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闖軍休整,滿清備戰!
- 明末:從茅麓山入了大清的關!
- 烽火連城k
- 2040字
- 2024-08-30 21:28:20
荊州水門處。
一船船的物資運出。
劉兆麟、金冠三等荊州文武官員最終被張長庚的使者說動。
將城中的物資、賬冊悉數交出。
其實這種決定并不意外。
因為滿清的國法在此,劉兆麟等人根本不敢丟掉荊州。
既然他們守不住又不能丟。
那么自然得通闖保平安了。
于是乎,剛剛從湖廣各地運到荊州的十幾萬石糧草以及其他物資落入了闖軍之手。
而大批賬冊也交到了張長庚的手中。
令他這位湖廣總督得以對癥下藥。
當看到劉兆麟等人屈服后張長庚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闖王,江漢各地的府縣中都沒有什么營兵。”
“而清廷國法森嚴,督撫道府但凡失地都會被重責。”
“所以即便是為了保住自己的項上人頭。”
“整個江漢之地的數十座城池也會乖乖地為闖王擺布。”
“仍由我軍獲取物資!”
張長庚胸有成竹,侃侃而談道。
此言一出,李來亨也是笑了。
滿清森嚴的國法固然能激勵大小官員的守土之心。
如李國英就在保寧拼死擋住了劉文秀確保清廷在四川的前進基地不失。
可一旦局勢惡化滿清的國法反而會相助闖軍。
就比如說在現在。
劉兆麟等人手中只有區區一千兵馬。
在這么點兵馬明顯守不住荊州的情況下。
他們如果不想丟地又能怎么辦?
只能屈服于闖軍的兵鋒之下了。
“有勞張總督了。”
“來人啊,去告訴劉兆麟。”
“他將荊州城物資交給本王之事本王自會替他保密。”
“但煩勞他以湖廣巡撫的名義上奏清廷。”
“言明張總督死戰不降,已經為國盡忠之事!”
洪亮的聲音響起,李來亨緩緩開口道。
此言一出張長庚頓時雙眼一亮。
現在他已經投降了李來亨。
此時如果想要隱瞞單靠李來亨一人還是不保險的。
可要是劉兆麟等人能為他上書。
那么得到滿清官方的認可后。
張長庚就是沒有為國盡忠那也是為國盡忠了!
“闖王大恩,下官萬死難報啊!”張長庚連忙道。
“張總督,只要你能為我好好辦事。”
“本王自然是不會虧待你的。”李來亨笑道。
“請闖王放心,下官定然竭盡所能相助闖王!”張長庚鄭重道。
接下來的幾天。
闖軍開始席卷整個江漢平原。
由于整個湖廣現在都已經沒什么兵馬了。
所以各大城池的清軍官員在闖軍的兵鋒皆是不能自保。
于是乎,在使者的勸說下。
遠安、荊門、當陽、潛江、南漳、宜城、承天等地皆屈服在闖軍的兵威下。
這些當地的清軍官員為了不丟失城池被滿清法辦。
都在半推半就之下從了闖軍的要求。
無數糧草和馬騾被各地的府縣送出。
闖軍先是盡收各地府庫中的物資。
若是不足則由當地的士紳出資填補。
在東至武昌北至襄陽的千里江漢平原上。
無數錢糧馬騾在張長庚的主持迅速從各地征集。
當然江漢的大部分滿清官員為了腦袋和官位選擇了和闖軍合作。
但是也有極個別的人冥頑不靈堅決抗拒闖軍。
比如監例縣令便組織士紳和百姓加強城防。
又將闖軍的使者處斬表達了自己忠于大清之心。
然而僅僅過了一天。
三千名闖軍便抵達監利城下。
還沒等闖軍動手攻城城中的士紳便主動將縣令綁縛出城。
原因無他,監利城中根本沒有兵馬。
只有衙役和青壯在城中。
在這種注定守不住城池的情況下。
監利士紳為了防止闖軍破城后的拷掠。
也只能犧牲縣令并交足錢糧和物資打發走這群瘟神了。
僅僅不到半個月的時間。
憑借著兵威,在張長庚的輔佐下。
李來亨利用各地官員和士紳的小心思。
在江漢平原如魚得水。
一番操作下來。
闖軍得了錢糧和物資。
官員守住了城池。
士紳們也花錢買了個平安。
闖、官、紳三方都比較滿意。
而對于老百姓闖王李來亨也沒有忘記。
他原本計劃中的一百五十萬石糧草。
最終從江漢各地征集上來了二百多萬石。
這些多余的糧食闖軍既然吃不完也運不掉。
李來亨索性就大手一揮組織闖軍在各地發糧。
一時間,整個千里江漢的百姓們群起激昂,一個個直呼闖王仁義。
等到闖軍的征集工作完畢后。
闖軍、官員、士紳、百姓皆大歡喜。
只是苦了少數忠于我大清的忠臣。
“闖王,江漢各地有耕地一千五百萬畝。”
“按照畝產一石五斗來算,今年的秋收整個江漢將有超過兩千萬石的糧食產出。”
“我軍只征集了二百多萬石,對民間損害不大。”
“官員和士紳們也能夠接受。”
“除此之外,下官又搜集了黃金五萬兩,白銀八十萬兩充作軍資。”
“并按照約定,從各地收上來戰馬一千五百匹,挽馬兩千六百匹,騾子五千二百匹,毛驢一萬一千匹。”
“有了這么多錢糧和馬騾。”
“闖王就有了大展宏圖的資本了。”
設置荊州城外的闖軍大營中。
張長庚拿著賬本仔細開口道。
江漢平原是湖廣的核心地區。
這里僅僅是耕地便有一千五百萬畝。
現在又是秋收的時候。
以這里水田畝產一石五斗來計算。
整個江漢地區能夠產出兩千多萬石的糧食。
闖軍以此為基礎進行征糧征餉。
敲出二百多石糧食和一百多萬的金銀是再簡單不過了。
畢竟鄭成功當年借著和清廷議和的機會。
以大縣十萬,小縣五萬的標準。
都能從在漳泉四府征集了四百多萬糧餉充作軍資。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遠不如湖廣。
所以在經濟基礎遠強于閩南的江漢。
闖軍的征糧征餉工作也是進行的異常順利。
只是征上來的金銀好運輸。
收上來的糧食卻需要時間的處理。
于是在征糧征餉完畢后。
李來亨便率闖軍繼續停留在江漢一帶。
一面招攬義士,擴充實力。
一面運輸糧草,接濟夔東。
整個江漢地區遂陷入平靜。
然而就在闖軍在江漢進行休整之時。
北京城中的滿清朝廷卻是開始緊鑼密鼓的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