,一般誰家人多拳頭大誰就更有優勢。

秋收時期來到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候,第二波“雙搶”正式開始。那時我們需要把稻場用老黃牛碾出來,然后全家(暑假期間)齊上陣割谷子,照例四點起床去干活,上午過后天氣正熱,莊稼地里密不透風,沒有任何防暑措施,每年到了這個季節都有人中暑,可是沒人敢休息,全靠人工收割很慢,時間稍微遲一些谷子就會脫落到地里,一年白干。收割好了還得慢慢攏到一起,把地里殘余稻子撿拾干凈(古代有首詩寫拾穗人的,事實上種田的除非故意一般不太可能有剩余),一起用搖子捆起來,放到板車上用老黃牛拉回去,在路上還得留意谷穗是否掉落,停下來拾起來,然后回到稻場一點一點碼好,差不多4-5米高十幾米寬,蓋上薄膜,薄膜使用過很多年的,也不敢買新的,只能一點一點壓好,再三檢查沒有任何雨水可滲漏機會才會放心干其他事情,留出谷子一面來以免燒谷發霉爛掉,如果下雨就可以很快把薄膜拉下來全面封住。

然后呢,一邊在最先收割的田地里,再次犁地、碎土、灌水、在碎土成泥、攤平,灑農家肥和草木灰,谷子泡水,攤涼,灑進地里育秧,不過這次稍微少一點。同時期還得挖花生收黃豆綠豆,挖完花生一樣運回去放到屋檐下,然后還得刨花生,發芽的另外裝起來回家做菜,搞完基本在地里看不到花生,遺漏的很少很少。晚上回家人已經搖搖欲墜了,還一直打瞌睡,這還沒完,還得摘花生,打黃豆綠豆,基本忙到十一點多才洗洗睡了,整天除了吃飯總計60分鐘以外,基本都在干活,干活時長達18個小時,現在很少有人體驗到那時候的005生活了。

割完谷子就得趕快犁地、碎土、灌水,秧苗也差不多長好了,就開始插秧了,老樣子4點起來干活,這時谷茬子很容易把手腳扎傷,顧不得流血得趕緊干活,晚上回家就得用老黃牛把谷子一批一批地碾出來,這個極耗時間,先把谷子解開攤平,碾壓一遍就得整個翻面又碾一遍,如此反復又來一遍,不敢有絲毫怠慢,弄完了還得把里面有沒打干凈谷穗一點一點拾出來,然后捆成捆,堆到一邊等待空閑時間用手一點點搓下來,把稻草堆到一邊,把谷子和雜質(稻草和雜草碎、石頭碎、土灰等)一起裝進袋子回頭用來喂雞,繼續下一波碾谷子,基本上也是十一點才能休息。不過很快秧苗插完了,谷子也碾好了,花生豆子也弄好了。

005的生活也就比結束,開啟996的生活。開始準備種油菜、扯稻田雜草,曬花生黃豆綠豆,給稻谷分離雜質———用風車或者有風的時候用大木锨一遍遍過篩,然后攤到稻場曬干,雜質裝進袋子留著喂雞,然后把稻草捆成捆堆成草垛用于冬天燃料,中間好一點的用來冬天喂牛。這時候中午有了兩個小時休息,基本上隨便什么姿勢落地都能很快睡著。種油菜相對簡單,留兩塊水勢不好的稻田,犁地、碎土,同時用釘耙一點點碎成末、開溝、灑種、覆土,灌水濕潤即可。晚上把谷子花生豆子再收起來灌進袋子,再做飯吃飯,此時能做會作業,最后睡覺。

谷子花生豆子曬好之后,接下來開始榨花生油,谷子也可以灌進谷倉,每到這時候會留下一點炒花生當零食和干花生當菜。等第二波谷子長好基本已經到農歷十月中旬也就是12月份左右,這時候不那么熱了也不那么忙了。早上六點出發割谷子,七點去學校,下午放學趕緊去幫忙割谷子,此時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下雨天氣,割完谷子立馬就可以碾出來,然后去雜質,一氣呵成,最后曬谷和灌倉就行,此時也到了交糧食稅的時候,在農村無論你是種田或是在外打工都要交糧食稅,那時農村收入都很微薄,等于雪上加霜,因此很多人就出去打工了,相反城里人收入高還不用交糧食稅,黃建國每每想到此處便覺得有些不公平(大部分電視劇里下崗工人比同時期農民可強多了)。每到這時候黃建國還會打點糧食酒,不多,每次吃晚飯抿一口,便不舍地將酒收好,也會買一點魚肉款待辛苦勞作的家人。

然而老大很快到了高三下學期,一切因此發生了改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城县| 广灵县| 安化县| 特克斯县| 改则县| 民乐县| 丰县| 通州区| 突泉县| 托里县| 永胜县| 江达县| 平江县| 苏尼特右旗| 隆德县| 全州县| 阿拉善右旗| 洪雅县| 西丰县| 嵩明县| 丰顺县| 怀化市| 额敏县| 鄂尔多斯市| 毕节市| 正安县| 辽阳市| 鲁山县| 芒康县| 顺义区| 景泰县| 台州市| 柏乡县| 桐乡市| 仙游县| 靖安县| 内乡县| 怀化市| 南雄市| 金川县|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