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布達拉園

  • 唐武紀
  • 柯月劍
  • 4025字
  • 2024-07-30 23:12:03

玄奘與道長再見到綠袍少年時,他已經在一張紫檀木的匡床上坐起來,恢復了生氣。

原來綠袍少年是位偷跑出來的公子,幾個仆從將他抬回自家府上,眾人因擔心他的傷勢也隨著一同前來。

那大漢收到消息,也來探望少年,但見到玄奘又作勢要提刀。正在此時,那位粉玉般的小公子急急跑來:“賣藥大叔他們走了。”

“丹炯,快派人把他們找回來。”綠袍少年約莫以為是混和尚把人擄走。

“門房說,賣藥大叔他們是自己逃走的,說再不走就要大禍臨頭。”粉玉小公子泄氣地說。

綠袍少年不解。

玄奘已猜到賣藥人的想法:“他們這樣跑江湖的,最怕得罪地頭蛇。如今這個情況,他們父子若還呆在益州,混和尚必定要再來找他們出這口氣。”

小公子證實了玄奘的猜測:“賣藥大叔說,原本那伙人只不過調戲幾句,訛點銀子,我們一鬧,卻成了大麻煩。”

綠袍少年更加不解:“那我們替他打抱不平,反倒錯了嗎?”

小公子有些激動:“行俠仗義是天底下最對的事!大叔根本不用怕,我可以讓我爹出馬,把那個惡霸關起來。”

其余人或許不知,西市的世相玄奘卻是清楚的。混和尚曾因打傷賣布的陳武,在大牢里關過兩年。

混和尚出來的第一天,陳武就收到了一份巨大的驚嚇。他早上出門,第一眼就看到自己那輛快散架的賣布車,上面的每一匹布都被淋上了鮮艷的血。

之后,混和尚每天都去西市,在陳武的攤位旁殺雞,刀光血影飛濺,嚇得整條街都無人敢走。縣尉派人來過,但混和尚并不算犯了王法,只能呵斥幾句。

陳武每天擔驚受怕,沒生意又活不下去,最后被逼得舉家逃離了成都府。混和尚自此在西市成了一號人物,變得橫行起來。

玄奘還知道更早的故事。混和尚從小無父無母,經常被一個外號叫“賽閻王”的欺負。賽閻王每次見到混和尚,都是一頓拳打腳踢。混和尚叫得越慘,他欺負得越歡。

玄奘很想知道,混和尚開始傷害陳武的那一天,有沒有想過曾經被人傷害的自己?又或者,他選擇成為霸凌者,是不是為了踩著一個更弱小的人,擺脫曾經飽受霸凌的生活?

每個可憐人心中,都有一尊佛。若有人將佛推倒,卻不知會釋放出什么魔。

西市的這些故事太過沉重,玄奘決定不告訴眾人。綠袍少年和小公子已經有些疑惑,畢竟這和他們聽過的、那些快意恩仇的英雄故事完全不一樣。

見此形狀,那大漢惱:“我早說過,天下的和尚都一樣,都是可惡之人!”

玄奘不忍過早地澆滅兩個稚嫩的火種,選擇了最純真的角度回應:“行俠仗義當然是最對的事!路有援手,百姓才會覺得這世道有希望。”

兩個小少年的眼睛,這才重新亮了起來。

但玄奘自己卻不能不在心中追問,西市的這件無奈,世上的這些苦難,更好的解法到底是什么?

管家請安上前,給綠袍少年換藥,也讓玄奘從追問中抽離了出來。

玄奘忽然想起什么,試探著問:“公子是吐蕃人嗎?”

管家聽玄奘如此提問,立刻警惕地看著他,一邊伸手要拔腰間的佩刀。

綠袍少年阻攔:“丹炯,這幾位都是救我的人,告訴他們也無妨。”

管家丹炯還想阻攔。

綠袍少年已經對眾人說:“在下真名叫赤松贊,我父王是吐蕃贊普南日倫贊。父王久聞東土的種種優(yōu)越之處,便將我秘密送來學習。吐蕃和大唐來往很少,法師是如何猜出來的呢?”

