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陽人之戰
當初,董卓焚毀洛陽,遷都長安,但他本人沒跟著天子車駕西行,而是留在洛陽坐鎮。
討伐董卓的諸侯聯軍并非如《三國演義》描寫的那樣聚在一起會盟,而是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河北軍,由袁紹和王匡組成,駐扎在河內郡(治所在今河南省陟縣)。
第二部分是兗州軍,由張邈、劉岱、橋瑁(mào)、袁遺、鮑信和張超組成,駐扎在酸棗,當然曹操也算其中一員。
第三部分是荊州軍,由袁術、孫堅組成,駐扎在魯陽。
第四部分是豫州軍,只有孔伷一個人,駐扎在潁川。
第五部分是后勤部隊,由韓馥負責,不在前線作戰,在后方鄴城督辦糧草。
這五路人馬聲勢浩大,對洛陽形成了巨大的半包圍態勢。其中,酸棗的兗州軍看起來實力最強,但這路軍隊是最先崩潰的,這讓董卓壓力大減。剩下的幾路人馬中,孔伷沒什么存在感,能對董卓產生威脅的基本上只剩袁紹和袁術了。
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冬天,董卓先下手為強,發兵數萬進攻魯陽。這次突然襲擊險些讓孫堅吃了大虧。
當時,孫堅的糧草還沒籌備完畢,準備派長史公仇稱帶兵去催收軍糧。董卓大軍來攻的時候,孫堅正在魯陽城東門外集合官屬,大辦酒宴,給公仇稱送行。孫堅看董軍先頭軍隊只有幾十名輕騎兵,便一點都不慌張,他一邊飲酒談笑,一邊整頓秩序,做出氣定神閑的樣子,不許部屬輕舉妄動。等董軍后續到達的騎兵逐漸增多,孫堅才慢慢起身,率領大家入城。董軍見孫堅軍容嚴整,毫無可乘之機,只好無功而返。
這次能夠化險為夷,充分體現了孫堅的膽略。不過,和董卓的這次交鋒讓孫堅產生了一個錯覺——董卓不過如此,這種輕敵的心理很快讓他得到教訓。
接下來,孫堅沒有立刻發起進攻,而是在豫州征兵。當時,孔伷是正牌的豫州刺史,為何能放任孫堅在他的地盤肆意妄為呢?孔伷參與會盟后就脫離了大部隊,單獨跑到潁川去了,再往后就徹底消失在史書中了。
或許他應該是死了。如果孔伷未死,那其所轄的豫州后來如何為袁術所占,史書應該有個交代才是,就像袁紹奪了韓馥的冀州那樣。那么孔伷又是怎么死的呢?關于這一點,只能做一個推斷,他應該是在和董卓的作戰中遭到沉重打擊,最后一命嗚呼。這樣推測是有理由的,后來曹丕在《典論》中提到:“兗、豫之師戰于滎陽?!边@說明滎陽之戰不僅有曹操和鮑信的兗州軍,也有豫州軍,而諸侯軍中來自豫州的只有孔伷,他大概率在這場戰斗中大敗。
孔伷這個正牌的豫州刺史死后,孫堅這個豫州刺史就變得名正言順了,他很快在豫州招募了一批人馬,潁川太守李旻也加入了。現在一切準備工作都已就緒,對董卓的總攻開始了。
其實,諸侯聯軍并非都消極作戰,駐于酸棗的那批兗州軍除了曹操和鮑信以外確實表現極差,但是其他部分的人馬還是比較積極的。
就在初平元年(190年)年底,聯軍對董卓發動了繼滎陽之戰后的第二次大規模的攻勢。
這是一次兩軍的協同作戰,北路王匡進兵河陽津(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北),南路孫堅進入梁縣(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以東,對洛陽形成兩面夾擊。面對這兩支敵軍,董卓也采取了分兵戰術,他親率主力對付王匡,南面的孫堅則交給之前在滎陽之戰中大獲全勝的徐榮。
董卓為何敢放心大膽地分兵呢?
