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經濟社會的數字化圖景

“十四五”規劃中的數字化圖景

從“十四五”規劃和《“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我們可以一瞥未來5年乃至10年我國數字化的框架與雛形?!笆奈濉币巹澲械臄底只瘓D景包括四個部分。

第一,數字化的產業經濟。加強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培育和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產業水平;提升基礎設施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水平;推進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推動數據賦能全產業鏈協同轉型;在重點行業和區域建設若干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化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應用,加快產業園區數字化改造;深入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

第二,數字化的公共服務。推進學校、醫院、養老院等公共服務機構資源數字化,推進線上線下公共服務共同發展、深度融合,積極發展在線課堂、互聯網醫院、智慧圖書館,加強智慧法院建設;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建筑等物聯網應用和智能化改造;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和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構建城市數據資源體系,推進城市數據大腦建設;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構建面向農業農村的綜合信息服務體系,推動鄉村管理服務數字化。

第三,數字化的政府政務。全面推進政府運行方式、業務流程和服務模式數字化、智能化;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提升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功能;加快構建數字技術輔助政府決策機制,提高基于高頻大數據精準動態監測預測預警水平;強化數字技術在公共衛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等突發公共事件應對中的運用,全面提升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第四,數字化的居民生活。加快既有住宅和社區設施數字化改造,打造智能樓宇、智能停車場、智能充電樁、智能垃圾箱等公共設施;促進家居產品與家居環境智能互動,豐富“一鍵控制”“一聲響應”的數字家庭生活應用;發展互動視頻、沉浸式視頻、云游戲等新業態,創新發展“云生活”服務;推進智慧社區建設,依托社區數字化平臺和線下社區服務機構,建設便民惠民智慧服務圈,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社區生活服務及智能小區等服務;推廣智慧導覽、智能導流、虛實交互體驗、非接觸式服務等應用,提升場景消費體驗。

當然,數字化的發展還有賴于建立完善、高效的數字生態,包括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構建算力、算法、數據、應用資源協同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善數據要素供給、交易、應用的市場規則,完善數字化的治理體系;增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提升數據安全保障水平。

第三次數字化浪潮

根據信息通信技術創新及其應用情況,世界范圍內的數字化已歷經三個輪次。第一輪數字化以大規模集成電路(LSI)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為主線,通過計算機應用,實現對人的勞動的部分替代;第二輪數字化則是以互聯網應用為主要特征,通過經濟社會生活的線上化,突破時空和邊際成本對人類服務、交易活動的限制;第三輪數字化,也即當前正在演進的數字化,則是以新一輪信息通信技術創新及其應用為主要內容的“第二次互聯網革命”,其有四個基本特征。

第一,全場景。在上一輪數字化進程中,互聯網與經濟社會相對接的領域,主要集中于電子商務、本地生活、在線娛樂、在線社交等消費互聯網領域。而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互聯網正迅速融入并深刻影響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在公共服務領域,遠程醫院、在線教育成為互聯網的新熱點;在本地生活領域,細分化的本地生活互聯網不斷涌現;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政務則將社會治理與互聯網相對接。不過,相較于上述領域,互聯網對服務業以外的制造業的滲透更具有革命意義。工業體系和互聯網體系深度融合產生了工業互聯網,它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我國“5G +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1 100個[8],而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超過70家。

第二,全連接。在上一輪數字化中,互聯網實現了“人”與“人”的連接。而隨著“萬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的發展,人類將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從而實現對相關客體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管等功能。物聯網的發展,將“物”連接到互聯網,拓展了人類通過互聯網以及信息通信技術對生產、生活進行管理控制的深度。以制造環節為例,借助物聯網,工廠可以對工人、生產機械以及作業環境等進行監控,保障安全生產;同時,對生產制造的各個環節實施監控,通過數據采集和生產檢測來控制產品質量和原材料消耗等;此外,還可以借助射頻識別(RFID)技術,實現自動化的考勤管理。[9]當前,物聯網重點應用于物流、交通、安防、醫療、制造、農業和家居等領域。從世界范圍看,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與世界保持同步,2020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1.7萬億元,在2023年年底,國內主要城市已初步建成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

第三,智能化。雖然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但具有實質性的進展主要是在網絡和大數據的驅動下得以實現。2006年8月,谷歌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會上首次提出“云計算”概念,自此人類從并行計算進入云計算的時代。云計算突破了硬件資源對計算能力的約束,促成人類在信息社會里隨時隨地利用數據、軟件、資源和服務的各種需求。[10]同時,云計算催生了大數據理念,使數據挖掘分析實現從傳統的結構化數據向視頻、圖像、文本等非結構化數據的跨越。而新一代互聯網、物聯網等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則為大數據更為廣泛地應用創造了條件(研究顯示,2019年和2020年這兩年產生的數據量,占據了人類歷史上所產生數據量的90%)。與此同時,人類在知識圖譜、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算法領域也實現了突破。而高速、低延時、大容量5G移動通信基礎設施的發展,則為人工智能與產業的加速融合創造了條件。自動駕駛、工業控制、醫療影像識別與輔助診療等人工智能產業化領域開始逐步走向成熟。

