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平民的種子,貴族的根兒(1)

1472年的中國,天災民變,內憂外患

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大明帝國已傳八帝,國祚一百零三年。這一百年間,人才輩出,風起云涌,力挽狂瀾的有、蓋世無雙的有、英明操蛋的也有,總之不斷變化,推陳出新,你方唱罷我登場。百年歲月里,王氏祖墳上的莊稼割了一茬又一茬,直到成化八年,終于冒了青煙。

大明一代,最犀利的人物登場了!

沒錯,他就是王陽明,一個兇猛的圣賢。

成化八年是龍年,這一年雖未發生江山易主的重大事件,但要說流年不利,一點也不過分。中華大地如大海汪洋,時時刻刻,波濤洶涌。

正月,兵部尚書白圭給憲宗朱見深提交了一份軍事計劃,集結十萬兵力,對直接威脅帝國北疆國防安全的韃靼進行主動出擊,朱見深同意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國家的一次軍事行動,牽涉甚廣。當時河南、山西等地在鬧饑荒,百姓餓死的挺多,但該交糧交糧,該交稅交稅,無條件支持國家軍事行動。五月份,兵力集結完畢,總督王越率兵出征。王越算一號人物,日后他的墳墓正是由王陽明督造的。很明顯,這次軍事行動雷聲大雨點小,得不償失,仗一直打到次年九月份才算結束。戰果是重創韃靼,使其向北遷徙,不敢進犯,得數歲之安。

還是在這一年正月里,國內形勢不容樂觀。兵部準備對外族用兵的同一時間,四川榮縣爆發了農民起義。這場起義規模不大也不小,持續時間短,又很快鎮壓平定,所以也容易被人們忘卻。

五月,安南(今越南)越界。憲宗時黎灝為安南國王,過了兩天消停日子,自負國富兵強,出兵進犯廣西、廣州,以圖云南。兵部以軍事外交手段力阻進犯。后來這廝也沒消停,成化十五年又來了,守臣力阻,出來晃悠一圈,又回去了。

七月,天災頻臨,東南沿海地區遭遇特大洪水襲擊,看規模應該是百年一遇。波及杭州、紹興、嘉興、湖州、寧波五府,淹沒禾田、沖毀房屋、農畜牧業破壞嚴重,經濟損失巨大,直接死亡二萬八千四百六十余人,失蹤無算。

北擊韃靼、川蜀起義、南阻安南、東南洪水,民變、天災、內憂、外患……國祚一百零三年的大明帝國,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

王陽明就在這樣的年頭里誕生了!

故事要從一個神奇的夢說起。王陽明出生在余姚縣(今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明屬紹興府,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前賢虞世南、謝遷,后輩錢德洪、黃宗羲、葉憲祖等均出于此。余姚恰在此次洪水襲擊范圍之內。老王家幸運地躲過了水患,可愛的洪水猛獸并沒有沖毀這個家庭的希望,只是略有些焦急和擔憂。因為王陽明母親鄭氏的預產期大約在五月份,結果沒生。等到了七月,洪水來了,帶走了兩萬多人的生命,留下無數不完整的家庭,殘破的、狼藉的、痛苦的。王陽明父親王華痛苦,祖父母更痛苦,爺爺奶奶想見孫子的殷切期望遠遠大于王華盼為人父的愿望。

眼瞅要過了九月,兒媳婦那兒還沒動靜。王陽明的奶奶岑氏相當著急,兒媳婦鄭氏懷孕十四個月,孩子還沒生,太不正常了。早產兒常見,晚產兒不多見,疏于正常的即是病態。按照現代醫學的觀點,晚產對胎兒壞處頗多,體重大、成活率低、壽命短、易患肺疾——最后王陽明恰恰死在了肺病上,與他晚產四個月不無關系。

老太太受不了煎熬,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終于她做了個夢,很玄乎很浪漫。她夢見衣著華麗的神仙敲鑼打鼓,踏云而來,給她送來一個孫子。老太太高興,一樂樂醒了,忽聞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王陽明就這樣神奇地誕生了!時間為成化八年九月丁亥日,公歷紀年1472年10月31日,龍年。

