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新的機會(求個票各位!)
- 明末:開局造吳三桂的反
- 此生不吃土豆
- 2329字
- 2024-08-27 15:25:03
這兩日天剛蒙蒙亮,營地內便已經是操練聲不斷,隨處可見正在強健體魄,鍛煉體能的兵士,其他如專習槍刺,砍殺等一些招式的兵士們也在有序進行。
營地周邊不少兵士在將官們的帶領下演練起方陣的行進,甚至在戚玉川等將領的調配下多支方陣扮演敵我雙方展開攻守,聲勢之大幾里外仍可隱約聽到。
喊殺聲此起彼伏,又時不時響起銃聲,當真是練的如火如荼。
就是現在銃子的火藥不太多,陸靖塘覺得還是能省則省。
雖然他深知火銃手就是得用火藥喂出來的,但眼下也才解決了糧餉的問題,其他諸如戰馬每日吃的草料,治傷病所需的藥材等諸多雜七雜八的物資還依舊缺乏,因此目前仍處于困難時期。
想著想著,陸靖塘難免對火炮動了心思。
后金本是依仗騎兵之利,憑借著強大的機動性在野戰方面常常可出其不意,追殺明軍長達幾十里。而攻城之難,前期確實讓后金吃了大苦頭。
直到1633年,明朝叛軍孔有德、耿精忠,率士兵3600余名投降后金,他們不僅帶去數門直接購自葡萄牙的紅夷大炮,同時也讓明軍一直引為不傳之秘的火炮操作瞄準技術外泄,令明軍不再能以紅夷炮作為克敵的獨門長技。
次年,明朝鎮守廣鹿島(今屬大連市長海縣)的副將尚可喜,也就是被袁崇煥斬殺的毛文龍的部下,也攜帶包括4門紅夷大炮在內的大量火器投降后金。
由于孔有德、耿精忠及尚可喜的到來,使得后金迅速跨越了引進紅夷火器技術的初始階段,加之對能造匠戶的掠奪,并于1631年成功仿制西洋制造出大炮,定名為“天佑助威大將軍”,之后,后金便擁有了穩穩壓制明軍炮兵的實力。
但明軍這邊對于火器之利卻是未能起到足夠的重視,雖然各重鎮皆有大量火器,卻經常因軍備廢弛而導致生銹荒廢以至于不能使用,臨到御敵之時才發現早已不能使用。
日后對付韃子,那這火器必然是得大力發展的。
倒是可以派人赴澳門前去借助葡萄牙人的技術,發展屬于自己的火器營,若是有充足的時間,倒是完全可以派大量匠戶去那里學習。
不過這都是日后所考慮的,而眼下的陸靖塘在等待一個時機。
目前這支僅三千人的兵馬已是他唯一的家底,每走一步棋必須經過深思熟慮。
除了每日聽取之前胡守亮安排的哨騎往復稟報軍情外,其余時間陸靖塘也是同眾兵士們一樣,每日早起鍛煉身體,操刀與手下將士著甲對砍,不斷練習武藝。
又為增進將士間的感情,他也經常與兵士們打成一片,同吃一鍋飯。
明末處于小冰期,寒冷的日子屬實是有些多,他們經常策馬來到附近的山上打獵,卻始終不見一只野物。
無奈之下只得悻悻返回,繼續吃些積攢下來的糧米。
幸好那些民夫們說可以拿銀子與玉田縣的百姓們買些肉食,陸靖塘這才知道他們那日剛來到玉田縣駐扎,城內的百姓們便將家中的雞羊家畜全部藏了起來。
防兵,更甚于防賊。
之后,陸靖塘便派張慎與劉武幾個民夫騎馬趕去玉田縣城買些糧米肉食。此次前去可謂是帶夠了銀子,足足有千兩之多。
一方面是考慮明末物價本就奇高,其次前不久吳三桂手底下的兵士又大肆搶掠,即便有劉武等人的出面也仍需表達善意。
畢竟軍隊每日那繁重的操練,若是得不到肉食補充怕是難以為繼。
幸好有劉武等人的促和,加之張慎給的價格足足是其他地方的兩倍,那些百姓才終于在銀子的誘惑下將自家的家畜牽出幾只來。
足足待了一個上午,交易總算完成,張慎在返回的路上一看,出門攜的大幾百兩銀子竟花了個干凈。
不過看著身后眾人牽引來的幾十頭牲畜和大量的糧米倒也算有些安慰。
由是如此過了一周不到,突然有一日哨騎縱馬來報,說是從西面方跑來一股精騎,正馬不停蹄地朝東面飛馳而去。
正值陸靖塘持刀操練,聽了稟報當即心中大喜,知道自己等的時機終于來了,旋即命車光柱立即整備所部騎兵隨其生擒這伙精騎。
為保證可以擒下這伙精騎,陸靖塘立即將騎兵分為兩股,一股騎兵從東面直面迎去,另一股騎兵則是從后面包抄。
出發之余他更是發話,若今日生擒這股精騎,每人賞銀五兩!
有了如此令人激動的賞賜,騎兵們不禁聽了嗷嗷叫,臉上盡顯精神,手中揮動的馬鞭則顯得更加出力。
不到半個時辰,站在一小處山丘上的陸靖塘便已經可以望見那股揚起沙塵的精騎。
“兒郎們,除前面那幾個身穿將甲的,其余的但凡斬殺皆可按軍功算!”
一言既出,眾人頓時駕著馬鞭從上方直沖而下,突然響起的喊殺聲頓時嚇呆那股精騎。
他們見突然有大股騎兵朝他們沖來,情急之下趕忙勒馬朝反方向逃去,不料卻剛跑了不到半晌,卻又見同樣大股騎兵朝西邊殺來。
漸漸的,兩股騎兵呈半圓形包圍而去,最后組成一個巨大的圓形將這股精騎包圍在其中。
眼看他們自己被堵住去路無路可逃,僅有五十騎的這股人當下便失了斗志。那為首的幾人更是命所有精騎將兵器全部丟下,生怕那些包圍而來的騎兵會下死手。
其中一人瞥見陸靖塘,一臉驚喜,連忙上前高呼:“在下高選!陸兄弟切莫動手!”
隨即拍馬來到陸靖塘不遠處,張慎得到陸靖塘示意后忙率幾名親兵打馬上前,令那高選下馬然后仔細搜尋一番未見暗器,這才押著他來到陸靖塘面前。
“陸兄弟好久不見,在下高選,前些日子咱還一起吃過酒呢!”那高選一見了陸靖塘,趕忙陪笑著拉起關系,絲毫忘了他此行的目的。
而陸靖塘一直讓分布官道四周的哨騎注意,便就是為了等他們。
其實高選這六人歷史上應是在四月初才被吳三桂派來迷惑李自成,企圖詐降欺騙李自成吳三桂愿意歸降,并以此來為吳三桂構筑工事和整頓防備來拖延時間。(《永平府志》記載,卷五八,高選傳。)
但陸靖塘深知因為自己改變了原有歷史,這幾人勢必不會按照記載的時間前往詐降,如此一來便讓他有了可趁之機。
確實,因這幾人的詭稱,著實唬住了李自成,使其遲至四月二十一日才趕到山海關。
未做任何的準備,順軍便與早已做好準備于城下擺開陣勢的遼兵展開激戰。
結果可想而知,順軍如何能勝?
不過這次有了陸靖塘這個后世人加入,這一切怎得也要改改。
居高臨下看向高選,陸靖塘卻是似笑非笑地看著他,淡淡道了一句:“你們此次前往京師詐降,可帶了什么禮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