小公子搶答:“一定是因為這位管家。”

管家詫異,不知自己為何暴露了形跡。

小公子又搶著說:“管家臉上的紅暈,是吐蕃人特有的。你又叫作丹炯,也不像唐人的名字。”

小公子的推理實在可愛,聽來煞有介事,實際并無確切的關聯。

玄奘笑著解釋:“乃是因為王子所用的短刀,花紋獨特,正好是我見過的吐蕃圖樣。”

赤松贊恍然大悟:“原來如此,你們唐人真有心機。”

一旁的白發(fā)道長糾正:“王子想說的意思是,計謀決斷吧?你父王把你送來東土,可學的正在于此。”

“道長說得極是。”赤松贊頗有王者之風,不但虛心接受,還開始致謝,“還沒謝過道長和這位大俠的救命之恩。道長的藥簡直有奇效,現如今我已經好了七八分。”

白發(fā)道長笑回:“旁人夸贊,貧道還要思量一番。王子如此說,貧道卻敢放心受領。”

眾人聽出,道長在調侃赤松贊的心直口快,都笑了。

“我也試著猜猜道長的身份吧?”玄奘又說,“道長應是人稱藥王的孫思邈,孫道長。”

白發(fā)道長頷首:“藥王不敢當,在下正是孫某。”

眾人早覺道長來頭不小,不期竟是“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可以說是隋唐時期的傳奇人物,他醫(yī)術高超,尤其在用藥方面出神入化。因秉持“修仙之道在于濟世活人”,孫思邈便常年云游四方,一邊采藥,一邊救人。

“如此醫(yī)術、風骨和年紀,世間本就沒有幾人。我也是斗膽猜測,不想如此有幸。貧僧玄奘,住在成都空慧寺。”玄奘自我介紹。

眾人早聽過玄奘的盛名,也是一陣贊嘆。

小公子也加入:“我叫武元眉,我爹是利州都督武士彟。大家千萬別告訴爹爹,我和松贊哥哥一樣,也是從家里偷溜出來的。”

眾人皆被武公子的童趣逗笑,只有提刀大漢絕口不提自己的身份。

赤松贊覺察時間不早,便令丹炯管家傳膳。

幾位端菜的女侍之中,有一位墨眉杏眼,雖穿著素色粗布的衣裳,卻有掩飾不住的颯爽。

“玉梅!”提刀大漢忽然箭步上前,緊緊攬著那女子的肩:“我是伯當。”

眾人還如墜云霧,那女子好像忽然活了過來,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

大漢立即柔聲寬慰。那女子好容易止住眼淚,忙向赤松贊介紹:“我的真名其實叫東方玉梅,這位是我的夫君,當年瓦崗軍李密麾下,王伯當。”

原來,東方玉梅四處找尋王伯當來到益州,不料被仇人所傷。幸得赤松贊相救,把她收留在府中。

“拼命勇三郎王伯當?”一旁的武公子聽到這英雄名號很是開心。

白衣神箭的王伯當,是隋唐年間戰(zhàn)場上的傳奇之一。傳說他面如美玉,目似朗星,一發(fā)三箭,例無虛發(fā)。

“可我聽說,王將軍為護李密,在熊耳山被亂箭射死了?”赤松贊直言問道。

王伯當亦是神色凄然:“當日在熊耳山斷密澗,我與明公(李密)被史萬寶、盛彥師所圍。秦王(李世民)聽聞后,星夜趕來勸我歸順。秦王曉以大義,我怎能不知?但明公對我如師如父,我如何忍心負他?

“秦王見勸不動我,便用蒙汗藥將我迷暈。等我醒來,秦王留下書信,囑我留住性命與家人團聚,他另有辦法成全我的忠義。

“不久便聽說,天下人都以為我跟明公一起死于亂箭之下。其實我因放不下玉梅,一直茍活在世上。慚愧慚愧。”

武公子已經神往:“早就聽說秦王是大英雄,原來還如此惜英雄,為對手都考慮得這樣周全。”

王伯當道:“秦王俠義,是我辜負了他。”

赤松贊仍有疑惑:“但你為何使的是大刀?”

王伯當說:“一則明公死于亂箭之下,我拿起弓箭不免感傷;再來王伯當已死,白衣神箭自然也應該消失。”

赤松贊又繼續(xù)問:“那你與法師哥哥為何會結仇?”

王伯當長嘆一口氣:“罷了,在下就將其中原委告訴各位。明公原本是一代明主。他曾對我說,起義只為救民于水火。誰知后來他卻日益貪戀權勢,還殺了翟讓翟大哥。我雖一直忠心追隨,卻總想不通人的變化怎會如此無常。

“直到熊耳山被圍之時,明公大喊‘大海寺和尚騙我’,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當年,眾兄弟在大海寺伏擊了張須陀后,明公聽一僧人說,‘木子一盛,天下甘甜,將來之主,已有定數。’

“明公解出,木子合而為‘李’,甘甜是喻‘蜜(密)’,從此便自認有人主之命,起了爭霸之心,最后不得善終,都是被這惡僧所害。”

武公子聽到這里,卻說:“木子為‘李’不假,但甘甜乃是‘糖(唐)’吧?”

