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中的孩童與周湘湘一起長大,他在等待周湘湘走出自家的宅院。
屋內的婦人不喜歡門外的窮小子,便對自家快要出落有成的閨女說道:“你也長大了,不能再像一個假小子一樣,成天在外瘋跑。”
周湘湘換好了衣衫,假裝沒有聽到自己母親的話語。
卻是剛剛想要走出屋門,就被婦人抬手給攔下。
婦人擋在了周湘湘的身前,對著周湘湘詢問道:“阿湘啊,聽娘的話,往后就不要出去了。”
周湘湘搖了搖頭,可微微抬頭之后,看清楚自己母親的臉色,哪里還敢去違抗啊?
不過今日那小男童都等在了屋門之外,要是再不出去,那小子等急了,往后就再也不跟自己一起玩耍可如何是好?
周湘湘只能搪塞道:“知道了,娘,今天就最后一次,最后一次嘛。”
婦人皺著眉頭,也不好大聲訓斥什么,都是左鄰右舍,聲音太大了,讓那姓李的一家找上門來,那家的女人可不是什么好招惹的主。
婦人讓開了身子,周湘湘得以出現在了院落之中。
守在了院落之中,背著一柄木劍的李十二,見到周湘湘的瞬間,就趕緊湊上了前去,小聲詢問道:“是不是你娘親又攔著你了?”
周湘湘點點頭,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結伴走出了院落之外。
傍晚時分,就將離別之后,李十二抬手抓住了周湘湘的衣角。
他咿呀了半天,才說道:“我跟我爹說好了,明日要出門學劍去了,阿湘,你會等我回來嗎?”
周湘湘趕緊抬手,對著對面的男童點了點,回應道:“你得快一些回來,我害怕你回來晚了,我娘就要把我嫁給別人了。”
“要是嫁給了別人,以后就再也不能跟小二一起玩了。”
第二日,一匹馬走出了小鎮,馬背上是一個背著木劍的孩童,馬匹的身前,牽馬的是一個健碩的中年男人。
他們不等日出,就離開了小鎮,向著小鎮之外的夜色之中走去。
那一日之后,她等了足足三年,三年之后的她,被自家娘親托關系送入到了帝都長安城內。
多年之后,一匹烈馬回到了小鎮上,那時候背著木劍離去的孩童已經長大成為了少年。
少年背負一柄長劍,他學劍四載,歸來只為去看看她。
可他立在那熟悉的院落當中,沒有再能見到那個女童,那個熟悉的小丫頭,他如今已經不在小鎮上了。
李十二經過了一番打探,才從那些人的口中得知,原來周湘湘是被自己的娘親,送到宮里去了。
李十二沒有在小鎮上等待多久,他就向著帝都長安城內行去。
可惜路途遙遠,李十二也是第一次北上帝都長安城。
好在李十二為人豁達,一路之上雖是多有艱險,但好在遇到了幾個不錯的朋友,也解決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大唐人好客,尤其是那個時候的大唐人。
當李十二經過了千難萬阻,真站在了帝都長安城內,已經是兩年之后的事情了。
與周湘湘闊別多年之后,李十二原本以為可以見到曾經那個能讓他百般歡喜的小女子,卻沒有想到他立在了皇城之外,聽到了那個消息。
一個名叫“武媚”的才人,被天子陛下看中,封為了昭儀。
雖然李十二沒有親眼見到她,但是他知道,這個叫做武媚的才人,一定就是她。
在帝都長安城內守了三年之后,李十二再次聽到了關于她的消息,也是多年的分別之后,他們第一次重逢在了帝都長安城內的朱雀大街之上。
但當時的他們,只是匆匆對望一眼,她就轉頭,跟隨那位立在了大唐最高處的天子陛下一同離去。
那個時候的他,望著曾經那個叫做周湘湘的女子遠去,期待她還能回頭再看一眼。
又在幾日之后,李十二聽聞了她要被封為宸妃的消息。
他以為她一定會很幸福,所以,他在消息傳遍帝都長安城的那一日,又背起了自己的劍,離開了帝都長安城。
一別又是多年,……
他獨自一人,行走大唐的大江大河,行走在世間,逐漸闖出來了一些名頭。
他以為自己可能忘記了那個女人,但他心中卻總是又會想起。
一壺酒,一匹馬,一柄劍,成為了他多年唯一的陪伴。
他記起了年幼一些的時候,他跟那個小女童說:“阿湘,我將來要去闖蕩江湖,要醉酒飲馬,要救濟天下。”
那個懵懂的小女童點點頭,對他說:“小二要去做什么,阿湘就跟著你去做什么。”
又長大了一點點,她能懂了一些事,他再次提及這些事情的時候,那個叫做周湘湘的女孩子,卻開始問他:“小二,你說這天底下真的有那么多的苦難嗎?”
