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有六個兒子:衛皇后生戾太子劉據;王夫人生齊懷王劉閎;李姬生燕刺王劉旦,廣陵厲王劉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劉髆;趙婕妤生漢昭帝劉弗陵。
劉據是漢武帝與歌伎衛子夫的兒子,這段灰姑娘式的戀情一向被視為傳奇。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長子劉據的出生更是讓武帝欣喜不已,母以子貴,衛子夫在這一年被冊封為皇后。武帝29歲才有這第一個兒子,非常高興,命令枚皋與東方朔作《皇太子生賦》《立皇子禖祝》,同時為感謝上蒼賜予他第一位皇子,修建了婚育之神高禖(句芒)神祠廟。元朔元年,漢武帝將七歲的劉據立為皇太子。
太子劉據稍稍長大后,武帝便派德高望重的文學之士輔導劉據學習《公羊春秋》,劉據又向當時著名學者瑕丘江公學習《谷梁傳》。劉據成年后,按禮制遷往太子宮。武帝專程為劉據修建了一座苑囿,取廣博觀望之意,稱為博望苑,作為太子行加冠禮的禮物。雖然武帝不喜歡臣子結交賓客,卻專修博望苑賜給劉據,讓他結交賓客,并允許他依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行事。因此有很多與當時主流政見不同的各類“異端”,前來歸附于劉據門下。
在漢朝,太子的女人大致分為妃、良娣、孺子三等。元鼎四年,劉據娶魯國姓史的女子為良娣,簡稱史良娣,并生下兒子劉進,號稱史皇孫。劉據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概是其他姬妾所生,史書沒有留下姓名。后來史皇孫劉進娶良家女子王翁須(后來追封為王夫人)為妻,并生下兒子劉病已,即后來的漢宣帝劉詢。
也許是由于母親出身平民的原因,劉據性格仁慈寬厚,溫和謹慎。武帝一方面欣賞劉據這種沉穩安詳的性格,認為這是一個讓人放心的好兒子,另一方面卻嫌他有些優柔之氣,不像自己勇武剛強。劉據舅舅衛青和表兄霍去病都為漢朝北拒匈奴立下了汗馬功勞,衛氏家族顯赫一時,成為朝廷一支強大的外戚力量。這種力量在確保劉據太子地位的同時,也使他成為朝野政治派別斗爭的標靶。
后來武帝寵幸的王夫人生了劉閎,李姬生了劉旦、劉胥,李夫人生了劉髆,加上時光流逝,衛皇后逐漸老去,武帝對皇后的寵愛逐漸衰退,因此,皇后和太子經常有不安的感覺。武帝也察覺了,就對大將軍衛青說:“漢王朝百業待興,一切都在草創,四方的夷人又不斷地侵犯,我如果不變更制度,后世就沒有行動的準則;如果不興師出征,天下就不會安定,因此才不得不勞苦天下的民眾。但倘若后代也這樣做,就等于重蹈了秦朝滅亡的覆轍。皇太子敦厚安靜,相信他一定能安定天下,不會讓我感到憂慮。所以想要尋求守成的國君,誰能比太子更賢明呢?聽說皇后和太子有不安的心情,難道真是如此嗎?請轉告我的心意。”衛青叩頭道謝,并轉告衛皇后。皇后為自己的疑心惶恐,特意摘掉首飾向武帝請罪。后來每當太子勸阻武帝不要征伐四方時,武帝就笑著說:“由我來擔當艱苦重任,而將安逸的事情留給你,不是更好嗎?”
漢武帝晚年常游幸天下,每次出游便把朝廷的事交付給劉據,宮中的事托付給皇后衛子夫。凡有要決斷的大事,等漢武帝回京,劉據便把主要的向他稟報,漢武帝沒有不同意的,有時甚至不過問。漢武帝用法嚴厲,任用的多是嚴苛殘酷的酷吏;劉據仁義寬厚,經常將一些他認為處罰過重的案子進行平反。這樣做雖然深得民心,但那些執法大臣卻都不滿意。皇后擔心這樣下去會引來災禍,被權臣陷害,每每告誡劉據應注意順從武帝的意思,不應擅自有所縱容而寬赦罪人。漢武帝聽說此事后,稱贊劉據的做法,責備皇后的擔心。
朝廷中寬厚的官員都依附劉據,而那些殘酷的官員卻都詆毀劉據。由于邪惡的權臣們多結成同黨,所以在武帝身邊稱譽太子的人少,詆毀他的人卻很多。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在劉據的舅父衛青去世后,正邪的交鋒便白熱化了。那些奸邪之臣認為劉據不再有外家的靠山,因害怕劉據即位后對自己不利,于是開始競相陷害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