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九、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胃的縱軸向下延長,胃的下極明顯降低,甚至低達小骨盆者,飲水超聲波檢查可見胃下緣移入盆腔內。本病多見于婦女,其中多子女者更為常見,亦見于形體瘦長者。本病的臨床表現為食后腹部有飽滿和墜脹感,時有劇痛(常發生在體力勞動、負重或受震動以后),自覺腹內有震水聲音,平臥后即消失,常有噯氣、便秘、食欲不振、自覺口中有臭味等,全身營養狀況較差,精神不振,容易疲乏,嚴重者常伴有頭暈、失眠等癥,部分患者合并肝、腎下垂,以及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等。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為中氣不足,脾胃虧虛,升舉無力所為,當以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為治。

【中成藥內治法】

1.脾胃氣虛型:主要表現為胃下垂,胃痛隱隱,脘腹脹滿,納食減少,神疲乏力,動則尤甚,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質淡,脈細弱。當以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為治,可選用黃芪精顆粒(口服液),或補中益氣口服液,或人參北芪膠囊等,口服。

2.脾胃濕熱型:主要表現為胃下垂,胃脘灼熱,脘腹脹滿,口干口苦,大便秘結或溏薄,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當以清熱利濕為治,可選用葛根芩連片,或黃連膠囊,或芩連片(顆粒)等,口服。

3.腎氣不足型:主要表現為胃下垂,脘腹脹滿,頭暈目眩,動則加劇,肢軟乏力,腰膝酸軟,四肢不溫,舌淡苔白,脈沉細。當以補腎益氣為治,可選用刺五加片,或龜齡集,或加味龜齡集酒,或金匱腎氣丸,或參桂鹿茸丸等,口服。

【中成藥外治法】

1.補中益氣丸:取本品1粒,研為細末,敷于肚臍處,外用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用7~10次。適用于脾胃氣虛型胃下垂。

2.黃芪升麻糊:取黃芪注射液1~2支,升麻5克。將升麻研為細末,用黃芪注射液調勻,敷于肚臍處,外用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用7~10次。可補中益氣,升陽固脫。適用于脾胃氣虛型胃下垂。

3.黃芪注射液:將紗布1塊放置于黃芪注射液中浸透后取出,外敷于肚臍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適用于脾胃氣虛型胃下垂。

4.龜齡集:將紗布1塊置于龜齡集酒中浸透,取出覆蓋于肚臍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用熱水袋時時熱熨,每日2~3次。適用于腎氣不足型胃下垂。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原县| 高陵县| 仪陇县| 泰安市| 江孜县| 靖安县| 平泉县| 驻马店市| 金阳县| 依兰县| 新津县| 宣汉县| 丹凤县| 化隆| 娄烦县| 视频| 饶阳县| 宿迁市| 白山市| 湖口县| 大城县| 山西省| 明光市| 石城县| 桦南县| 凤山市| 开远市| 平邑县| 苏尼特右旗| 铁力市| 周至县| 卫辉市| 务川| 全南县| 保山市| 屏东市| 宜章县| 临漳县| 华蓥市| 伊宁市|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