第四,平臺化。當前,平臺以“平臺企業”“平臺經濟”的概念存在。平臺是一種兼具傳統企業組織和市場功能的新形態[11],廣泛存在于電子商務、網絡社交、在線教育、在線公共服務等領域。不過,隨著經濟社會數字化的不斷深化發展,以互聯網為核心的平臺,將成為經濟社會數字化運行的基本方式和鏈接節點。它不僅是特定平臺企業的經營形式,更是經濟社會實體在數字化世界的普遍存在形式。在這一形式下,網站、App、小程序等技術性互聯網節點,將不再是單一的實體主體的虛擬信息鏡像或數字化服務渠道,而是圍繞特定場景所構建的高頻交互(交易)的運營節點和商業(社會)生態。以制造業企業為例,傳統的企業網站主要扮演信息展示的角色。隨著技術的發展,企業可以通過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直連方式,將供貨商等機構接入自身體系,實現部分業務的線上化和自動化;也可以建立內部的考勤、報銷、協同辦公系統。未來的平臺化過程,企業要將各種系統進行整合,不僅僅是把前端銷售、物流線上化,更要考慮把前端運營與中端的智能制造,以及后端的財務、采購、內部資源配置,進行統一的數字化、智能化調度和管理。通過引入物聯網、人工智能(AI)、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云端協作等技術升級業務管理系統,企業不僅能實現制造環節的智能感知和智能操控,還能高效完成跨部門全流程的智能化業務協作,以及輔助企業內部管理部門實現業務管理的智能化優化。更為重要的是,平臺化本質上是一種商業模式的變革,它通過網絡的智能化鏈接,圍繞業務場景,構建企業運營的生態體系,實現內外部體系的高頻交互以及生態運行的高效協同。

生產、生活與治理方式的深度變革

新一輪信息通信技術革命帶來的新一輪數字化浪潮,將對人類的生產、生活以及治理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一,出現新要素、新組合、新基建。在新一輪數字化進程中,技術、數據、場景以及數字化基礎設施,成為經濟社會運行的關鍵性要素。5G互聯網、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是新一輪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它們將代替傳統的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水利設施等建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基礎。新一輪信息通信技術以及大數據成為經濟社會變革的兩個車輪,它們與場景對接的能力,決定了個體組織以及產業的數字化進程。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沉淀的場景、模式、流程、數據,都將成為企業未來核心的數字資產。在企業中,員工的價值將通過其與數字化的融合來重塑。

第二,模糊化的組織與產業邊界。數字化轉型會打破企業原有的組織邊界、信息邊界以及資源邊界。通過平臺的鏈接,組織成為生態中的組織,傳統組織的邊界擴展為由眾多組織所構成生態的邊界。于是,組織原有的能力和資源邊界,也相應擴展到生態范圍。以產業鏈龍頭企業為例,通過采購數字化、商旅數字化以及供應鏈數字化,其可以推動上下游企業融入生態協同系統,實現全要素互聯,從而擴展核心企業的能力與資源邊界。數字化在擴展組織邊界的同時,還推動企業產業屬性、組織行為的進化。當前,在數字化推動下,供應鏈的服務職能的拓展、制造即服務模式的發展,都將模糊既有的產業邊界,生態體系、產業鏈條的服務化,成為數字化時代價值創造的重要途徑。于是,在組織突破自身邊界,生態和產業鏈條日趨服務化的背景下,滿足市場對不同品類、不同交貨期需求的柔性制造模式就成為可能。

第三,拉近供給者和使用者距離。針對一定的場景,平臺構建起供給者生態,為用戶提供綜合化、一站式、定制化、智能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產品與服務。它拉近了產品和服務供給者與使用者的距離,強化了供給與需求的協同,提升了供給者產品和服務的專業性和針對性。通過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重構,進一步充實了數字化時代“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和服務內涵。

第四,合作共贏與生態競爭。數字化助力聚合生態從零和博弈走向合作共贏。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可信數據的流通與共享、關鍵技術合作研發、共性平臺整合、統一對外服務窗口等形式,從單兵作戰到生態聚合、從數據集聚到數字融合,以數字化賦能打破企業傳統價值體系。[12]但在網絡效應和平臺的生態價值推動下,企業、機構間的競爭,更多表現為強者恒強的市場特征。一方面,在生態內部,合作成為競爭的主基調;另一方面,生態在內部協調、彌合競爭的同時,反而加劇了生態之間以及生態與游離于生態外主體的競爭。那些遠離產業生態、場景生態的機構、企業,將在生態與體系的競爭中,失去發展機會。

第五,網絡連接與分布式。伴隨著網絡的普遍連接和信息傳播方式的分散化,社會的治理形態極大改變。自農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長期形成了一個嚴密的金字塔形結構,社會中存在著明顯的不同階層,信息隨著社會階層逐層流動。而網絡化社會逐漸打破這一嚴密的層級結構,信息流動呈現多方向性,這使得整個社會在信息分布和獲取上更加均勻和平等,從而有可能打破長期以來嚴密的階層社會和管理體制的弊病。[13]網絡的普遍連接以及新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社會變得如此緊密,我們的世界不僅變“小”了,也變“平”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廉江市| 天全县| 巴楚县| 夏津县| 鄂尔多斯市| 涞水县| 共和县| 永新县| 灵山县| 新乐市| 林口县| 鄂托克旗| 孙吴县| 渑池县| 沙雅县| 云浮市| 钟山县| 宜都市| 五莲县| 渑池县| 扎兰屯市| 玉田县| 玛曲县| 阿坝| 礼泉县| 广水市| 牙克石市| 汽车| 贵定县| 新化县| 鄂托克前旗| 龙胜| 三门峡市| 广德县| 澄江县| 漳平市| 隆昌县| 宁河县| 西华县| 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