李十二從何處去知曉?
但他堅信不管有沒有,又有多少,只要是他李十二真的走進了江湖,那些苦難都會隨之消散。
如今吶,都過了十數年了,他有酒有馬,也有了劍。
可這天底下的苦難,卻永遠都沒有一個結束。
或許是因為,他的身邊沒有了那個女人。
有一日,李十二來到了大河之畔,他望著滾滾大河,不愿意再往南去了,再往南,他會到了京兆府,說不定又會想起她。
李十二就在大河之畔,等了七八載的歲月。
那一日,傳來了她登上了世間最高處的那個消息。
她如愿以償,卻還是多年以前,逼著李十二走出帝都長安城的那個愿望。
不再叫做周湘湘的那個宸妃,成為了這大唐的主人,她將這天下變成了一個叫做武周的王朝。
她的男人死了,她的兒子被她親手殺了。她成為了天下人心中的武皇陛下,成為了一個所有人都只能仰望的女人。
但李十二就在那一日,知道了原來她一直都在等著他吶。
因為他們說過,那是不知道多少年多少年以前。
那個時候還叫做周湘湘的武皇陛下說:“如果有一日,你不能回來娶我,那我就要向你證明,你不娶我是要很后悔的一件事情。”
李十二問她:“那你會如何跟我證明?”
她思考了許久才說:“那我就站在這世間最高處的地方,讓你永遠都能看著我。”
李十二想起了很久以前的那個約定,所以他決定南下了。
南下的前一日,李十二坐江悟劍,劍道大成,引來天地異象。
這消息在不久之后傳入到了神都洛陽城內,坐在高位上的武皇陛下只是笑笑說:“原來他還記得,那么他應當快要來了。”
“哼,跑了這么多年,來了又能做什么,以為朕就會見他?”
那一日的少年,變成了中年。
中年的李十二,還是背著劍,牽著馬,他醉酒南下。
當站在了神都洛陽城之外,李十二掐指算算,原來距離他們上次的匆匆一瞥,又是二十年過去了。
李十二站在了洛陽城外,他沒有入城,好似害怕見到了她之后,不知曉該如何跟她開口。
他就在神都洛陽城之外,徘徊了整整十日。
那位武皇陛下,也就在皇城之中,等了他十日。
十日之后,李十二牽馬入城。
當他進入到了洛陽城內,那位武皇陛下就已經立在了皇城之上,望著他行來的方向。
這一日的夜幕降臨之時,他們再次相見。
李十二對著他笑笑,好似在稱贊她的美,這么多年過去了,她原來還是曾經的模樣。
武皇陛下也笑笑,是在說他怎么還沒有忘記那個時候的胡話?多少年了?好多年了吧!武皇陛下就這么與一個尋常的江湖劍客對望,武皇陛下笑了。
這么多年以來,那位始終坐在了高處的武皇陛下,第一次笑得如此開心。
也就在她的笑容之下,那位江湖劍客取下了身后的劍。
他的劍鋒在皇城之上飛舞,落下了那世人口中傳唱的一句,那一句道:“三年兩載,梨花不染春雨。快哉江湖,桃花不忘春風。”
他收了劍,帶著這狗屁不通的一句,躍上了馬背對著她說:“等我混出個人樣,再來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