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僭越龍鳳
- 大明:你說我能走到對岸嗎
- 大酸狗
- 2037字
- 2024-08-03 13:17:30
回到飯桌,下人便是換了一桌新菜,像郭家這般家底,做菜都是雙份,以防客人不夠吃。
關心妍和于氏還在后院,桌前也只剩郭翀,老朱和老馬。
等三人落座,言樹遞給老郭一個眼神。
‘怎么樣。’
郭翀眨了下眼,‘出什么事了嗎?皇上來為啥來了。’
這拖家帶口,也不像是興師問罪,總不至于來蹭飯吧。
等所有人落座,老朱也不見得說話,還是老馬先開口,讓大家吃,不用拘束。
偌大的房間,除卻碗筷聲,便再沒了其他聲響。
言樹心中疑惑,什么時候惹到老朱了?
怎么看老朱對自己怨氣那么大,頂兩句嘴能記半年。
‘小心眼。’
索性不想那么多,言樹和郭翀開始眼神交流,老朱不說話,他倆也不敢太放肆。
不時,朱標加入了擠眉弄眼的行列,老郭倒是十分驚奇,沒成想,太子殿下也是同道中人。
朱棣筷子不停地敲著碗,他只覺得沒意思,沒人說話,自己大哥和那倆小子擠眉弄眼,也不帶自己玩頓時不樂意了。
“父皇,兒臣吃好了。”
“吃好了,咱走。”
老朱也是沒個臺階,要不早撂筷了,他怕自己忍不住當場劈死那倆王八羔子。
老馬只是覺得這樣也挺好,少年老成固然很好,可是畢竟是自己兒子,自己再了解不過了,舊居深宮的這一份友情,是用什么都換不來的。
進了宮是君臣,出了宮那便是友情,他重八不也是見到徐達就喜笑顏開嘛。
“標兒,你先留下,敘敘舊,我和你父皇先去徐府了。”老馬拽住還想說兩句的老朱,往門外走去。
“臣恭送皇上,皇后。”言郭兩人同聲說道。
“舒直,父皇已經走了,抬頭吧。“朱標笑道。
“是太子殿下。”言樹這才坐回椅子上。
說不怕是假的,那老朱的眼神,恨不得吃了他,大過年的還出來嚇唬人,真晦氣!
“舒直,和我客氣什么。”朱標拉過椅子,往言郭二人邊上湊了湊,“剛才你們說的是誰了。”
“說到老韓頭呢,要說這老韓頭可真不是個玩意...”
...
被自己媳婦拉住的老朱,心中不悅,小聲對后面的毛驤說了兩句。
“你看你,標兒多長時間沒這么笑過了,還板著個臉。”老馬埋怨道。
說起這個老朱就來氣,“他是太子,是儲君,君臣有別!”
“妹子,咱可跟你說,這言小子和劉伯溫就是一丘之貉。”
老馬不樂意了,“標兒和誰關系好,跟人伯溫有啥關系。”
“這言小子恃才傲物,你看看剛才,他哪用正眼看過咱。”老朱忿道:“他和劉伯溫,兩個人是打心眼里瞧不上咱,也不想給咱干活,就說這言小子,上的奏折不是誰逛窯子就是誰品行不端,他哪有一點名臣風范。”
“這話我就不樂意聽了,想當初打天下時,你沒少讓人劉伯溫出主意吧,還有這小樹,沒有人家的魚鱗冊,國庫能平白多出兩百萬兩白銀?”
老馬隨即道補充一句,“標兒只不過和小樹交情好了些,年輕人嘛,總要有有個知心好友,正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君臣之間更是如此。”
老朱表情陰晴不定,招呼過來朱棣,囑咐道:“老四,咱問你,你大哥對你咋樣。”
朱棣拍著胸脯,“那沒的說啊!”
“好!”老朱滿意得道:“那咱命你,以后你大哥當了皇帝,若是朝堂上有奸臣作亂,你替咱宰了他。”
朱棣保證道:“兒臣遵命!”
他心道,大哥真慘,當皇帝連個朋友都不能有。
若是自己到時候真砍了言樹,大哥該怎么辦,他可是知道的朋友有多么重要,若是常茂出現什么意外,自己肯定會很傷心的。
必須把他培養成一個忠臣,賢臣,回去問問宋學士,如何培養賢臣。
朱棣心中下了決定,‘放心吧大哥,我會幫你看好言樹的!’
...
本以為此事,過去已有個十幾天,自己又能回到去年后半年過的那種日子,可惜天不遂人愿。
“臣要參,慶德侯廖永忠家中私藏龍鳳之物!”
開年第一朝,老韓頭便給大家伙兒扔了個大的。
因為是廖永忠淮西勛貴,又是第一個犯了如此大事的,百官議論紛紛,無不痛斥廖永忠僭越龍鳳。
而廖永忠之前并未收到任何消息,這個炸彈扔出,更是給他砸的頭疼。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這家大了,有什么龍鳳圖案更是不稀奇。
也是他只懂打仗,根本沒想過自己是被栽樁陷害。
“臣以為,慶德侯僭越龍鳳,有辱皇室威嚴,更是包藏禍心,實乃奸臣賊子,請求陛下嚴加處置!”
“韓宜可!住嘴!”已經被老朱任命為中書省左丞相的徐達,向老朱求情道:“上位,小廖平定兩廣,滅明升,討伐倭寇有功啊,上位,還有永安,您看在永安的面子上,饒過他這一回吧...”
求情的求情,痛罵的痛罵,奉天殿宛如菜市場般熱鬧。
言樹也對這廖永忠,頗有耳聞。
當初,韓林兒在滁州,朱元璋派廖永忠前去將他迎回應天,至瓜步時船翻而死,老朱因此歸罪廖永忠。
實際上不關人廖永忠什么事,只是總要有人頂包,他便背了黑鍋。
如今滿朝文官對廖永忠的態度則是必須嚴懲。
廖永忠到今天這個地步,這其一是他本就淮西勛貴里的一員,除卻擁護胡惟庸的胡黨,朝廷大半的官員都對以淮西勛貴為首的武將恨之入骨,常稱其為大明朝的蛀蟲。
其二,便是因為與楊憲的私交。
言樹也料定,此事爆發,廖永忠難逃一死。
實際也是如此,老朱坐在龍椅上,心思不定。
耳邊便響起劉伯溫對他說過的話,這時他才理解為何如此。
‘驕兵悍將,打天下時,他們有多大功績,得天下時就有多大的麻煩。’
‘鄙棄詩書,蔑視綱紀。’
這廖永忠,當死啊。
不論是殺雞儆猴,還是以正綱紀,這廖永忠都留不得。
更何況這廖永忠曾在處置楊憲時,求過情,罪加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