王陽明的出生無疑給這個災區家庭帶來了生活的希望和精神之慰藉,全家沉浸在一片喜悅中。岑氏又將自己做的夢告訴了大家。爺爺王天敘老先生,在當地非常有名氣,算是民間特級教師,人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的號——竹軒翁。他聽后,覺得妙不可言,既是從云中來,那么小孫子干脆叫王云吧!故事迅速傳遍鄉里阡陌,鄉親們尤感神奇,王云出生的那座房子也被稱之為“瑞云樓”,成就了“瑞云送子”的美麗傳說。瑞云樓今在余姚市,原址焚毀于清乾隆年間,現為寧波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二十四年后,王陽明的重要弟子錢德洪也出生在此。

王陽明的第一個名字“王云”,叫了五年,后來改了,因為不改說不出話。王家是出過“嘉議大夫、禮部右侍郎、新建伯”的官宦家庭,這些都是榮譽頭銜,沒什么實惠的東西。在本朝,老王家并未出現響當當的牛人,順著族譜往上數幾代,那叫一個震撼。王陽明的家族是有著“中華第一望族”之稱的瑯琊王氏。這個家族對政治、文化的影響以及輝煌程度,燦若星河,其他任何一個家族難及其項背,沒法子相比。

瑯琊王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周靈王的太子姬晉。姬晉天性聰穎,直言不諱,因直諫被貶為庶人,三年后去世。姬晉之子宗敬后官至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亂,辭官致仕了,時人稱呼他為王家,于是以王為姓,為瑯琊王氏、太原王氏的祖先。九世孫王翦,以及子王賁、孫王離俱為秦國名將。尤其王翦,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為秦兼并六國一統天下立下了蓋世功勛。到了秦末,王離長子王元為避戰禍,遷徙到瑯琊郡(今山東省膠南市境),是為瑯琊王氏開基之祖。

魏晉南北朝時期,瑯琊王氏達到了頂峰。魏朝時,王祥(官至太尉)、王覽進入帝國政治中心,家族也興盛起來。

再經過東晉實際建立者王導(王覽之孫)等子孫的努力,王氏家族一躍成為東晉的主要政治力量,時有“王與(司)馬共天下”之說……門閥士族,輝煌至極,文臣武將,名人輩出。

從漢至唐,王氏家族光宰相就出了九十二人。其他世家出名人都論“個”,幾百年出那么幾個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瑯琊王氏則論“批”,名人一批一批出現并涵蓋各個方面,隨便叫出一個,均在歷史上文化上占有一席之地,比如孝子王祥,《二十四孝圖》第十八篇“臥冰求鯉”講的就是他的故事,載于《搜神記》;名士王戎,竹林七賢之一,其故事載于《世說新語》;書圣王羲之(王覽一脈)最能代表瑯琊王氏的家族文化,族人其他書法家有王導、王獻之、王珣、僧智永(唐朝時期,出家人)。

王羲之少時隨父王曠先后徙居建康、山陰(今天的南京、紹興)等地,從此瑯琊王氏在江浙地區扎下根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的《烏衣巷》贊嘆的便是瑯琊王氏和東晉謝氏兩大文化家族。盛極必衰,當年“王與馬共天下”的時代結束了,家族的輝煌唯憧憬敬仰。在歷史的長河中,瑯琊王氏從帝國中心走向平民階層,從世家淪為百姓。王氏在朝代更迭興亡中,輾轉遷徙,顛沛流離。元末明初,一個算卦的打破了老王家平靜的生活。

王陽明六世祖王綱對易學研究甚深,苦于天下大亂,報國無門,只好撿《易經》最常用的那門手藝——卜卦算命,以此養家糊口。王綱的忽悠水平放在今天也是大師級別水平,出去招搖撞騙,完全不在話下。王綱神龍見首不見尾,行蹤詭異,喜歡往深山老林渺無人煙的地方鉆,碰到他一次就像白日見鬼似的,相當不容易。這也算一種營銷手段吧。人云亦云,王綱的事跡口口相傳,以訛傳訛,名聲愈來愈大,儼然半仙也。

某次,王綱遇到了“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的劉基,今天我們習慣叫他劉伯溫,也是個算卦的。兩個神漢相見恨晚,彼此捧臭腳,說將來皆能名垂青史永垂不朽云云。劉伯溫見王綱長得風神俊美,談吐儒雅不俗,當即與之結交,并提議天下大亂,男兒志在四方,吾輩當闖蕩江湖,立不朽之宏業。王綱沒吱聲,好酒好菜招待了他,然后把他送下山。王綱表示名利于我如浮云,希冀老死山林,品嘗“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的精神食糧,日后兄弟飛黃騰達了,千萬別回來找我。

