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會計視角:構建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實證研究
- 舒文存編著
- 2246字
- 2024-08-29 18:01:00
三、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
1.管理會計的對象
從實質上講,管理會計對象是單位的經營活動。
從管理體現價值角度看,管理會計對象是價值運動。
綜上所述,管理會計對象具有復合性,一方面強調作業管理,目的在于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強調價值管理,目的在于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價值最大增值。
因此,作業管理和價值管理共同構成管理會計的對象。
2.管理會計的目標
管理會計的最終目標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價值增值。管理會計具體目標如下。
①在掌握會計核算能力的基礎上,提升擴展能力,掌握管理會計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具備利用經濟信息進行預測、決策,對經營業務進行控制、分析、評價的能力。
②運用一系列專門的方式方法,匯總、分析和報告各種經濟信息,從而進行預測和決策,制訂計劃,對經營業務進行控制,并對業績進行評價,以保證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③長期、持續地提高整體經濟效益是戰略管理會計的基本目標。戰略管理會計目標是在戰略管理會計網絡體系中起主導作用的目標,它是引導戰略管理會計行為的航標,是戰略管理會計系統運行的動力和行為標準。
④提供內外部綜合信息是戰略管理會計的具體目標。通過統計的、會計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涉及企業經營的內外部環境數據、資料,提供盡可能多的有效的內外部信息,幫助企業做好戰略決策工作。
3.管理會計的職能
(1)規劃
規劃是對未來經濟活動的計劃,以預測、決策為基礎,以數字、文字等形式落實管理目標,以協調各部門的工作、控制各部門的活動,考核各部門的業績。預測(銷售預測)與決策是籌劃未來的主要形式,現代管理會計在這方面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豐富資料,嚴密地進行定量分析,幫助管理部門掌握真實的情況,從而提高預測與決策的科學性。
(2)決策
決策是在充分考慮各種可能的前提下,通過一定程序對未來方向、目標和方法做出決定的過程。決策既是管理的核心,也是各級管理人員的主要工作。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項重大決策都有會計部門參加,也就是說,管理會計參與決策。
(3)控制
控制是對企業經濟活動按照規劃要求進行的監督和調整。一方面,企業監督規劃的執行情況,確保經濟活動按照規劃要求進行;另一方面,企業對計劃本身的質量進行反饋。管理會計(預算管控)在控制方面的作用是通過一系列的指標及時修正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使企業的經濟活動嚴格按照決策預定的軌道卓有成效地進行。
(4)評價
評價是指考核評價經營業績,在各部門明確各自職責的前提下,逐級考核責任指標的達成情況,為獎懲制度的實施和未來工作改進提供必要的依據。管理會計評價過去主要是對財務會計所提供的資料做進一步的加工,使之更好地適應籌劃未來和控制現在的需要。
現代管理會計將評價過去、控制現在、規劃未來這三方面的職能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綜合性的職能。
4.管理會計的信息質量特征
管理會計信息具有準確性、相關性、一貫性、客觀性、及時性和成本效益性等特征。
管理會計信息包括管理會計應用過程中所使用和生成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
①單位應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管理會計基礎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分析和傳遞,以滿足管理會計應用需要。
②單位應充分利用內外部各種渠道,通過采集、轉換等多種方式,獲得相關、可靠的管理會計基礎信息。
③單位生成的管理會計信息應相關、可靠、及時、可理解。
5.管理會計的基本假設
管理會計基本假設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下,決定管理會計發展和運行的基本前提,它是根據客觀的正常情況或趨勢所做的合乎事理的判斷,是對管理會計實踐中不確定因素的假定,是構成管理會計思想基礎的科學設想。研究管理會計基本假設,不僅有助于指導管理會計實踐,還有助于確立更為合理的管理會計原則,規范管理會計行為。
管理會計的基本假設如下。
(1)會計主體相關性假設
管理會計的主體必須服務于管理會計的目標,服從于企業的生存發展,為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而進行預決策、規劃控制以及評價。因此管理會計的主體是每個進行預決策、規劃控制以及評價的責任中心,它可以是管理會計人員所在的一家企業,也可以是其分支機構或子公司,甚至可以是其競爭對手。總之,管理會計的主體是利益相關實體的聯合。
(2)持續經營假設
持續經營假設是認為每一個會計主體都能無限期地連續經營下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持續經營為會計的核算做出時間的規定。在持續經營的假設下,企業在會計信息的收集和處理上所使用的會計處理方法才能保持穩定,企業的會計記錄和會計報告才能真實可靠。如果沒有持續經營的假設,一些公認的會計處理方法將缺乏存在的基礎。
(3)會計分期彈性假設
會計分期彈性假設是把企業持續不斷的生產經營活動和籌資、投資活動劃分為一定的期間,以便及時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管理會計的分期具有靈活性,企業根據內部經營管理的實際需要,靈活進行分期,可以短到一天、一周或一季,也可以長到十年、二十年,而不必局限于財務會計的按自然月、自然季、自然年來分期。
(4)多種計量單位假設
管理會計的計量方法既有貨幣計量,又有非貨幣計量。其中貨幣計量是會計中常用的計量方法,非貨幣計量以實物量、時間量、相對數等為單位。為滿足各個方面的管理需要,管理會計在進行規劃、控制、決策與業績評價時,可使用多種計量單位。
(5)行為理性化假設
行為理性化假設有兩個含義:第一,假設管理會計人員以企業利益最大化為總目標,按照科學的程序對主體進行預測、決策分析;第二,假設管理會計的具體目標是清晰的、合理的、可操作的。如果管理會計人員和確立的目標都不是理性化的,管理會計的數據分析就沒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