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人怎樣感知外部世界和環境——認知篇(6)

心理學家對顏色與人的心理健康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一般情況下,紅色代表快樂、熱情,它使人情緒熱烈、飽滿,并能激發愛的情感。黃色代表快樂、明亮,使人興高采烈,充滿喜悅。綠色意味著和平,使人的心里有安定、恬靜、溫和之感。藍色給人以安靜、涼爽、舒適之感,使人心胸開闊。灰色使人感到郁悶、空虛。黑色使人感到莊嚴、沮喪和悲哀。白色讓人有素雅、純潔、輕快之感。

總之,各種顏色都會給人的情緒帶來一定的影響,使人的心理活動發生變化。

在臨床實踐中,學者們對色彩療法也進行了研究,效果是很好的。高血壓病人戴上煙色眼鏡可使血壓下降;紅色和藍色可使血液循環加快;病人如果住在涂著白色、淡藍色或淡綠色、淡黃色墻壁的房間里,心情會很安定、舒適,有助于健康的恢復。

顏色對人的脈搏和握力都有一定的影響。實驗證明,人在黃顏色的房間里脈搏正常,在藍色的房間里脈搏會減慢一些,而在紅顏色的房間里脈搏增快得很明顯。

法國的生理學家實驗發現,在紅色光的照射下,手的握力比平常增強一倍,在橙黃色光的照射下,手的握力比平常增強半成。

由此可見,顏色不但可以影響人的情緒,而且還可以對人的健康產生影響。

天氣會一定程度地左右人的心情——天氣心理學

如果今天陽光燦爛、空氣濕潤、微風習習,你就會覺得精神振奮、心情舒暢吧?如果一連遭遇十幾天的陰雨,你是否會感到莫名的郁悶?

對這種心情的變化,我們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多愁善感。因為科學家已經發現,在氣候特別寒冷的地帶,人們在冬天的情緒會顯著地變得憂郁和低落。而導致情緒低落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陽光,同時還會出現容易疲勞、嗜睡、喜歡吃大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等癥狀。

精神治療專家發現,人的情緒或多或少地會受到天氣的影響。如果一個人對天氣變化,特別是壞天氣的刺激反應強烈,就會表現出種種不適癥狀,如疲倦、虛弱、健忘、眼冒金星、神經過敏、情緒低落、工作提不起精神、睡眠不好、偏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恐懼、冒汗、沒有食欲、腸胃功能紊亂、神經質、易激動等。

1982—1983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曾經使全球大約10萬人患上了抑郁癥,精神病的發病率上升了38%,交通事故也至少增加了5000起。其原因就是,全球氣候異常和天氣的災難,超過了一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環境心理學的一些研究表明,溫度與暴力行為相關,夏日的高溫可引起暴力行為的增加。但是當溫度達到一定點以后再升高,則不再導致暴力行為的增加,而導致嗜睡現象的增多。溫度也和人際吸引相關,在高溫室內的被試者,比在常溫室內的被試者,更容易對他人作出不友好的評價。

我們都知道,“萬物生長靠太陽”,植物往往有向光性,人也是一樣。一般來說,選擇陽光充足的居所對人比較有利。因為光是熱、土壤、植物、水、空氣的軸心。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日光燈中加入類似太陽光成分的紫外線,對健康有好處;讓自閉者生活在光線較充足的地方,自閉行為會減少一半,還會使他們與人互動的行為有所增加。而燈光不足會造成視覺疲勞、反胃、頭痛、憂郁、郁悶等行為反應。研究甚至發現在日光燈下與太陽光下的工作效率不同。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孩子顯得活潑有勁多了。

在法國,曾經的一段長時間的陰雨天氣導致抑郁癥患者大大增加,于是許多治療機構創造性地采用人造陽光治療法,就是用光照來治療這些等不及陽光出現的病人,收到了顯著的療效。

長時間的天氣特征,會形成氣候。研究發現,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和他所生活地區的氣候有直接的關系。這也是因為天氣影響到人的心情,日久天長,就影響了性格。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幾乎每個人都無法完全擺脫特定環境的影響。

