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言難盡的宰相們
- 魂穿趙桓——睜眼汴梁被圍
- 老墨成仙
- 2033字
- 2024-06-18 07:00:00
牟駝崗位于開封西北二十里外,是大宋皇家養馬廠,天駟監所在,方圓三十平方公里,水草豐美,養著大宋皇家的兩萬多匹馬。
他看過的好幾本小說中,都提到,降而復叛的郭藥師引金國東路軍南下,度過黃河后第一站就直奔牟駝崗,不但繳獲良馬兩萬多匹,還得到大量糧食,飼料,干草,并在此地立下大營!
據說當年郭藥師攜遼國怨軍歸順大宋,進京拜見宋徽宗,曾跟著宋徽宗在牟駝崗打過馬球,對此地留下的深刻印象。
吩咐完內侍去提醒李剛牟駝崗的事情,趙桓又發起呆來。
許久之后,他充滿無奈的長嘆一聲。
趙桓發現,自己現在雖然是皇帝,還具備著未來的記憶,但在這個節骨眼上,他急切間,卻也做不了什么。
就在這百轉糾結中,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中午。
“官家,該傳膳了。”梁師成提醒道。
趙桓恍然抬頭,“哦,是有些餓了。”
他下意識的問道:“諶哥兒和皇后呢?”旋即他就想起,前身昨天已經安排人送妻兒乘船去南京(商丘)避難了!
午膳相當豐盛,雖然沒有后世許多熟悉的蔬菜調料,但御廚的手藝名不虛傳。
吃飽了肚子,趙桓終于放松了下來。
放松下來之后,他漸漸也想明白了,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宋落到今天這步田地,并非因某件事情,或短期內造成,而是開國定下的基調,新舊兩黨的黨爭,宋徽宗二十年如一日的折騰,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的造成的。
有道是破壞容易建設難,幾十上百年的積弊,要想解決,又哪能一蹴而就!
便是神仙來,也不能尋日之間解決問題!
別說尋日,就算是從第一次開封圍城到靖康之變間的一年時間,要想解決,也是癡人說夢!
雖說如此,但他已經落到如今田地,也只能萬事往好處想,總比睜眼第二次開封被圍強吧?至少還有一年掙扎時間!不是嗎?
所以,趙桓也只能沉下心來,從日常之事做起了。
皇帝的日常是什么?自然是批復奏折!
他坐在御桌之后,拿起一份份奏折細細翻看起來。
許久之后,他抬起頭來,開始整理思緒。
值此大變時刻,不難理解,此時桌子上的奏折,大部分都是各種彈劾奏章。
本來嘛,時局弄到今天這一步,總得有人負責吧?
難倒要讓他這個才繼位沒幾天的新皇帝的負責?
當然是太上皇和他手下奸臣的責任啊!
想起太上皇手下的奸臣,趙桓忍不住抬頭看了梁師成一眼。
這位對他形影不離的梁太監不但是宋徽宗手下的奸臣之一,還是天下人都欲除之而后快的大名鼎鼎“六賊”之一。
昨夜宋徽宗以去亳州太清宮上香為借口逃亡東南,六賊中的其他人都跟著太上皇跑了,唯獨梁師成因為對新皇有舊恩,抱上了趙桓的新大腿。
見皇帝看自己,梁師成立即上前,“官家,有什么吩咐?”
趙桓微微搖頭道:“沒事,我在想事情。”
梁師成又退了下去。
趙桓收回目光,并不打算在這人身上浪費寶貴的精力,宋朝的宦官一切權柄都來自皇帝,要收拾這種人,一道詔令的事情,等以后有空,再慢慢收拾他。
這些奏折不少都是彈劾六賊的,但也有不少事彈劾太上皇留下的值宰白時中和李邦彥的。
這兩個人才是今時今日時局的關鍵所在。
宋朝宰相權柄很重,遠不是明朝內閣所能比的。
在明朝,六部尚書,特別是吏部尚書,一直都是可以和首輔掰腕子的存在,直到后期才被首輔的權威蓋過。
而在宋朝,六部不過是宰相掌握的中書省的下屬機構,六部尚書是虛職,實際掌管六部的侍郎,不過都是宰相的應聲蟲而已。
但宰相權再重,皇帝也有手段拿捏于他。
首先,宋朝的臺諫系統,也就是所謂的御史臺,言官全都由皇帝親自任命,宰相無權過問。
而根據朝堂規矩,一旦宰相遭到御史彈劾,就必須上書辭職以證清白,這個時候,宰相的去留就握在皇帝手中了!
所以宋朝皇帝要換宰相,其實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而現在,更換宰相的“由頭”就握在趙桓手中。
首先是白時中,這人是蔡京父子的走狗,勸說趙桓逃跑最賣力的人之一,別說現在的趙桓,就算是歷史上真正的趙桓也會將他罷相。
其次是次相李邦彥,這人在歷史上可比白時中出名多了,堪稱一手造成靖康之變的罪魁禍首。
歷史上,趙桓罷免了白時中后,就將李邦彥升為太宰。
這家伙是個徹頭徹尾的投降派,頗有一番量大宋之物力,結大金之歡心的風采。
金人獅子大張口,要五百萬兩黃金,五千萬兩白銀,另加布帛數百萬,這家伙和宋欽宗兩人連價都不還,搜空了整個開封城,包括皇宮里的積蓄,甚至連李師師等名妓的家產都強行充公,才勉強滿足了金人的胃口。
李邦彥以下,朝堂中現有宰輔,竟全都是主和派!
唯一一個稍微好點的只有中大夫,門下侍郎(副相)吳敏。
此人雖然也是主和派,但怎么說呢,他并不是那種為了茍活就無底線的主和派,比如,他就反對李邦彥他們提出的逃亡金陵,而是建議逃亡鄧襄(南陽,襄陽一帶),以圖反攻。
李綱就是經他推薦,才從地方官一躍成為兵部侍郎的。
直到第一次開封解圍后,為了救援太原,大宋朝在河東(今山西)前后葬送了二三十萬大軍之后,吳敏才轉化成徹底的主和派。
而且,吳敏此人對趙桓是有功的,因為他是第一個勸說宋徽宗將皇位禪讓給太子的人。
執宰之中,除了吳敏,剩下一個讓趙桓覺得勉強能看的,竟然是傳說中的大奸臣張邦昌!
張邦昌這人,在歷史上名聲極差,是個幾乎和秦檜齊名的奸臣。
但實際上,以超脫封建時代的眼光來看,這人其實勉強算是個懦弱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