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代社會:重新思考事業、家庭和未來規劃
- (西)莫洛·F.紀廉
- 680字
- 2024-07-02 16:14:45
02 長壽與健康
在延長的壽命中活得更健康
我研究的不是長壽,
而是如何讓人們保持健康。
——
奧布里·德格雷(Aubrey de Grey)
約瑟夫·斯大林渴望長壽。在他的領導下,蘇聯實現了工業化,并取得了二戰的勝利。他自信蘇聯能夠贏得軍備競賽和太空競賽。1953年,斯大林去世,享年74歲,距離蘇聯成功引爆第一顆氫彈和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只差了幾年時間。如果格魯吉亞共和國的統計數據可信的話,那么出生在這里的斯大林活到100歲也不足為奇。事實上,在蘇聯的宣傳造勢下,整個共和國被吹捧為“長壽之鄉”。但是,根據人口統計學教授尼爾·貝內特(Neil Bennett)及其同事莉·凱爾·加森(Lea Keil Garson)的詳細記述,蘇聯黨政官員夸大了高加索地區百歲老人的數量,以此取悅斯大林,讓他相信自己能夠活到100歲。
然而,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并不是假新聞。在過去的250年里,平均預期壽命呈現大幅增長的趨勢。美國人2022年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78歲)比1900年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46歲)多出32年,兩者之間的差距不可謂不大。從全球來看,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從1900年的31歲到2022年的72歲,翻了一番還多。這一巨大的飛躍對與學校教育、工作和退休相關的傳統假定構成了挑戰。歷史學家詹姆斯·萊利(James Riley)寫道:“這是我們人類在現代取得的最高成就,其重要性超過了財富、軍事力量和政治穩定性?!钡@確實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難道我們只能上一次學嗎?在如此漫長的人生中,我們是否注定只能追求一種事業或只能從事一種工作或職業?假定退休年齡為65歲,而人們退休后平均還能再活25年,那么我們能否負擔得起?我們的儲蓄怎樣才能維持如此長的時間?從代際公平的角度看,多少歲退休是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