劉伯溫以為他說的是客套話,并未在意。沒想到多年之后,劉伯溫果然發達,成了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席智囊。劉伯溫想起當年算卦的王綱,于是向朱元璋舉薦。此時,王綱已年逾古稀。朱元璋見到王綱時大為驚詫,七十多歲的人,駐顏有術,給人一種仙風道骨的感覺。遂讓王綱擔任大明帝國兵部郎中,官階正五品,相當于國防部司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管王綱愿意不愿意,生拉硬拽到朝廷當官,老死山林的夙愿被劉伯溫那個嘴欠的給打破了。

王綱“晚節不保”,霉運自從他被強行拉到朝廷當官便如影隨形。時逢廣東民變,王綱負責平叛部隊的后勤補給。王綱與兒子王彥達一同上了前線,在運糧的路上王綱被叛軍強盜殺害。強盜還威脅王彥達,要求他入伙。王彥達正氣凜然,哭了一通,請求速死。叛軍首領被王彥達這種精神所感動,把他放了回去。

王彥達用羊皮裹著父親的尸體回到了京城,朝廷見此大為贊嘆,正好可以樹立典型,以振軍心。王彥達拒絕了,他心里不是滋味。強盜尚且被他的精神感動,朝廷竟然無動于衷,簡直比強盜還強盜。他們本在余姚老家過著平靜的生活,朝廷一紙任命書,改變了王氏家族的命運。王彥達對皇權極度痛恨,反正死的不是他們的老子,沒人能體會他凄惶的心情。王彥達自此默然一生,心灰意冷,臨死前對兒子王與準說了三個字:“勿做官!”哀莫大于心死,這三個字包含了他對朝廷對政治對仕途的各種鄙視與反感。

此時,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王與準一方面秉承父命,一方面避亂政治,隱居在老家余姚,不復出焉。王與準不是吸風飲露的神仙,他還得吃飯,于是重操爺爺卜卦相面舊業,混口飯吃。

王與準天性聰敏,時間一長,名氣逐漸大了,紹興府內孺婦皆知。朱棣踐祚,一手炮制方孝孺案寒了天下文士的心。為挽回這一局面,朝廷在全國范圍內搜索飽學之士,補充國家公務員隊伍。但凡會誦個“床前明月光”的主兒,只要是活的,全部挖出來做官。名震紹興府的王與準自然在名冊之內。王與準堅決不出山,地方政府二話沒說,直接抓人。去不去不是你說了算,名額有限,國家強制,即便你不能出仕,家里總要有個人去做官,比拉壯丁還邪乎。抓人去做官,好神奇的世道。

王與準不辱父命,逃跑了,在跑路過程中摔斷了腿,成了傷殘人士,朝廷因此放他一馬。王與準非常感激摔斷他腿的那塊石頭,自號遁石翁,自此隱居,一心一意地研究起學問來。王與準又一想,識時務者為俊杰,個人的力量終究弱小,不能與龐大的國家機器對抗。另外,王家祖孫三代經歷坎坷,中國命運也跟著天翻地覆,元亡了,明成立了,朱元璋恐怖統治結束了,朱棣踐祚消停了,于情于理,也到了出仕做官的年代。就這樣,王與準之子王世杰代替父親出仕做官。

王世杰就一書呆子,除了吟詩作對之外,不會干別的,在朝廷里面沒干幾年,被人踢出了群,灰溜溜地回老家種地為生。母親對這個不成器的兒子痛心疾首,臨死前對他說,你也沒個謀生手段,若是不做官,后代子孫都得活活餓死。王世杰點點頭,收拾心情重新上路。可惜,這次任命狀還沒有下來,王世杰也去世了。

現在輪到王陽明的爺爺王天敘登場,到了他那輩兒,祖上給他留下了一本傷痛故事集,還有一堆書。時逢天下承平,河清海晏,可是王天敘依舊隱居余姚,終身未仕。王天敘的生活十分愜意,讀讀書、教教學、種點竹子、編個筐什么的。隱居者未必是高人,但高人通常喜歡隱居,現在或可叫潛水。潛水時間長了容易被踢出群,隱居時間長了能夠隱成名。老王家從高祖父那時開始,漸漸地隱出了名氣,再經過竹軒翁王天敘繼續歸隱,著書立傳,名氣更大了。朝廷也有所表示,兩世贈嘉議大夫、禮部右侍郎。

