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晨起霞光映照,漸漸將小院兒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輝。
今天是去鎮上置辦年貨,裁制新衣的日子。
陳父今日不能一同去了,他與村里同伴約好要一起出趟門。
匆匆用了早飯,陳母帶著陳依一和江晚一同去橋頭與車夫會合。
今日去鎮上集市的人特別多,橋頭停了好幾輛驢車,還有一輛牛車。這些車夫都是村里農戶,平時也不經常拉人,趕上集市或者什么節日去鎮上的人多了,就指望著這時候能多拉點人賺點小錢呢。
隨著太陽的升起,霞光逐漸變得柔和而溫暖,驅散了些晨早的寒冷。
今年地里收成不錯,陳禾兩夫妻在鎮上做工也賺了些錢,常托人送到家里,陳父呢平日里什么活都接,什么都干,一年也能往家里拿些錢。
陳依一平時總在書院待著。江晚呢,自打來到這家里還沒出過遠門。
娘仨今日起得早,不趕時間。從落枝村到長竹鎮差不多一個時辰左右。如果是馬車車程能快一半,但馬車太貴了,尋常人家也舍不得。村里倒是有幾戶有錢人家,但卻沒有用馬車拉人的。
能買得起馬車的人戶,也不會用來拉人維持生計。
“哇,好熱鬧啊!”約摸一個時辰后,娘仨終于到了鎮里。
早上著急,只吃了些米粥小咸菜。這會兒到了地方,米粥不抗飽,娘仨又找了家小店吃了些包子。
來一趟鎮上也不方便,今天是有東西要買的,所以陳母就不打算去看看陳禾他們了,再者年節將至,正是他們忙的時候。
“哇,好漂亮啊!”三人來到布行挑選裁制冬衣的布料,陳依一摸著店里的布料很是喜歡。
陳母溫柔的看著二人,目光慈愛:“你們嫂子不在,我去給她挑一些,你們也慢慢挑些喜歡的吧。”
陳依一平日里一向喜歡穿的俏皮可愛,挑的布料顏色也都是些粉色紅色的。
江晚則挑了一些淡色的,繡花少的。她不喜歡張揚的樣式。
陳母給關茹兒挑了粉紫色和嫩黃色。之后便送到了裁縫鋪給陳依一和江晚各量了尺寸。二人年紀還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尤其是陳依一,今年比去年高了些。
關茹兒是大人了,身高倒是變不了,只是她現在有孕了,日后肚子會慢慢變大,所以陳母決定用買來的布料給她做幾件保暖的斗篷。陳依一和江晚的衣裙就在裁縫鋪制作。
陳母最近事情多,否則就自己給她們做了。不過縫制斗篷對陳母來說倒是簡單,三人的斗篷都由她來做,從布匹里抽出些就做成了。
“來,給你們些銀錢去逛逛吧,看看買點什么喜歡的東西。”
難得出來一趟,陳母要去的地方對于年輕人來說有些無趣,就是買買肉和菜什么的,鎮上這么熱鬧,不如讓她們自己去逛逛。
之后陳母便提著筐子離開了。江晚牽著身高到自己肩膀的陳依一,二人都有些小小興奮。
路過很多小攤,還在人群中觀看了許久街頭賣藝的。陳依一對這些新鮮事物感到新奇,江晚也是。
她這也算是真正的一個古代人了。
江晚拿著陳母給的零用錢一人買了一串糖葫蘆。陳依一看見賣便宜首飾的小攤位,拉著江晚就要去瞧瞧。
江晚除了糖葫蘆還什么都沒買呢,陳依一就已經買了好幾個小玩意兒了。
“江姐姐,你也挑幾個嘛!”陳依一拽了下江晚的手,撒嬌道。
琳瑯滿目的飾品擺了一堆,目光從上面逐一掃過,江晚拿起幾樣看了看。上一世她生活在物質充足的家庭里,什么好東西都見過了。因此面前這些東西她倒也能看出材質好壞。
最后她挑了一枚珠花釵,銀色梅花被一圈藍灰色的琉璃環繞在中間,琉璃的外圍側方上還鑲嵌了兩顆類似珍珠的白珠子,東西算不上好,但款式工藝還算淡雅精巧,能在小攤兒上買到心儀的,也是難得。
“哇,江姐姐你好會挑啊!”陳依一幫江晚戴上:“這發釵和你今日穿的衣服好配呀!”
素白的里裙和丁香紫色的外衫,是原主的衣服。被陳母洗干凈,今日拿來給她了。這一身衣衫款式材質甚好,不是一般店里買得到的布料。她其實是不大想穿的。
江晚淡淡一笑,摸了摸陳依一的臉,有些寵溺。
她們正打算再去別的地方看看,臨走之際,忽然眼角余光掃見邊角一支步搖下蓋住的一頂玉色發冠,上面嵌入一小塊煙灰色琉璃,還算精細,此外還配了一支清透的與之相配的白簪。
“老板,這個多少錢?”江晚把這兩件東西翻了出來。
“呦,小姑娘,你眼光真好,這個五錢銀子。”
“啊,好貴啊!”陳依一輕輕摸了摸發冠,輕輕嘆道。
再怎么好看,也不過是小攤兒上的東西,和首飾店里的東西差遠了,也就是賣給尋常普通人家的,確實賣的貴了。這老板是看她們年紀小,糊弄人呢吧。
江晚暗暗琢磨著。
陳母給的銀錢,剛才買的發釵已經花掉了大半,兩根糖葫蘆又花了些,剩下的錢還差一半多呢。
江晚不知道這個時代的銀錢換算成東西價值幾何。只是這套發冠雖還算精妙,卻也不是什么多好的材質,只是貴在外觀。
“江姐姐你很想要嗎?這是男子的發冠誒,你想買給誰呀?”陳依一眨了眨眼,雙眸閃過一絲狡黠,她看著江晚,期待著從她嘴里說出來的人是誰。
江晚回想起她與周文韞談話的那夜,又想到他用麻布束發,也沒個像樣的好物件兒。
這套發冠很適合他呢。
“老板,這個能不能再便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