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之上,眾人還在回味剛剛的豪情詩句,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甘寧會突然之間來這么一手。
劉瑁此刻,心里涌起一陣如狂風驟雨般的驚駭。他是真真切切地從甘寧的劍鋒之中察覺到了殺意。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僅僅二十個字,仿佛就是甘寧這位江湖豪俠對自己最好的寫照。加上那如同流星一般刺出的一劍,劉瑁真有那么一瞬間,以為甘寧真想讓自己血濺五步。故而他在驚慌失措之中,打翻了手中的酒樽,把酒灑了自己一身,弄得自己斯文掃地。
“甘寧!你莫非想要刺殺公子不成?”
說話的人正是吳懿,此刻的他對甘寧怒目而視,從上首處快步走到劉瑁面前,想要為他擋住甘寧的劍鋒。
吳懿此刻,心里還是把甘寧當成臨江縣的那位快意恩仇的水匪渠帥。
在吳懿的認知里,甘寧剛剛失去了自小長大的家園,以及一眾支持自己的鄉親和兄弟,換做是他自己,難免會因此而忌恨劉焉,此刻對他的兒子出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加上甘寧那句殺氣騰騰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吳懿害怕甘寧真就當著蜀軍各大世家的面前,刺殺了劉焉的公子劉瑁。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的發生,他特意在下請帖的時候,忽略了這位剛剛任職不久的蜀郡郡丞。
但是沒想到甘寧這個家伙還就神通廣大,堂而皇之地混進了他的府中來。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位于坐席末端的是張肅和張松二兄弟,此刻他們兩兄弟也在品味著剛剛甘寧吟唱的詩句。
張肅與張松二人交換了一下眼神。
“子喬吾弟,咱們這位郡丞大人,看起來不像是沒讀過書的人啊……”
“甘大人這首古風,用了信陵君與侯嬴、朱亥二位壯士的典故,而且引用的恰到好處。此人能文能武,不愧是當世英雄。這樣的人,似乎比劉益州更值得我們效力?”
“噓……這里耳目眾多,吾弟暫且收聲……”
“無妨,能做出這樣的風出來,甘大人絕對不是那種一根筋的武夫,劉叔玉公子必定不會有事……”
張肅與張松二人,此刻在座下交頭接耳,眼神不斷望著甘寧,閃爍著奇異的色彩。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他不過是個強人,竟然能做出如此豪邁的詩句?”
上首位旁邊,吳莧一雙美目流轉,不住地盯著甘寧,這首充滿著俠客豪情壯志的詩句,令她的內心之中嘖嘖稱奇。
不巧這時,一旁被吳莧攙扶著吳老夫人發話了。
“懿兒、莧兒,還有諸位大人,你們怎么都不說話了?還有剛剛那位作詩的大人,想必也是一位英才吧……只可惜老身雙目已盲,見不到諸位的人樣貌,告罪告罪……”
原來,這吳老夫人患有眼疾,之前聽到眾人要給自己這個雙目失明的老婦人拜壽,覺得大為惶恐,因此才口出謙遜之語,來為眾人打著圓場。
如今看來,這位吳老夫人言語有方又深明大義,倒也不是泛泛之輩。
甘寧此刻,聽到老夫人發了話,當即微微一笑,收起了劍。將寶劍交回到吳懿手上,隨后大步上前,同吳老夫人見禮。
“在下蜀郡郡丞,甘興霸,見過老夫人……聽聞老夫人今日大壽,眾位大人席間又覺得有些寡淡,于是便自作主張,為諸君舞劍助興……”
“無妨,甘大人能夠做出這樣的詩句,想必也是一位有才之人,益州如今在劉使君的治理下,蒸蒸日上,一片清平,如今我們蜀郡又有了像甘大人這樣有才的地方官,老身也是感到十分榮幸……”
甘寧聞言一怔。
這番話語不僅恭維了自己,連帶著恭維了劉焉。這樣的話,就算自己這么一鬧騰,有主人發話,眾人只怕是再有不平,也不會鬧出亂子來。這一番話,讓自己和在場的眾人都有了臺階下。
這個老夫人,恐怕不簡單。
于是當下,甘寧面色鄭重,對這位老婦一揖到地。恭敬道:
“多謝老夫人替在下解圍。在下祝老夫人,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眾人聞聽甘寧這話,一時之間再次露出驚疑之色。但是見到這里主人吳老夫人親自來給眾人打著圓場,于是也紛紛起身,向老夫人道賀。
此時,宴會的氛圍才算稍稍回轉了一些。甘寧見狀,于是對吳懿和劉瑁二人告罪道。
“在下剛剛一時無狀,驚嚇了諸位大人,著實有些不好意思。今日在下有些不勝酒力,來日在下定當親自到諸位大人府上賠罪……”
吳懿和劉瑁互相望了一眼,見到甘寧這副不咸不淡的表情,雖說嘴上講的是道歉,但是表情上可是一點道歉的態度都沒有。
不過剛剛吳老夫人發過話,此時的二人也不好發作,于是只能朝著甘寧象征性地拱了拱手。
但是下一瞬間,二人就看到甘寧仍然不忘拐了案上沒吃完的大半只雞,還有一大壺酒,慢慢悠悠地離去了。一時間也是搖了搖頭。
“這個甘興霸,究竟在搞什么鬼……”
此時,空無一人的郡丞府衙內,到訪了一位不速之客。不是別人,正是化名“文優”的李儒。
李儒本以為,身為水匪的甘寧會被蜀郡世家排擠,他正好可以趁機過來拉攏甘寧,讓他成為自己計策的一環。卻沒想到從衙役口中聽說,甘寧竟然去吳懿府上。
這倒令李儒吃了一驚。
少頃,就見甘寧一手提著一只雞,另外一只手提著個酒壺,回到了府衙之中。甘寧瞇著眼睛望去,發現那個丑書生文優正在等著自己,當場愣住。
“你怎么來了?”
“怎么?我不能來?”
李儒微微一笑,沙啞著聲音回應道。
“聽說甘大人在這郡丞府衙設下了‘不平鼓’,只要是心有不平之人,均可以敲響此鼓,請甘大人為其做主。如今在下也是心有不平,不知道甘大人能否幫在下做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