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是何等令人激動的場面啊。”
李昂立起一顆棋子,讓它在棋盤上滴溜溜轉動,而后喃喃自語道。
“李公可知歷朝歷代都用的是什么選拔方式?”
這種問題對于李德裕簡直是小兒科,他不假思索回答道:
“秦朝實行軍功爵制;漢朝則是以察舉制為主,征辟為輔。都是由各地推舉孝廉、秀才或是從貴族子弟中選擇;到了魏晉則是九品中正,以門第、德才品評人物,授予官職。”
李昂冷笑一聲,什么孝廉什么德才,只要沒有嚴格的準入標準,規則都會被上層權貴們鉆取漏洞。
就像二十四孝圖里,有多少是作秀出來給人看的,現代高考如果一旦開了這種口子,那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好人好事會涌現出來。
李昂輕聲嘆道: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如此之法,對底層百姓哪來的公平,又如何能選拔出人才!”
聽到這般話,李德裕也知圣上鐵了心要對科舉開刀了,如今各部官員被殺的噤若寒蟬,已經無力阻止。
“圣上可是對我大唐的科考制度也很不滿?”
李昂正襟危坐,把玩著手中圓潤如玉的白子。
“自然,我大唐雖沿襲改革前朝的制度,讓普通士子有了進入仕途的渠道,但行卷和公薦之風遏制不住,徇私舞弊的現象極其嚴重!”
“這次,朕用白樂天為禮部尚書,用王起王侍郎為主考官,對科舉大興變革,就是為了給天下人帶來公平!就是為了給黎民百姓傳達信號,朕,要人才,要忠于我忠于朝廷忠于我大唐的人才!”
說著,李昂舉起白棋,點在了李德裕黑旗大龍的氣口處。
---
長安城內。
顏安拿起一塊圓鼓鼓的胡餅,剛要入口品嘗,卻被遠處聚集的人群和喧嘩聲吸引。
“顏兄,科考規則變了,如今禮部的人正在墻上糊新的文書,咱倆快擠進去看看。”
和他來自同一州的吳漢更早得到消息,顧不上吃面前的白粥小菜,拉起顏安就往人堆那跑。
“肅靜肅靜!”
禮部員外郎獨孤謂掃視了一圈底下團在一起的人群,莫名覺得很有成就感,他展開攜帶的紙張,清了清嗓子,高聲喊到:
“圣上英明!諸位士子有福了!”
獨孤謂頓了一下,等底下嘰嘰喳喳聲消失,才繼續說道:
“因朝廷急需人才!本次科舉,錄取人數翻上一倍!”
眾人聽到這一句俱是竊竊私語起來,寒門子弟更是興奮不已,身體都在發顫,恨不得當場就下跪朝著大明宮方向磕頭謝恩。
人數翻一倍!那自己入榜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那些權貴子弟總不能無恥到占據所有額外名額吧。
這才哪到哪呢,就高興成這樣,我當年怎么沒這好運氣,害得自己多考了許多年,獨孤謂心中吐槽一句。
“本次科考,首重詩賦,需精通詩文、才華出眾、錦詞麗句信手拈來者。圣上欽點詩文大家白樂天為禮部尚書,欽點兵部侍郎王起為主考官,這二人總管科舉一切事宜。”
聽到“王起”兩個字,那些寒門子弟就差要發瘋了,誰不知道王侍郎是有名的公正!前兩次他做主考官,愣是對達官顯貴的暗示不理不顧,力求做到一視同仁,最后遭人忌恨,官運一直不是很順。
圣上用白居易和王起,那就是在給天下士子安心,圣上可太圣明了!
“圣上言:天下之事,公平為先,本次科舉,所有考卷均要糊名和專人謄抄,杜絕一切行卷和公薦行為!”
“轟!”
所有人都如遭雷擊,場面頓時沉默住了,而后寒門士子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吳漢激動的眼淚流出來都不知道,他回想起自己幾十年的寒窗苦讀,回想起之前科舉名落孫山,被權貴子弟走門路擠下去的痛苦和無奈,情緒難以自持。
他跪在地上對著公文叩首,高叫著圣上英明。
其余士子紛紛和他學習,烏泱泱跪倒一片。
---
“圣上,文、言、行是兩碼事,詩詞好的,不一定有能力。精于政事的,不一定擅長文學。”
“此事極易,科舉錄完后,朕還要在含元殿內加試一場,由朕親自出題,就考當今時勢和政務能力。”
“綜合結果,由朕來進行排名篩選,通過者放置到地方再歷練幾年,吏部考察過關了,再正式調回長安各部任職。”
李德裕并未接話,繼續提出疑問。
“再者,此次變革勢必會影響到朝中大臣的布置,眾人怕是會心生不滿進行抵制。”
李昂捏起棋子輕輕敲擊桌面,湊近李德裕緊盯著他,后者神情如常和他對視。
“李公忘了獨柳樹之事乎?”
那群朝臣有一個算一個,大多爛到了骨子里,都是些精致利己的人物,如果他們膽敢反對鬧事,那李昂不介意趁著手中刀鋒仍熱,再殺一批立立威。
想想自掛東南枝的崇禎帝吧,他但凡狠辣一點殺一批蠹蟲抄家拿軍費,局勢也不會如此艱難,還是闖王牛啊,能讓本來哭窮連飯都吃不起的官員大筆大筆的往外拿銀子。
“圣上,屠殺的法子雖然最簡單,但也最不得人心,容易引起反噬。”
李昂大手一揮。
“那就下旨,讓諸位大臣把手里的名單提交上來,朕親自把關過目,能用者和科考進士一視同仁。”
反正現在朝堂空了一批,自己之后還要裁撤掉不少無能的冗官,急需大量人才,只要忠于自己的,甭管是寒門還是貴族,來者不拒。
李德裕彎動上半身行禮道:
“圣上圣明。”
李昂岔開雙腿伸了個腰,舒服不已,這次趁著鄭注和魚泓志叛變,清理了一批朝堂官員,還卸了北司宦官樞密使的職務,楊欽義那滿臉不舍的樣子倒是很有趣。
自己的權力終于能不再受制于人了,如今大開科舉之路,再把這些權力下發給忠于皇權的人,以后政策的實施就容易多了。
“圣上,臣聽聞神策軍中正在裁減兵員?”
李昂并未接話,拿起酒壺滿飲一杯。
---
“中尉好酒量!真是爽快人!”
幾名神策軍頭目拍著楊欽義的馬屁,上手接過他的酒杯。
“中尉再來一杯?”
“不了,老奴來這軍營里是帶了旨意的。”
軍士們聽到這話,都沉默下來。
“諸位怕也是聽到風聲了吧,咱神策軍要退役一部分人了。”
“中尉,這也太突然了吧,大伙都好好的,干嘛讓兄弟們走呢?莫不是圣上怪罪之前的事?”
楊欽義眉毛一瞪,厲聲道:
“掌嘴!扯什么圣上!”
那軍士陪著笑,趕緊扇自己嘴巴。
“諸位軍爺是在給老奴裝傻呢,前兒天神策軍內訓練考核,在場有多少人連弓弦都拉不開的,給奴丟盡了臉!就這還當兵呢,是護的了圣上還是護的了大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