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百病中成藥辨證論治
  • 李雪莉 胡獻國主編
  • 1549字
  • 2024-06-18 16:15:55

四、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以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或)咳嗽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加劇,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后緩解。

本病屬中醫學“哮病”“喘病”范圍。中醫學認為,本病多為外邪侵襲、飲食不當、情志失調、勞欲久病等引起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或氣無所主,腎失攝納所致?!兜は畏ㄐ囊费浴拔窗l以扶正氣為要,已發以攻邪為主”,故發作時治標、平時治本是本病的治療原則。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哮?。ㄖ夤芟┲嗅t診療方案(2017年版)》,可辨證選用中醫藥治療。

【中成藥內治法】

(一)急性發作期

1.風哮:主要表現為喘憋氣促,喉中鳴聲如吹哨笛,咳嗽咳痰,痰黏膩難出,無明顯寒熱傾向,起病多急,常倏忽來去,發前自覺鼻、咽、眼、耳發癢,噴嚏,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脈弦。當以祛風解痙、宣肺平喘為治,可選用蛇膽南星散,或喘息靈膠囊,或麻姜顆粒等,口服。

2.寒哮:主要表現為喉中哮鳴如水雞聲,呼吸急促,喘憋氣逆,痰色白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發,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當以宣肺散寒、化痰平喘為治,可選用小青龍合劑,或咳喘丸,或降氣定喘丸,或通宣理肺口服液等,口服。

3.熱哮:主要表現為喉中痰鳴如吼,喘而氣粗息涌,胸高脅脹,咳痰色黃或白,黏濁稠厚,口苦,口渴喜飲,汗出,面赤,或有身熱,煩躁不安,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滑。當以清熱宣肺、化痰定喘為治,可選用哮喘寧顆粒,或麻杏止咳片,或麻杏止咳糖丸,或百花定喘丸,或蛇膽川貝枇杷膏,或清肺化痰丸,或止咳定喘丸,或橘紅丸等,口服。

4.陽虛喘脫危證:主要表現為哮病反復久發,喘息鼻扇,張口抬肩,氣短息促,煩躁,昏蒙,面青,四肢厥冷,汗出如油,舌質青暗,苔膩或滑,脈細數不清,或浮大無根。當以化痰開竅、回陽固脫為治,可選用四逆湯,或黃芪生脈飲,或生脈飲等,口服。本證病情危重,應積極治療。

(二)慢性持續期

1.痰哮:主要表現為喉中痰涎壅盛,聲如拽鋸,喘急胸滿,但坐不得臥,痰多易出,面色青暗,舌苔厚濁或黃膩,脈滑實。當以健脾化痰、降氣平喘為治,可選用三子止咳膠囊,或越鞠二陳丸,或桔梗冬花片,或蛇膽陳皮片等,口服。

2.虛哮:主要表現為氣短息促,動則喘甚,發作頻繁,甚則持續喘哮,口唇、爪甲青紫,咳痰無力,痰涎清稀或質黏起沫,面色蒼白或顴紅唇紫,口不渴或咽干口渴,形寒肢冷或煩熱,舌質淡,或偏紅,或紫暗,脈沉細或細數。當以補肺納腎、降氣平喘為治,可選用固本咳喘片,或蘇子降氣丸,或蛤蚧黨參膏,或黑錫丹等,口服。

(三)臨床緩解期

1.肺脾氣虛:主要表現為氣短聲低,自汗,怕風,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當以健脾益肺、培土生金為治,可選用固本咳喘片,或玉屏風顆粒,或香砂六君子丸,或五味子糖漿,或參蘇片等,口服。

2.肺腎兩虛:主要表現為短氣息促,動則為甚,腰膝酸軟,腦轉耳鳴,不耐勞累,或五心煩熱,顴紅,口干,舌紅少苔,脈細數,或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淡胖苔白,脈沉細。當以補益肺腎、納氣平喘為治,可選用人參固本口服液,或龜芪參口服液,或百花膏,或七味都氣丸,或復方蟲草口服液,或復方蟲草補腎口服液,或全龜膠囊(片)等,口服。

【中成藥外治法】

1.消喘膏:外用。取藥膏6塊,分別用橡膠膏固定貼于背部的肺俞(雙)、心俞(雙)、膈俞(雙)6個穴位上(需將穴位處皮膚洗凈擦干)4~6小時。每10日貼一次,3次為一療程。可止咳祛痰,降氣除濕,解痙平喘。適用于哮喘、喘息型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

2.咳喘膏:外用,貼于胸、背部支氣管分布區的穴位,比如天突、膻中、肺俞(雙),一日更換一次??芍箍绕酱麧耢钐?。適用于慢性單純型支氣管炎、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哮喘(心源性哮喘除外)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腾冲县| 阜南县| 平和县| 安西县| 射阳县| 铅山县| 大港区| 合川市| 临夏市| 五原县| 丰顺县| 葵青区| 澳门| 霍林郭勒市| 曲阜市| 鱼台县| 德化县| 博爱县| 绥化市| 太谷县| 绥滨县| 扎鲁特旗| 铅山县| 桦南县| 吴川市| 晋城| 类乌齐县| 武城县| 鄂托克前旗| 金塔县| 临湘市| 阳城县| 石泉县| 永康市| 岐山县| 蛟河市| 贵港市| 柯坪县| 忻城县| 宝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