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2 公共機構節能的意義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今后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和18%;展望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基本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

公共機構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力量,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中承擔著重要職責。

從能源資源消費量和碳排放量上看,2020年我國共有公共機構158.6萬家,能源消費總量為1.64億噸標準煤,用水量達到106.97億立方米,能源資源消費量和碳排放量僅次于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

從能源資源消費類型上看,公共機構建筑面積總量較大,建筑能耗約占全社會能耗的1/3,碳排放量約占社會碳排放總量的40%,推進公共機構建筑節能降碳將顯著改善社會整體能耗和碳排放狀況。因此,公共機構帶頭推進綠色建筑創建活動,嚴格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力度,加強綠色化運行管理,對實現建筑全方位、常態化節能降碳具有重要意義。

從能源資源消費行業分類上看,2020年,全國教育類公共機構用能約5625萬噸標準煤、用水約32億噸,分別占公共機構用能、用水總量的34.4%、29.6%,是能源資源消耗大戶。

從能源資源消費社會影響上看,公共機構包括機關、學校、醫院等,類型多、數量多、人員多,而且很多單位還直接面向社會公眾。公共機構帶頭推進低碳辦公、倡導綠色生活、反對鋪張浪費,能夠有效帶動形成勤儉節約人人盡責、節能減排人人擔當、綠色環保人人作為、生態文明人人踐行的良好社會風尚。而大力推進“綠色學校”建設,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到學校規劃建設、運行管理、教育教學等各方面,培養學生形成節能環保和勤儉節約的觀念,并通過學生帶動家庭,進而提升全社會生態文明素養。因此,公共機構節能對全社會有重要的影響和示范作用。黨政機關是全社會行為和道德風尚的標桿。公共機構帶頭節約能源資源、注重環境保護,就能引領全體國民提高節能和保護環境意識,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節能環保氛圍。一把相對公平的標尺可以為從源頭上降低公共機構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消費支出發揮有效的指導作用。

從提升自身公信力和節能監管能力上看,公共機構作為節能降碳工作的倡導者、監督者、執行者,將自身節能降碳的實踐經驗作為制定政策、完善制度規定和相關標準的重要依據,可以進一步提升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公共機構節能是提升公共機構自身公信力和節能監管能力的必然要求。各級公共機構,特別是黨政機關,既是能源消費者,又是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倡導者和管理者。正人先正己,公共機構只有帶頭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才能有效地對其他社會主體在節能環保方面進行監督管理。

近年來,公共機構在推進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方面做了扎實的工作,這些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公共機構能效水平的提高、公共機構節能制度標準的完善、公共機構節能示范帶動作用的持續發揮、公共機構節能管理水平能力的增強。全國共創建6萬余家節約型公共機構機關、3000多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近400家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約6萬家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與2015年相比,全國公共機構減少煤炭消費5.17%,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約10.7%,人均綜合能耗下降約11.1%,人均用水量下降約15.1%,圓滿完成了“十三五”所規劃的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為國家的節能降耗做出了重要貢獻。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任重道遠,使命光榮。公共機構一定會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恪盡職守、攻堅克難,扎實做好公共機構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動新時代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努力為美麗中國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浦东新区| 买车| 涞水县| 丰都县| 桃园市| 洞头县| 正阳县| 疏勒县| 巢湖市| 伊川县| 黔江区| 南江县| 湟中县| 长治县| 黎川县| 师宗县| 且末县| 太保市| 威海市| 遂川县| 喀喇沁旗| 武冈市| 桐城市| 霸州市| 潞西市| 横峰县| 孟连| 夏河县| 涡阳县| 乌兰县| 清丰县| 铁岭市| 盐池县| 临夏市| 弋阳县| 酒泉市| 汝南县| 都江堰市| 利辛县| 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