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欽義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也不是白讓你們走,愿意者賞錢五十貫留作家用,還給良田五畝,自己回老家招幾個佃戶,下半輩子足夠衣食無憂了。”
“中尉,你莫不是誆我們的,朝廷哪還有田了。”
楊欽義啐了他一口。
“蠢貨!朝廷沒有田那些佛寺還沒有嘛,動動你的豬腦子想想,光是大慈恩寺在長安城外就有多少畝良田?朝廷對你們還不夠好,哪次騙你們的?”
那些軍士聞言,這才放下心來。
“中尉,這點錢就打發我們......”
“這還不夠?你以后是想吃金子還是吃銀子?要不住到大明宮去吧!”
楊欽義斜瞥了他一眼,默默在心里記下一筆。
“五十貫錢,五畝良田,爺們,天下沒有比這更劃算的事了,別太貪心。”
“咱家話放這了,讓你們這群人走,本來應該一文錢不給的,還是圣上憐愛,說應該大力封賞,一個個別蹬鼻子上臉了!”
“過了這村就沒這店!要知道,當兵就得打仗,打仗就得死人的,睜眼看看外面的局勢,回鶻、吐蕃、南詔......還有各地藩鎮,你有幾個腦袋啊?能掙錢你也得有命花才行,趁這個機會,回老家做個富家翁,老婆孩子熱炕頭,不好嗎?”
眼看那些軍卒已經在猶豫考慮,楊欽義繼續加碼說道:
“咱家做主,第一批來報名離軍的,再給兩畝良田和十貫錢!先到先得,這個價已經封頂了,不愿意的請自便,奴不伺候了!”
說完,楊欽義拔腿作勢要走,在場軍士趕緊拉住他,七嘴八舌鬧個不停,紛紛表示現在就愿意簽契約。
----
“中央軍改制迫在眉睫了,朕遣散走一大批老弱病殘騰出位置。可惜啊,就是得拿出足夠的錢來安撫他們,這剛從佛教抄來的,還沒入庫熱乎下,又要給出去。”
李昂深深嘆口氣,理解了什么是財富的魅力了。
“圣上,神策軍右軍您是打算交給誰來管?”
李德裕疑惑問道。
李昂歪了歪頭,找對姿勢,讓光芒從暖閣的窗戶進入照在他的臉頰上,愜意無比。
---
“光王殿下,以后老奴與您可就是同僚啦,殿下您多多擔待。從閑散王爺能做到右神策軍中尉的位置,可謂是一步登天,這份恩寵找不出第二個人,還請殿下莫要辜負圣上的信任!”
楊欽義扶起跪下接旨的光王李怡,殷切叮囑道。
他離開李炎府上摸了半天才在犄角旮旯里找到李怡的府宅,心想這個平時沉默寡言、傳言愚笨不堪的皇叔竟如此不受尊重。
那為啥圣上要把這么重要的位置交給他呢?
是覺得愚笨好掌控,還是覺得光王殿下的血脈偏遠不容易反叛篡位呢?
李怡剛起來,又猛然跪在地上恭敬磕了好幾個頭,才敢顫顫巍巍爬起。他在楊欽義面前都不敢直腰,彎著身體像是在一旁伺候的仆人。
李怡解下腰間的玉佩遞給楊欽義,小聲說道:
“還請楊中尉不嫌棄。”
這手筆對比李炎出手闊綽的銀錠,就顯得很窮酸了。
自己此番前來也沒在光王府見到幾個奴婢,估計是不被重視,每月例錢都沒多少,開銷都成問題,更別說拿出銀子來孝敬了。
但一想到此人已經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神策軍中尉,名義上掌管幾萬兵馬的權臣,楊欽義才不會蠢到因為這點小錢而心生芥蒂、和他鬧不愉快。
他推開李怡的手,從懷中掏出李炎給的銀錠,心疼還沒捂熱呢,笑著塞給李怡道:
“光王殿下,您這是要折煞老奴啊,快快收起來!應該是老奴和您賀喜!”
“過兩天殿下來神策軍中入職時,老奴和幾個弟兄好好宴請您一頓。”
聽到此話,李怡慌忙跪下,退還銀子,連聲說不敢。
楊欽義也沒多客氣,拿回銀子后道別一下,翻身上馬離開,只留下跪在地上沉思的李怡。
---
“光王殿下?”
李德裕在心中把這個信息咀嚼一番,不做評價。
“圣上,那不知這新補充的兵員從哪來呢?”