孫道長接道:“大海寺的那位法師,本來是想開示李密大人——李唐將興,順勢而為,是李大人強解天意,逆勢而動,辜負了法師的好心。”

王伯當豁然被點醒:“稚子都能解開的謎題,為何我卻和明公一般執(zhí)迷不悟?”

玄奘勸解:“眾生皆苦,常苦于執(zhí)著。王將軍不必苛責自己。”

眾人再見王伯當,已是在赤松贊府上的花園。

東方玉梅剃去王伯當的扎髯,將他的頭發(fā)重新束起,換回舊日里的白長袍、銀腰帶,還有腳上那雙銀靴。

眾人贊道:“好一個戰(zhàn)神歸來。”

東方玉梅自豪:“那當然,否則當日我也不會在戰(zhàn)場上對他一見傾心。”果然是巾幗英雄,毫不掩飾自己的感情。

赤松贊府上這座花園的中心,是一個鵝卵石圍成的水池。一簇簇蓮花漂在水上,花瓣潔凈透明。

水池的西邊青石疊翠,是一處工匠造就的險峻峰巒。山峰之巔,一只羊脂玉雕成的仙鶴立于其上,栩栩如生,仿佛正要飛走。仙鶴的口中,吐出一條細細的水線,宛如酒壺中倒出的瓊漿玉液。

孫道長被假山上的奇石吸引,見其紋理如絲,色澤溫潤,不禁稱贊:“好石頭。”

赤松贊介紹:“這是丹炯從江州尋回的湖口石,據說是假山石中的上上之選。”

水池的東邊有一回廊,蜿蜒旖旎。灰青的瓦當,與池中碧波相映成景。

武公子問道:“松贊哥哥,這園子是你布置的嗎?”

“大唐的許多東西都比我們吐蕃精致。我每次外出游玩,見到鐘意的景觀,就讓丹炯替我在花園里依樣造一個。”赤松贊的話語之間,流露出對大唐由衷的欣賞。

武公子又問:“那這花園叫什么名字?”

赤松贊顯然被問住:“花園還要有名字嗎?不如由你幫我想個名字吧。”

武公子望向水池的中心,是一座白玉石橋橫跨水上。橋拱與水中的倒影相連,恰好框成一輪滿月。此時陽光正從橋洞中穿過,澄黃明凈,仿若佛光照向池中的蓮花,也照進人的心里。

武公子脫口而出:“不如就叫‘布達拉園’。”

玄奘有些意外:“布達拉,觀音所居之島。武公子小小年紀,竟有如此佛學造詣。”

武公子謙虛:“我娘是禮佛之人,恰好給我講過這些典故。”

南無觀世音菩薩,救眾生的菩薩。玄奘被這位菩薩重新勾起心事,不禁嘆氣。

孫道長發(fā)現了玄奘的異常:“玄奘法師,似有憂慮?”

玄奘告訴眾人:“貧僧在找一部叫做‘瑜伽師地論’的經書,眼下毫無頭緒,故有些煩惱。”

自從在恩師慧景法師處得知,解救眾生的大乘佛法精要都記載在‘瑜伽師地論’中,玄奘一直在尋找這部經書。

“相傳彌勒佛有五部經書傳于后世,乃是‘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頌’、‘辯中邊論頌’、‘分別瑜伽論’及‘金剛般若論’,其中尤以這部‘瑜伽師地論’最為經典。玄奘法師所指的是這本書嗎?”孫思邈問道。

玄奘早聽說孫思邈雖為道教中人,對佛法也多有研究,謙恭地說:“正是。孫道長可曾讀過這部經書?”

孫思邈搖了搖頭:“貧道雖有耳聞,卻無緣讀過。我先前在長安,素知弘福寺以‘館藏天下經書’為愿,法師或許可去問問。”

“我要去長安。”玄奘在心中做了決定。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义县| 连平县| 彩票| 拜泉县| 毕节市| 海伦市| 温泉县| 始兴县| 土默特右旗| 宁蒗| 岳阳市| 沭阳县| 唐海县| 山东省| 洛川县| 吉安县| 怀宁县| 建始县| 淮南市| 大荔县| 竹北市| 六枝特区| 安庆市| 舞钢市| 江油市| 丹寨县| 佛教| 黎城县| 徐汇区| 比如县| 克拉玛依市| 奈曼旗| 枝江市| 丰县| 屏东县| 大方县| 明溪县| 四子王旗| 大丰市| 应用必备| 皋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