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誰說老子死了
- 明末:開局造吳三桂的反
- 此生不吃土豆
- 2486字
- 2024-08-19 10:06:30
火勢連天,濃煙彌漫,加上黑夜降臨已是讓多少膽小之人見此心驚膽戰。又驚聞周圍生亂,殺聲四起,普通兵士無一人不心膽俱裂。
其實在混亂前胡守亮并未及時派人聚攏兵士,只在帳內議事。卻不料吳三桂親信得知后率親兵沖殺,又令大肆放火,因此大多數兵士壓根不曉得到底發生了何事。
四周喊殺不斷,身邊營帳的伙伴突然拔出鋼刀砍向旁人,又其他人見勢紛紛抽刀相向,一時之間即便是啥也不曉得也須得以命相搏。
在此之際,胡守亮部下一位千總聚攏些兵士前往救援,眾人口舌流傳之余才終是曉得到底發生何事。
即便如此卻仍有不少兵士不知緣由,只知道殺了眼前人便能活下去。
爾后隨著陸靖塘的一眾騎兵突入營地,試圖阻攔的兵士皆成了刀下亡魂,如此刀鋒使得營地內兵士不顧身后起火營帳,紛紛喊叫著退后躲避。
心驚膽顫之際,下一刻便聽得這股騎兵盡數高呼“吳三桂,楊坤已死”,不知何意。不過隨即下一句卻是眾人都懂:“降者不殺。”
聞言,無數兵士雖然生疑,但他們本就是因為不知事由只為活命才那般廝殺。此刻聽得如此話語,長長呼氣后,紛紛丟下手中兵器,不再襲殺身邊人。
百年前靖難之役成祖皇帝起事,所率眾不過幾萬,面對數十倍自己的李景隆,數次交戰常用此招。
曾有一戰,李景隆五十萬大軍已然將朱棣所部沖擊的幾乎險些潰散,卻不曾想帥旗忽然被狂風折斷,朱棣所部將領連忙大呼“李景隆已死”所言,立即將原本已近乎大勝的朝廷大軍心生恐懼。
一人逃,數人便逃。
一營潰敗,則全軍潰敗。
如此之下,幾十萬大軍不顧眼前局勢,紛紛調轉方向潰逃。而夾雜在其中的李景隆饒是如何惱怒大喊也無濟于事,被身邊護衛裹挾著逃走。
見此情形,朱棣忙命大軍全數高聲大呼,隨即追殺潰兵。
一戰下來,竟有數萬人被殺,數萬兵士被俘,所繳獲軍械戰馬不計其數。
而眼下陸靖塘所用便是此計,面對深夜混亂使得大部兵卒內心惶恐,各自為戰。其又身處火勢之中,驚慌失措下又有幾人能立時認清局勢,投奔己方將領?
如此一來,攜騎兵之威,大呼此話,鎮兵士內心方能盡快平定下來。
最后以最快的速度集中全部兵力,趁其他援軍稍微趕至,哪怕是用人數堆也要堆死關寧鐵騎。
此一幕被沖出營地的陸靖塘收入眼中,明白此招甚為有效便令親兵不要停下,而要繞營地兩圈后收攏降卒。
只是心中萬分可惜。
若是胡守亮早些派人告知兵士,早些聚攏在一起,不說早就突圍出去,也根本沒有無數兵士砍殺自己人的糟心事。
爾后不經意間卻瞥到又有一股兵士逼近,見那喊聲,似乎是那祖邦文率領的部下。
……
另一邊,徑直朝著關寧軍沖殺而去的周元一眾已經沖破對方的包圍,將原本圍堵地緊密的關寧鐵騎直直地沖開一道口子。兩方人馬瞬間如絞肉機般廝殺在一起,又是一陣血雨劃過半空。
如此一來,關寧鐵騎卻頃刻間成了被夾擊的一方。
周元搜尋四周,終于看到正被數人包圍的楊坤,當即便策馬揮起戰刀直奔對方而去。
那楊坤砍翻身邊幾人后,只覺后背發涼,耳畔又聽得一陣馬蹄聲。忙回頭看去,只見那周元雙眼血紅,面目狂怒,手中戰刀寒光閃現,直沖他而來。
立即止住步伐,閃身躲過戰馬撞擊。
周元見未能如愿,隨即調轉馬頭再次朝楊坤而去。
覺察對方心思,楊坤暗握刀柄,腳下發力,眼神緊盯其戰馬馬蹄。就在幾乎戰馬近身那一刻,瞬間如彈射般掠過地面,爾后長刀橫下地面迎面對上奔騰而來的戰馬。
“嘶!”
