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故人
- 刺殺宰相失敗后
- 卷號
- 2054字
- 2024-08-06 16:47:27
“我可以打你嗎?”我心里怒火嘶嘶,咬著牙問。
方言嘿嘿一笑:“開個玩笑嘛。”
我轉身就要走,方言突然竄到面前,攔住我的去路,他一臉認真地看著我說:“慕清,其實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沒有告訴你。”
我冷笑一聲,雙手抱胸,斜睨著他,嘲諷地說:“哦?是嗎?我倒是很期待你能說出什么讓我感興趣的話來呢!”
方言深吸一口氣,鄭重其事地對我說:“其實之前我說要娶你是真心的,不過你沒答應……”
“哦,真是榮幸之至。”我嘴上冷冷道,心里卻不知道為何居然有些喜悅,或許是因為我慶幸自己當時足夠理智和聰明,一眼就看出了這家伙不靠譜。
否則,如果糊里糊涂地真嫁給了這個人,恐怕日后也不會有什么好結果。
方言繼續說道:“唉,那時候年少輕狂,我對你還真有點意思,不過現在長大了,經歷的事情多了,也就把一些事情看明白了。比如,婉婉比你更體貼、更溫柔,她才是真正適合娶回家做夫人的人。”
我心中的喜悅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憤怒和屈辱。我瞪大眼睛,咬牙切齒地說:“你以為你是誰呀?”
說完,我用力推開方言,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慕清,你別生氣,我只是實話實說而已。”方言在我身后喊道,但我已經不想再理他了。
“哦,那祝愿你們百年好合。方公子我們從此山高路遠,再也不見。”說完決然轉頭
“哎,別生氣啊,到時候給你喜帖呀。
我徑直離去,就當沒聽見。
說起來這方言多日不見,說話倒是利索不少,口才有很大的進步,臉皮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想當初這人喜怒不形于色,想要猜透他到底想表達些什么也是一樁苦功。
本來以為我和方言算不上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至少也是一起長大的,小時候我居然還暗戀這家伙。
現在看來不是當時瞎了眼,就是歲月不饒人,把好好一個正氣小男子漢磨礪成一個破案愛好者加話癆,還是特別欠揍的那種!
我嘆了口氣,就當是青春喂狗了。
回到風音閣門口,那奪目的馬車還停在一邊。
我斟酌了一下,決定還是去后廚里面蹭一碗茶消消食,再出來兜兜逛逛,想必到了晚上杜青也該走了。
路過門口時,一陣婉轉的歌聲傳來,仔細一聽,竟然是芳蓮的聲音。作為一名名妓,她的嗓音自然是紅杠的,迷人的歌喉讓所有人為之傾倒。
此時,她正在唱一首名為《云間月》的歌,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首歌的曲調更加纏綿悱惻、宛轉悠揚,令人陶醉其中。
我不禁被歌聲吸引,停下腳步靜靜聆聽。然而,芳蓮很快便察覺到我的存在,向我招手示意道:“阿清你回來了啊,快來聽聽這首新編的曲子。”
無奈之下,我只能慢吞吞地走進房間。只見杜青正低頭坐在一旁,手中拿著筆在樂譜上涂涂畫畫,神情專注。
他似乎對自己的作品十分滿意,好不容易收筆后,將樂譜拿遠一些自顧自地欣賞起來。過了一會兒,他終于抬起頭來。
我慢慢轉過身去,假裝自己正在欣賞墻壁上的壁畫。然而,芳蓮并不理解我的行為,她用力拉扯著我,將我重新轉過來,并說道:“阿清,我在跟你說話呢!”接著,自然而然地看到了杜青微微驚訝地挑起了眉毛。
她繼續說道:“這首曲子的樂譜是由杜公子修改的,真是太有才華了!是不是比原來更好聽呀?”
“嗯,確實很好聽,很厲害。”我敷衍地回答道,而芳蓮則一臉疑惑地看著我。
杜青適時地打破了尷尬的氛圍,微笑著說:“慕姑娘,我早已經從阿蓮那里聽到過很多關于您的事情了,今天能見到您,真是榮幸之至。”他的這番話顯得非常自然,沒有一絲破綻,讓人無法挑剔,同時也難以察覺到其中的虛偽成分。
“哈哈,久仰大名啊,今日得以一見,也是我的榮幸。”我也附和著說道,心中暗自慶幸此刻的氣氛還算融洽,一切都還不錯。
芳蓮望著我們的眼神充滿了奇異的色彩,或許是因為她一直以來都真誠待人,未曾察覺這個世界實際上是如此的虛偽。
又寒暄幾句,互相奉承幾句,杜青就說還有事,先走了。他剛離開,芳蓮就湊上來問:
“阿清,你是不是見過他?我覺得你們兩之間的氣氛好奇怪。”
我咳嗽一聲,故作深沉地說:“其實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常態,你再長大些就明白了。”
芳蓮翻了個白眼,一臉鄙夷地說:“阿清,其實我比你大,你這么說話和我長輩似的。”
我嘿嘿一笑,故意逗她:“怎么可能呢,老朽今年已經七十八歲高齡了,小姑娘眼神不太好啊。”
芳蓮一聽,立刻起身作勢要打我,我見狀趕緊跳起來跑開。
“來呀來呀,你來追我呀!”我一邊跑著,一邊回頭挑釁道。
芳蓮氣得直跺腳,大聲喊道:“你這個七十八歲的老骨頭居然還跑得這么快,要不要臉!”
我邊跑邊笑,很快便一溜煙消失在了后廚門口。
“不要了不要了,如果你嫌自己臉皮薄就送給你了,墊厚點好生存,畢竟世界還是很蒼茫的,是充滿打擊的。”我留下這句話后,頭也不回地跑掉了。
好像聽見她跺腳的聲音,心中愉悅極了。
最近洛陽城里有點熱鬧,而且我覺得長安要更加熱鬧,好像是某未婚大官終于要娶老婆了,全國上下的百姓們都無比祝福這家伙趁早脫單,可見百姓們實在是善良。
那大官是長安的,這消息選洛陽城都傳遍了,想必長安的形式大抵是要爆炸了。
我已經可以想象到群眾們街頭巷尾茶余飯后無時無刻不在議論,此時位大官無論何時何地都被人群族擁的悲慘場面。
芳蓮飯后和我日常叨嗑,正談論到這則小道消息。
“鬧得這么兇,想必一定是個青年才俊,又有不少姑娘要心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