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鰲少保斷案
- 明末:從茅麓山入了大清的關!
- 烽火連城k
- 2014字
- 2024-08-30 22:23:16
“瑪勒個皮的!”
“張長庚、董學禮這幫人是怎么打的仗!”
“怎么在短短的半個月間損失了我大清的大半湖廣綠營!”
“更是令闖賊沖出大山,殺到了江漢之地上!”
“湖廣文武這幫豬!”
“老夫就算是讓劉良佐上也絕對比他們打得好!”
一等超武侯府上。
輔政大臣鰲拜吹胡子瞪眼。
看著眼前的一大堆戰報暴躁如雷道。
上個月從湖廣傳來的消息。
我大清還是連連大勝,形勢一片大好。
清軍都已經攻占香溪口將戰線推進到興山境內。
距離賊首李來亨的老巢都很近了。
可是從這個月開始。
先是湖廣總督張長庚報告董學禮輕敵冒進。
致使清軍大敗于南陽鎮和香溪口。
湖廣綠營主力不存。
緊接著又是張長庚報告闖賊已經包圍彝陵。
他已經率兵馳援。
再之后便是湖廣巡撫劉兆麟報告張長庚戰敗身死。
闖軍已經殺到了荊州城下。
而到了現在。
鄖陽巡撫王來任更是報告闖賊已經殺到鄖陽和襄陽境內。
他手中只有兩千營兵根本無力阻攔。
在短短的時間內。
闖賊從興山到彝陵到荊州到鄖陽。
告急的戰報如雪片一般飛往北京。
鰲拜看著這些戰報又豈能不如怒啊!
按照闖軍這種推進速度。
李來亨一個月速通江漢。
那他下個月豈不是要橫掃河南。
下下月就會打到北京城來了?
湖廣的督撫提鎮們如此表現。
這真的是令鰲拜痛心疾首啊!
“少保,勿慮。”
親信班布爾善勸慰道:“湖廣的文武們雖然無能,但至少高守貴和劉兆麟二人還能堪用的。”
“高守貴帶領一幫殘兵敗將至今仍在彝陵堅守。”
“甚至還主動出城襲營,繳獲了大批闖賊的輜重。”
“而劉兆麟在張長庚兵敗之后也能臨危不亂。”
“鎮定自若地組織丁壯堅守荊州。”
“保住了江漢之地的核心。”
“避免闖賊在江漢站穩腳跟。”
“其余的湖廣官員們,在闖軍肆虐之時也大多堅守城池,阻敵成功。”
“只有監利、孝感等少數城池為賊所陷。”
“這說明什么?這說明湖廣的局勢還是可控的!”
“闖賊只是在荊襄各地到處劫掠而已,根本沒有能力拿下整個荊襄以為賊巢!”
此言一出,鰲拜也是稍緩了一口氣。
如今湖廣局勢雖然崩壞。
可從一眾戰報上來看湖廣文武中也有人是可圈可點的。
比如高守貴便派人冒死上報。
說他趁著闖賊主力攻打張長庚之際率眾夜襲。
繳獲了大批糧草、旗幟、衣甲。
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捷。
鰲拜雖然不全信。
可是高守貴至今仍時有消息傳來。
這說明什么?這說明彝陵重鎮還在我大清的手中啊!
戰報可以造假,可是戰線卻是造不了假的!
無論怎么講,高守貴都守住了彝陵!
所以鰲拜此時也是對高守貴高看了一眼。
這位總兵能夠糾集一批敗兵守住彝陵。
卡在闖賊和夔東老巢的要害之處。
令李來亨‘如鯁在喉,輾轉反側’。
對比冒進身死的董學禮明顯好得多!
而劉兆麟這位湖廣巡撫在張長庚兵敗身死后能夠組織荊州軍民守住城池。
讓李來亨無法攻占荊州,在江漢之地站穩腳跟。
劉兆麟的表現明顯也是合格了的。
至于湖廣的其他官員。
此時此刻雖然闖賊在江漢肆虐。
可是我大清的絕大多數城池卻并沒有失守。
這說明湖廣地區中我大清還是有忠臣、良臣、賢臣的。
若非如此,闖賊又豈能被這些官員據城打退。
所以鰲拜冷靜下來后也是點了點頭。
肯定了劉兆麟、高守貴這些人的功勞。
“派人去宮中,讓皇上下旨嘉獎湖廣的這些文武。”
“并告訴劉兆麟、高守貴等人,只要他們能繼續守住城池。”
“確保江漢富庶之地不至于落入闖賊之手。”
“待賊寇剿滅后,老夫保他們總督、提督之位!”
鰲拜鄭重地開口,言語間肅然無比道。
“少保英名啊!”班布爾善等人點頭道。
鰲拜聞言也是嘆了一口氣。
劉兆麟和高守貴他們現在雖然報了捷也的確守住了城池。
避免闖賊掌控江漢。
可是仗打成這個樣子。
鰲拜的心中也是憋著一股火啊。
“老夫一向賞罰分明,劉兆麟和高守貴等人有功。”
“老夫自然會請皇上下旨獎賞。”
“但張長庚和董學禮等人喪師,老夫卻是不得不罰!”
“將張長庚和董學禮二人的爵位一律革去。”
“他們在朝廷中任職的親眷也一律免職。”
“至于監利、孝感等地的官員。”
“也按照我大清喪師失地的國法法辦。”
“要是是他們已經死了,老夫也要追究他們失地的責任!”
“將他們的親眷發往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
鰲拜氣鼓鼓地開口,宣布自己的第二項決定。
董學禮和張長庚二人自不用多說。
身為湖廣的總督和提督。
仗打成這個樣子,革他們的爵位都算輕的。
要不是他們已經死了我大清也一向以死者為大。
鰲拜早就下旨將這二人處死了。
喪師的董學禮和張長庚是如此。
在江漢失地的滿清的官員們鰲拜也沒打算放過。
張長庚和董學禮貴為大員。
鰲拜顧及影響自然不會大動干戈以免寒了漢人們的心。
可是監利等地的縣令卻不是張長庚這樣的大員。
這些人在湖廣局勢可控的情況下竟然丟失了城池。
就鰲拜的暴脾氣又豈能忍?
所以即便是這些人死了鰲拜也決定將他們的家人發配寧古塔。
可是此言一出班布爾善卻是連忙道:“少保,人死為大。”
“這些官員雖然丟掉了城池,可闖賊勢大他們也沒辦法啊?”
“哼!為什么其他官員守住了城池,而他們卻守不住?”
鰲拜不置可否道:“無能就是無能!身為一地主官,卻在流賊面前丟失城池。”
“就算這些人忠于我大清,可也有素位尸餐之罪。”
“老夫將他們的親眷發往寧古塔上應國法,下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