隨著一聲痛苦嘶叫,戰馬四只馬蹄瞬息之間便分離開來,摔落地面。
騎在馬背上的周元同樣猝不及防下滾落馬下,連著滾了幾圈方才停下,身上布滿塵土,頗有些狼狽。
嘴角劃過不屑,楊坤正欲就此解決周元,耳邊卻不斷聽到幾句令他大驚失色的話。
“吳三桂副將楊坤已死,關寧大敗,降者不殺!”
他猛然朝四周看去,依稀看到四周有騎兵狂奔大呼。心中深知不妙,如此形勢之下兵士聽得這般言語,定會軍心大亂。
果然如此,無數關寧鐵騎聽聞此話內心頓感不安,手中接連揮動的刀劍也已逐漸失了方才速度。
那原本的氣勢伴隨如此話語霎那間落入下風。
方才他們還處于優勢,卻不曾想只一會兒主將戰死,這打擊對于將士而言太過巨大。不少人分析多半可能是叛軍援兵已至,否則絕不可能將身邊有數位精銳護衛的主將陣戰。
雖有部下不信,但眼下內心全然沒了再戰之意,紛紛后退。
“他娘的,誰說老子死了!”
楊坤憤然惱怒下不由嘶吼,明白此戰他已經落敗,不由仰天長嘯,十分不甘。同時不覺起疑,為何伯爺的援軍遲遲未到。
身邊護衛將其簇擁其中,揮刀擋下攻擊,同樣不住勸說楊坤撤退。
方才被關寧鐵騎包圍處于劣勢的胡守亮同樣聽到擾亂敵軍的話,便知可是陸兄弟所為,自是哈哈大笑,瞬間信心十足。
只覺渾身突然越發有力,抖擻精神,收攏周圍兵士,再次朝著關寧鐵騎的包圍圈狠狠沖殺而去。
數息過后,滿地便留下無數尸體。
原本多數為胡守亮帳下兵士,此刻關寧軍的尸體竟猛然增多,與其軍心喪失自然有極大的關系。
不遠處,魯澄正率兩千兵馬呈方陣緩緩朝之前陸靖塘所在營地進發,身邊一只兔子咀嚼著草看了看,轉瞬消失。
對其行軍速度十分不滿的守備譚大鑫接連催促道:“魯參將,照你這般速度等到了叛軍營地恐怕都天亮了吧?而且我有一疑問,明明楊副將并不在此,你帶我等來此處何干?”
心中明白這個譚大鑫乃伯爺安插的親信,魯澄卻是不緊不慢地回答:“不懂就且聽我與你說,這其一,深夜襲殺須萬分小心,我如此進軍才能防止對方伏擊。
其次,方才于大堂我早與伯爺說了,本將此行就是來找那陸靖塘算賬的!他將我拋棄廂房,險些燒死,本將可咽不下這口氣。”
私下接到伯爺安排監視對方任務的譚大鑫身后有吳三桂撐腰,卻是絲毫不顧尊卑,不滿意魯澄所解釋,又是逼問:“稍微一想便知道那叛賊早已逃走,我等此行任務應是速去支援楊副將!而不是前去追擊陸靖塘,魯參將難道這點道理都不懂嗎?”
面對那譚大鑫充滿僭越尊卑的言語,魯澄卻是絲毫表顯惱怒。
隨后竟是突然發現什么一樣,當即拔刀大呼:“我已看到那逆賊部眾,機不可失,眾將士隨我沖殺!”
且全然不顧身邊那譚大鑫一臉茫然的表情,甚至沒有理會對方的疑問,當下便率人馬如餓狼撲食一般朝方才所指的方向沖去。
“他奶奶的,老子怎么什么也沒看到!”
即是仔細掃視一周仍未發現任何逆賊身影的譚大鑫,眼看著那魯澄帶大隊人馬向前瘋狂沖殺,饒是聲嘶力竭地喊了好幾句也沒有攔下對方,氣憤之余只好策馬緊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