長期生活在熱帶的人,性格比較暴躁易怒。而高緯度的寒帶,氣候寒冷、陽光稀少,是抑郁癥的高發區。生活在氣候濕潤、生機盎然的水鄉的人,具有多情、反應機敏等特點。草原上的牧民大多為人豪爽,山區的人多是性格率直。秋高氣爽的氣候被認為最適合創作,長年居住在15℃~18℃環境中的人,頭腦較為發達,在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比較突出。

噪音對心理健康有不好的影響——環境心理學

明朝初年,朱元璋為了徹底消滅蒙元王朝在西南地區的統治勢力,任命沐英為征南右副將軍,和藍玉一起隨傅友德將軍進攻云南。元朝梁王派達里嘛率領10萬人馬在曲靖抗擊。

沐英為了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秘密迂回敵后,突然在山谷間豎起旗幟,擂響戰鼓,銅號齊鳴,發出陣陣無節律的震耳響聲。在這種噪音刺激下,元軍心驚肉跳,在懵然混亂之中,被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

明軍的勝利,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一個功臣——噪音。

噪音是環境心理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聲音。在這個故事中,噪音可以抗擊敵人,本身就說明噪音對人會造成不良的心理刺激。

許多年前美國有個報道,一名男子因為不堪忍受住所附近建筑工地上汽錘的噪聲,竟跑上前去,把腦袋伸到汽錘底下,結果腦袋被砸成肉漿。

從一方面來看,這個悲劇的主人,很可能有些抑郁癥,至少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不也說明噪音對人的心理有多么嚴重的影響嗎?

許多作家之所以喜歡遠離城市,到一個偏僻的山村去寫作,就是為了躲避城里密集的噪音。

在科學上,噪音(噪聲)是指波形量非周期性變化或超過85~95分貝的不規則聲音。但在現實中,這個標準并不是絕對的。

歡快的鑼鼓聲、口號聲、大喊大叫、鞭炮聲,盡管超過85分貝,甚至有的也無規律,但不會引起參與者與欣賞者的心理煩躁。這是因為參與者和欣賞者當時有一種心理宣泄的需要而喜歡或能夠接受這種聲音。

反過來,即使低于85分貝的聲音,如果不成規律,比如雞鳴狗叫,對某些人來說,也就成了噪音。有人愛養蟈蟈,蟈蟈陣發性的叫聲對某些人來說是噪音,對另一些人卻像催眠曲。

噪音廣泛地危害人的生理機能,如造成耳聾、睡眠障礙、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心率加速、血壓升高,血管痙攣、胃功能紊亂、胃液分泌異常、食欲下降、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強、性機能紊亂和月經失調等不良癥狀的產生。在這里,我們主要說說噪音效應對心理的影響。

噪音會使人們煩躁不安、心情變壞、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產生睡眠障礙,這種現象叫做“噪音定律”。

噪音有時會形成對別人的強烈的情緒干擾,甚至使人方寸大亂。我國古代的軍事家因為懂得噪音的這個特點,便在戰爭中巧妙地把噪音作為攻擊敵人的一個武器。

噪音屬于環境污染的一種。現在,醫院、療養院,或是居民住宅區,一般都限制汽車鳴笛,禁止養雞、養狗。我國大部分城市也已經禁止在城區燃放鞭炮。這些都是為避免噪音效應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江市| 阿合奇县| 新巴尔虎左旗| 阿克苏市| 离岛区| 乌苏市| 布尔津县| 龙川县| 郯城县| 禄劝| 茌平县| 苍南县| 彭阳县| 泗水县| 宁河县| 峨眉山市| 彭泽县| 永登县| 嵊泗县| 堆龙德庆县| 丹寨县| 泊头市| 金寨县| 盐源县| 延寿县| 乐业县| 鹤庆县| 黑龙江省| 金川县| 翁牛特旗| 洛浦县| 丰都县| 牡丹江市| 霍林郭勒市| 惠安县| 怀宁县| 洛宁县| 怀仁县| 通榆县| 四川省| 溧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