王氏家族的榮耀,即將要在王華、王陽明父子這里,綻放光彩。

2010年,波斯頓咨詢公司人員表示三年之內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近年來中國富人從財富上和人數上都增加不少,但相對于西方延續百年的上流貴族制,所謂的中國上流社會也只是一種形容,還不是一種社會形態,一個階層。法國媒體評論稱:外國上流社會是看不見的階層,中國“上流社會”把地位穿在身上、頂在頭上,遠遠不具備“上流社會”的屬性。

王陽明的家族是完完全全的上流社會,縱然家族衰微,但他們身上依舊流動著貴族的血液與品格。貴族必要有錢,但有錢未必是貴族。

貴人語遲是疾病

細眉鳳目、活潑可愛的小王云給王家人帶來無限驚喜。時間一長,驚喜卻變成了驚悚。

王云到了牙牙學語的時候,還不會說話,晚產兒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新生兒通常在七個月左右學語,兩三歲完全可以說話。《論語·學而》曰:“貴人語遲,敏于行卻不訥于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竹軒翁乃飽學之士,貴人開口說話晚的道理他自然知曉,內心略有那么一點小興奮,看來“語遲”的小王云將來不一般,稍安勿躁,耐心等待吧!

一直等到王云五歲,到了打醬油的年齡,跟著一群孩子滿街瘋跑,唯獨王云不會說話。長輩看著心里不是滋味,貴人語遲漸漸地變成了王家人的心病。幾歲后才能說話的名人也有很多,譬如愛因斯坦,說話晚多為生理原因,有些人偏要說這是某種天降大任之始肇,毫無科學根據。話又說回來,諸多問題科學也解釋不清楚。

竹軒翁沒轍,正日坐愁城時,驚喜來了。某次,王云與一群孩子嬉戲,有個和尚路過,后經過證實那是一名得道高僧,機鋒不可觸。像這種高僧作息時間不固定,四處云游,通常神出鬼沒的。和尚仔細端詳王云,搖搖頭,拍拍他額頭,嘆息道:“好個孩兒,可惜道破。”說完,飄然而去,仙蹤難覓。和尚知道王云為什么不會說話,人家不能嘰里呱啦地說一堆白話文,而是一百句濃縮成一句說,那叫做玄機,得道高僧,大抵如此。一群小朋友弄不懂那位和尚大叔說的話什么意思,就把這事兒告訴了竹軒翁。

竹軒翁想了半晌,反復念著“好個孩兒,可惜道破”八個字,突然靈光一現,懂了!前有夫人“瑞云送子”之夢,小孫子遂名為云,云者,說也,道破了天機,還怎么說話?甭管是真是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竹軒翁立馬給孫子改名為“守仁”,于是見證奇跡的時刻出現了——王陽明說話了。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后世尊稱王陽明。“守仁”一名,語出《論語·衛靈公三十三》:“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大概意思是說:利用聰明才智得到你想要的東西,譬如權力、金錢、美女,倘若不想方設法去維護鞏固既得之物,即便得到,早晚也會失去,這與治理百姓的道理大致相同。對于圣人之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竊以為這是一種態度:伏案筆耕的工作態度、茶余飯后的生活態度和智仁莊禮的人生態度。

為你推薦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弦 29.5萬讀過
麻衣神算子
會員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騎馬釣魚 738萬讀過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會員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度翩翩優質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質大叔誰能拒絕?

籽月 11萬讀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观塘区| 临湘市| 武穴市| 东乌| 江孜县| 满城县| 铜山县| 合川市| 湟源县| 桂林市| 太康县| 公主岭市| 库尔勒市| 灵璧县| 民勤县| 白城市| 桐城市| 宜兴市| 水富县| 宜川县| 南江县| 磴口县| 万载县| 新泰市| 安陆市| 宿州市| 张北县| 望城县| 福安市| 上虞市| 衡阳市| 湖北省| 阿巴嘎旗| 沁源县| 舒兰市| 陇川县| 斗六市| 张家界市| 科技| 水城县| 庆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