原來,諸侯聯軍的南北兩路人馬在進攻時全打了折扣。首先看北路軍,或許是因為韓馥克扣糧草,袁紹并沒有參戰,只有王匡單獨作戰。而南路軍孫堅所部也人數有限,《后漢書》記載:“時,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群兵討卓?!睂O堅只帶了他在豫州招募的人馬,主力部隊荊州軍被留在了魯陽。孫堅采取這樣的輕敵之舉很可能是因為董卓的主力并不在南線,最后導致徐榮在滎陽之戰后第二次大放異彩。
這場梁東之戰可以說是兩軍的一次遭遇戰。當時徐榮和李蒙正縱兵四處劫掠,結果在梁縣一帶與孫堅相遇。孫堅新招募的豫州新兵如何是西涼的百戰精兵之敵?新兵一觸即潰,最終孫堅只帶著幾十名騎兵突圍而出。由于孫堅平時經常佩戴著紅色頭巾,這一特點讓他成了明顯的目標,董卓軍在后面窮追不舍。緊要關頭,部將祖茂接過紅頭巾,引開追兵,這才讓孫堅安然逃脫。而祖茂也沒有像在《三國演義》中那樣被殺,他將追兵引到一處墓地后,把紅頭巾掛在燒柱上,自己藏身于草叢中。追兵過來后,看只有頭巾卻沒有人,便撤退了,祖茂也逃過一劫。
孫堅幸運逃脫,其他人可就沒這么幸運了。潁川太守李旻和豫州從事李延被董卓軍俘虜后用滾油活活燙死,被俘獲的士卒也全部慘遭殺害。
徐榮在洛陽南面大獲全勝,董卓在洛陽北面的進展也異常順利,幾乎將王匡打得全軍覆沒。這樣一來,諸侯聯軍第二次大規模攻勢徹底失敗。不過,這次打擊對孫堅并沒造成太大影響。
原來,此戰過后,孫堅不退反進,繼續向北,屯兵陽人(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按說這一次孫堅的豫州兵損失不小,雖然他收攏了一些敗兵,應很難繼續進軍了,但他很可能得到了袁術從魯陽派來的援軍。這支生力軍的加入讓孫堅很快恢復了戰斗力,董卓的噩夢從此開始。
聽說孫堅再次進犯,初平二年(191年)二月,董卓派大將胡軫(zhěn)領兵五千前去迎戰。為何董卓不繼續任用徐榮呢?這是董卓不得已而為之,他必須解決內部的派系問題。
董卓最初起家靠的是涼州的老班底,但在他進京后,集團的成分開始復雜化。首先,他兼并了何進的部眾,這其實問題不大,因為這批人里除了張遼外,沒什么有實力的大將。但之后董卓兼并了曾任并州刺史的丁原的勢力,這下問題來了。
丁原被殺后,呂布帶著丁原舊部加入董卓隊伍,他所在的派系可以稱為并州派,甚至張遼也可以算入此派,因為他出身并州,最早也是丁原提拔起來的,后來他加入呂布麾下就是明證。董卓為了拉攏呂布,對他異常厚待,將其封為騎都尉。這個騎都尉可不簡單,不僅有兩千石的高俸祿,還有統領羽林騎的權力。并州派有了呂布這個代言人,逐漸可以和涼州派分庭抗禮了。
在這期間,董卓光顧著拉攏新人,卻冷落了舊人?!逗鬂h書·董卓傳》記載:“卓所親愛,并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彼钣H近的那些涼州老班底都沒得到顯耀的官位,這就在集團內部造成了裂痕。董卓的態度讓涼州派感到不滿,胡軫就是其中的代表。
胡軫本就是涼州將領中非常有名望之人,現在卻讓新來的呂布搶了風頭,這讓他無法忍受,因此兩人的關系變得非常惡劣。雖然董卓也給了胡軫一個兩千石的官職——東郡太守,但問題是兗州東郡不在董卓的控制下,這個職位根本就是虛職,和呂布所授的騎都尉沒法比。
這時董卓可能也感到有些不妥了,于是換掉了非涼州出身的徐榮,打算給胡軫一個立功的機會。本來這樣倒也沒什么,可董卓偏偏把與胡軫不和的呂布也派了出去,結果悲劇就此開始。
這次出征,胡軫是總指揮,呂布統率騎兵。胡軫作為主將,本應想辦法緩和與呂布的關系,維持軍中穩定,或者干脆找個理由給呂布定罪,奪了他的兵權。但性格急躁的胡軫做了第三種選擇——他揚言要斬殺一名青綬,這樣才能整肅軍紀。《后漢書·輿服志下》記載:“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綬。”因此,青綬即佩系官印的青色絲帶,指代的就是兩千石以上的高官,而軍中這樣的人似乎除了他就是呂布了。
