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5章 5.編蒲抄書的路溫舒是呼吁人權第一人

中國古代著名的兒童啟蒙讀物《三字經》中有“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這句古訓,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披蒲編”的主人公路溫舒。

路溫舒,字長君,巨鹿東里人(今河北平鄉西南)。路溫舒的父親是里巷守門人,家里貧寒,從小讓路溫舒牧羊。路溫舒把水塘里的蒲草撈上來,截成一段段草簡,編在一起抄書學習。這就是成語編蒲抄書的典故。編蒲抄書與囊螢映雪、鑿壁偷光、頭懸梁錐刺股一同列為寒門苦讀的典故,收入《三字經》世代傳頌。

路溫舒讀了很多書,當上了縣監獄的小吏,此后努力學習法律,不久升為獄吏。縣令斷案有疑問,常向路溫舒詢問。郡太守到縣里視察,很驚訝路溫舒的才能,便讓他代理曹史。路溫舒又鉆研《春秋》,略通經學大義,被舉薦為孝廉,擔任山邑縣丞。后因失誤被免職,又回去擔任郡吏。

昭帝元鳳年間,廷尉李光受命審理昭獄,延請路溫舒擔任奏曹掾史,兼代理廷尉史。在此期間昭帝駕崩,昌邑王劉賀被立為天子又馬上被廢黜,宣帝剛即位。路溫舒寫了一篇奏章,即著名的《尚德緩刑書》,勸誡宣帝減省法律,放寬刑罰,崇尚德政,文章收錄于《古文觀止》。精通法律且多年從事監獄管理的路溫舒,深知西漢法律的嚴酷,和因司法制度的缺陷而帶來的弊端。他從歷史角度列舉大量史料,闡述因律法執行不公影響政權鞏固的事實,大膽而有尖銳地揭露了因嚴刑拷打,造成無數冤假錯案的社會危害。勸諫宣帝“掃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寬刑罰,以廢治獄”,崇尚德政,制止冤案。并提出了司法改革的建議,呼吁廢除嚴刑峻法,主張保障人權,因此路溫舒也被柏楊先生譽為中國歷史上呼吁人權第一人。

路溫舒建議司法改革,宣帝曾下詔在廷尉下面設置廷平四員,秩六百石,負責審理冤獄。但僅靠行政命令當然不能改變悠久傳統,因為冤獄與酷刑是封建統治制度下的產物,這種制度存在一日,冤獄與酷刑就存在一日。像司馬遷、周亞夫、顏異,事實上任何法官都救不了他們。但路溫書的奏章使我們發現,中國人權所受的蹂躪,自古就沒有有效的保護。這份奏章雖然很溫和,很微弱,而且沒有收到任何效果,但它是中國最早爭取人權的呼聲。

宣帝很欣賞路溫舒的上書,提升他為廣陽國私府長。內史舉薦路溫舒為文學科的第一等,又升為右扶風丞。當時,宣帝下詔命令公卿大臣推薦可以出使匈奴的人,路溫舒上書,請求作為隨從人員,隨使者出使匈奴,愿意死在匈奴以報效天子。宣帝批閱他的上書,轉交度遼將軍范明友、太仆杜延年詢問情況。他們認為路溫舒的進言沒有可取之處,就沒有讓他隨行,還是擔任原來的官職。很長時間之后,路溫舒升遷為臨淮太守,政績非常出色,在任上去世。

路溫舒曾跟隨祖父學習天文、歷法、數學,作出預言說漢朝的運數在三七之間(即二百一十年),并密封上奏朝廷,提出警示。朝廷把這當成國家機密,秘密存檔起來。三十年以后,成帝朝時,谷永也作出相同的預言。直到王莽篡漢后,發現了這個國家機密,覺得這是自己取代漢的一個依據,于是就公布出來了。我們知道西漢自公元前202年建立,到公元八年王莽篡漢,前后一共經歷210年,事實也證明了路溫舒的預言不虛。

路溫舒的兒子及孫子都曾做到太守一級的大官,班固評論:路溫舒言辭懇切,辭意通達,后代成了世家大族,應該如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新县| 霸州市| 潍坊市| 英吉沙县| 沭阳县| 大理市| 平远县| 峨边| 高平市| 调兵山市| 苏尼特右旗| 宁陕县| 公主岭市| 铁岭县| 东宁县| 改则县| 织金县| 桃园县| 武威市| 太原市| 永福县| 文安县| 九龙坡区| 封开县| 墨江| 札达县| 万盛区| 南平市| 东城区| 株洲县| 北流市| 嵊泗县| 恩平市| 敦煌市| 平塘县| 姚安县| 新郑市| 城步| 鹤庆县| 小金县| 延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