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推薦序一 顛覆傳統認知,積極應對人口變局

原新

南開大學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教授、主任

隨著工業化、科技化和現代化進程加快,晚婚晚育行為成為社會主流,不婚不育行為也以多元價值觀的形式被大眾所包容。一方面,在傳統婚育制度遭受沖擊的情況下,出生人口減少,少子化愈演愈烈,家庭規模逐漸小型化,已然成為全球化現象,多代人口共存在一個時間段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然而共居在一個屋檐下的情景卻越來越少見。另一方面,隨著長壽化的快速發展,以及由此衍生的第三人生、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多代人口在社會情景,尤其是在工作情景共存的情況越來越普遍,簡約與多元共振,合作與沖突共處,機遇與挑戰共存,置身其間的各代不斷探索應對之道,由此引發多代革命,目標是邁向常青一代社會。在人類歷史長河中,自工業革命以來的短短200多年的時間,成為人口變局及經濟社會變革最為集中的時期。經濟社會依次走過了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發展階段,正在邁向現代化社會。人類自產生之日起,人口數量歷經百萬年的緩慢增加,終于在1800年前后達到10億人,然而在隨后的兩個多世紀的時間里,人口數量凈增加70億人,2022年11月15日地球總人口達到80億人。在同樣的時間段,人類長壽化伴隨死亡率的普遍下降快速挺進,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從25~35歲攀升至72歲以上,走向長壽化時代;人口少子化伴隨生育率的下降不斷加速,總和生育率從5~6降至2.2,一半以上國家和地區的生育率已經達到或低于更替水平,步入低生育率時代;由此導致人口數量增長速度放緩,甚至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開始負增長,人口老齡化和長壽化是全球大趨勢,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多代共存的大趨勢愈演愈烈,多代革命不可避免。勇于承認和客觀看待多代共存的發展趨勢,是完成多代革命的前提。多代共存意味著機遇和挑戰并存,如何轉“?!睘椤皺C”,需要我們及早解放思想,變革思維,以宏大的格局和預見性的眼光顛覆傳統認知,認真審視這場21世紀的人口革命浪潮。

這本書是應運而生之作,作者文筆細膩,角度新穎,視野宏大,為我們娓娓道來人口世代更迭的歷史、現在和未來,為我們堅定了置身于人口變局中的人口信心,描繪了人生規劃的人口坐標,勾勒了多代和諧共生的人口藍圖。

本書的主要特色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為積極老齡化和成功老齡化提供了事實支撐,為多代合作共存提供了理論支撐。作者通過詳細的資料,論證了人口創造力并不是隨著時間推移而絕對衰退的,老齡化社會并不必然帶來創造力衰減,老年人口通過經驗積累也能迎來新的創造力高峰,而且這種創造力與年輕人口通過認知能力擁有的創造力并不沖突,不同年齡段的創造力具有互相協作的可能。這有效回擊了當前社會熱議的“老年人口延遲退休會搶占年輕人口工作機會”“老齡化必然導致創新能力下降”的觀點,夯實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創造力基礎。

第二,為打破固化的人生順序模式提供宏大的歷史視角和創新思維。作者認為我們當前習以為常的人生順序是自工業革命以來逐漸構建起來的,尚未超過200年時間。長壽化、少子化、老齡化等人口變動已經打破長久以來的人口結構,我們如果繼續故步自封,堅守這種刻板的人生順序會顯得不合時宜,“落伍”于時代潮流。作者以大歷史觀審視和反思舊有的人生順序模式,恰恰印證了人口學界近些年探討的人口結構快速變遷與社會架構滯后轉變所導致的老齡社會治理失序問題,讓我們對理論問題的解讀有了更新穎的思路,基于對傳統的人生順序的顛覆,作者引導我們重新思考“何為老年人”,此時年齡仿佛成為一個狹隘且充滿歧視的僵化標準,亟待快速打破和重新建構。

第三,為積極應對人口變局而重塑全新的人生順序和安排。打破既有的由玩樂、學習、工作和退休依次構成的“人生四站”順序格局,需要建構出新的順序和安排,否則將導致失序格局墮入無序格局。首先是思考以養老金為主的社會保障可持續性問題,在延遲退休、提高就業人員及其雇主的繳費基數和稅率、削減福利或加大從國外引入年輕勞動力等傳統措施之外,系統地變革社會生活安排。促進更深層次的性別平等,保障女性合法權益,推進家庭支持措施。良好的人口政策不僅是為想生育的人群做好支持性舉措安排,也要為非傳統婚育行為(如非婚生育)提供足夠的尊重;良好的教育政策不僅是提高入學率和擴大教育規模,更要關注教育結構和教育質量,看到教育并不完全等于培養職業者。要以人為本,關注人的全面發展,思考遺產稅如何征收,等等。

成功的多代革命需要我們客觀地認識人口變局,準確地把握人口發展的新特征,以及關注與人口浪潮同頻共振的家庭轉型、社會轉型、經濟轉型和發展轉型,還要看到技術轉型的偉大浪潮。這本書預見性地關注到了多浪潮的交疊,為我們進一步思考人口變局打開了一角天窗。更進一步地,我們要看到當前技術浪潮包括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新能源等多方面,基于此要牢牢把握老齡化、少子化、長壽化、城鎮化、信息化、數字化、家庭小型化等多化共振的時代脈搏,為掀起更深層次的多代革命筑牢技術支撐,時刻做好迎接技術創新和變革的充分準備。

作者基于西方經驗,呈現了多代革命的綜合性。照拂我國現實,我們還要看到不同于西方現代化的中國式現代化特征,看到中國的多代革命必須也持續立足于人口規模巨大的國情,立足于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追求,立足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實踐,立足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立足于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使命,在中國式現代化探索中比較中西方多代革命的異同,找尋屬于我們自己的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也為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口發展提供經驗參考。

面向未來,我們堅持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總體布局下,科學認識、主動適應、積極應對,將多代革命的理念融入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全領域和全過程,以人口為基礎,促進經濟、社會、文化、家庭、教育和職場等多維度革新和創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浮市| 瑞丽市| 临高县| 大悟县| 遂平县| 武穴市| 上犹县| 阿勒泰市| 望都县| 襄汾县| 佛教| 施甸县| 信宜市| 阳城县| 镇雄县| 桐城市| 广南县| 霞浦县| 崇文区| 安阳市| 盘山县| 仙桃市| 大悟县| 夏邑县| 故城县| 濮阳县| 渭南市| 内丘县| 桂平市| 太白县| 柘荣县| 桑植县| 蒙自县| 永仁县| 体育| 肃北| 卢龙县| 无棣县| 德令哈市| 徐水县|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