李昂回過頭去,指著那張掛在的墻上的地圖,在大唐的疆土上畫了個圈。
---
定州,牛首村內。
黃老翁快到中午天氣暖和些才起床,他的左腿因為風濕疼痛已經變形腫起,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
老翁就著冷水吃了兩口帶沙礫的粗米粥,這還是前幾天剩下的,家里沒薪柴開火了,今天一大早小孫子就出去拾點能燒的樹枝和木屑啥的。
老人家沒舍得吃太多,孫兒還是長身體的時候,他想到自己那當兵死去的大兒子和離了家不知所蹤的媳婦,不由眼眶紅起,流下淚來。
他瘸著腿艱難走到兒子靈牌前,仔細擦了又擦,又拿起一尊小小的木刻佛像開始閉眼祈禱。
越是艱難困苦的家庭,越容易迷信,畢竟人是需要精神寄托的。
向佛祖祈求完,老翁照舊開始咒罵起那個遠在長安城內的圣上,天殺的,自己常去的那兩間佛寺都因為他的命令,被里正帶人搗毀了。
罪過罪過,佛祖要怪罪也是找他去吧。
這時,“吱呀”一聲,破門被推開,雪花混著寒風呼嘯而入。
“黃老頭,作甚呢?你家青牛跑去哪玩了?”
聽這個公鴨嗓的聲音就知道是里正,他沒事來干嘛,查佛教信徒嗎?
黃老翁不聲不響把佛像放到懷里,轉身去見客,里正熱情地上前一把扶住他。
“給您老賀喜啦!”
老翁眼皮都沒抬,嘴里嘟囔著有啥好喜的,莫不是來消遣我這老頭子。
里正從懷里掏出一張地契在他眼前晃了晃,湊近老翁耳邊大聲說道:
“老頭,你家大兒子不是死在邊疆了嘛,圣上下旨,賞賜你家二畝良田做撫恤金!拿著吧。”
黃老翁愣了半晌,以為自己聽錯了,歷來只有朝廷和自己索要東西的,還從沒遇到過給東西的,還是二畝良田?
見他不信,里正把地契塞進他手里。
“自己看吧。”
老頭哆哆嗦嗦打開,除了那幾個鮮紅的大印,其他啥也認不得。
“就是村口那二畝水田!原來寺廟占著的,好地方!您老有福啦,以后不僅有的吃,棺材本還足足的。”
黃老翁像是傻了,不斷重復問著“真的嗎”。
里正有些不耐煩。
“我堂堂里正,騙你干嘛,看吧,上面有官衙大印,誰敢偽造是要殺頭的!”
黃老翁激動的不知道要說啥,趕緊讓里正坐下,他自己轉來轉去想找點吃的招待下。
卻不想懷中的佛像掉了下來,場面頓時尷尬。
老翁慌忙撿起來,解釋道這是打算拿來扔進爐堂燒火做飯的。
說完,還真把佛像扔進去了。
里正并沒有戳穿和他計較。
“老頭,如今圣上中央軍招人,武舉門路大開,我們村選中青牛等幾個去州里選拔,當然,路費吃食住宿啥的全是朝廷給錢,不需要你掏一分。去定州城不管中不中,村里每人還給兩貫錢獎勵。”
“有啥好的,我兒也當兵呢,尸骨都沒能領回來。”
“那中央軍能一樣嗎!老頭,你別耽誤你孫子的前途,青牛要是被選上了,那是他的福氣,要去長安護衛圣上的!你能眼睜睜看著他和你一樣,一輩子鋤田做農活嗎!”
“和你說不來國家榮譽,就說說那待遇,進中央軍一年拿的軍餉,比你一輩子種田都要掙得多!”
“這十里八鄉的小姑娘聽了,誰家不找媒人來上門啊!”
“再說了,青牛進京去,您老就由咱村養著,田嘛幫你找人種,每天只用曬曬太陽就行。”
“好了,我還要去下一家呢,你自己想想吧!”
說完,里正帶上帽子縮起脖子匆匆離去。
黃老翁嘴上不饒人,心中卻是歡喜不已,等里正走了慌忙跪下來,早就把滅佛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心中念叨著圣上可千萬要長命百歲。
---
“這樣選人各地藩鎮不讓的。”
李德裕搖了搖頭。
“千金買骨,這種求賢若渴的信號必須放出去。再說了,也不是全部藩鎮與我大唐離心離德,先從掌控的州縣里面挑選驍勇的貧苦子弟苗子入軍。”
“而且......”
說著,李昂屏退內侍,只留他二人在暖閣呢。
李昂從懷中拿出一份奏本小心遞給李德裕。
“朕的眼光就沒全部放在大唐之內。”
李德裕看過奏本面色驚變,饒是他養氣功夫很好,也忍不住站起身,低聲說道:
“圣上,回鶻內亂動蕩不安?此消息千真萬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