如此明顯的敵意讓呂布心生警惕,決定暗中給胡軫搞點破壞。大軍行至距離陽人數十里的廣成時,天色已暮,士卒已經疲憊。此時本應休整一段時間,后半夜繼續行軍,第二天清晨對陽人發起進攻,這也是之前董卓做出的安排。可這時,呂布等人卻對胡軫說:“陽人城中賊已走,當追尋之;不然失之矣?!鳖^腦簡單的胡軫立功心切,率軍連夜進發。結果到陽人城下后,發現根本不是呂布說的那么回事,城中的守備十分嚴密,完全沒有偷襲的機會。
此時全軍饑渴困乏,士氣低落到極點,呂布又讓人散播謠言,說孫堅要出城夜襲了,結果全軍狼狽逃竄。等丟盔棄甲跑出十幾里,士卒卻發現身后根本沒有追兵,再次掉頭返回,這時天也亮了。
《孫子兵法·軍爭》云:“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就算是精兵,一天行進百里也會有大量士兵掉隊。胡軫的部隊走了多遠呢?我們來算算吧。從廣成到陽人就有幾十里,到了陽人后又來了一次十幾里的往返跑,這就接近百里了,再加上到廣成之前的行軍,總路程絕對超過百里了。這一趟折騰下來,鐵打的人也支撐不住了,胡軫怎么可能是以逸待勞的孫堅的對手呢?
孫堅抓住戰機大舉進攻,胡軫慘敗。呂布早已算計好了,他帶的是騎兵,體力保存得比較好,撤退也快,自然是安然無恙,可董卓帳下的武將華雄就倒霉了,最后被孫堅軍當場斬殺。這一戰孫堅大獲全勝,這也是諸侯聯軍起兵一年多以來的首勝,大大提升了士氣。雖說董卓軍的敗因主要是內訌,但孫堅對戰局的把握也確實值得稱道。
就在孫堅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后方出問題了。有人勸說袁術不要再給孫堅提供兵糧了,因為若讓孫堅得了洛陽,那就是“除狼而得虎”,再也“不可復制”。其實,這種說法完全不能成立。洛陽一帶早就被董卓燒了,孫堅縱使得到洛陽,那也是一座空城,難道還能以此為根基和袁術對抗嗎?
但袁術偏偏就信了,斷絕了軍糧供應。這下孫堅沒辦法了,軍隊無糧肯定無法繼續作戰。他一路狂奔百余多里趕回魯陽,對袁術說:“我和董卓無冤無仇,現在和他作戰,一是為了國家,二是為了給你們袁氏報血仇,現在你居然聽信讒言對我起疑心?”袁術無話可說,只好答應供糧,孫堅也得以繼續進攻。
董卓在戰場上打不過孫堅,只能派李傕(jué)前去和談,他想和孫堅聯姻,并對孫氏族人許以高官厚祿??墒牵康奶嶙h遭到孫堅嚴詞拒絕。孫堅繼續北進,抵達大谷關,這里距洛陽只有九十里了。
感受到孫堅的強硬態度后,董卓不禁感慨:“當年平定涼州之亂時,要是周慎聽了孫堅的建議,怎么會失敗呢?可見孫堅確實有過人之處啊?!遍L史劉艾不服,他說:“孫堅雖然能出奇計,但也不如李傕、郭汜(sì)啊。聽說那年他在美陽之戰時,率領千余人,結果損兵折將,連印綬都丟了?!倍炕卮穑骸皩O堅當時率領的多是烏合之眾,算不得數。不過,這回他也成不了事。只要殺掉二袁、劉表、孫堅,天下自然會臣服于我!”
雖然董卓自信滿滿,但現實是殘酷的。董卓親自帶兵和孫堅在劉氏皇陵一帶交戰,依然大敗而歸。這下洛陽是守不住了,董卓把呂布留在這里,自己往西跑到黽(miǎn)池(今河南省澠池縣)去了。
洛陽的大門終于要被打開了,很快,孫堅擊敗留守的呂布,殺入洛陽城,這座被董卓禍害了近兩年的大漢國都終于被光復了。
孫堅入城后,見到洛陽城那凋敝不堪的慘狀,不禁潸然淚下。他下令打掃漢室宗廟,用三牲祭祀,之后又修復了被董卓挖壞的皇陵。就在這時,孫堅又有了一個意外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