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當代江門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

中醫是中華民族傳承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其所蘊含的文化基因強大而精深,歷久彌新。即使是在西醫不斷進步、現代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中醫也散發出無窮的魅力。特別是在黨中央的重視下,中醫藥得到了廣泛的傳承和積極創新。

2019年10月,全國中醫藥大會召開。會議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中醫藥事業取得顯著成就,為增進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習近平同志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2021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南陽考察時再次就中醫藥的傳承創新作出重要指示:過去,中華民族幾千年都是靠中醫藥治病救人。特別是經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傳染病之后,我們對中醫藥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們要發展中醫藥,注重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

img

圖1-6 江門市中醫藥大會

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傳承發展的高度重視,也大大激發了江門市中醫藥工作者的熱情。江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發展。2020年11月18日,江門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中醫藥大會,對推進江門市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快建設中醫藥強市進行了全面部署(圖1-6)。會議號召全市各級各部門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和全省中醫藥大會精神,緊扣高質量發展中醫藥工作,以建設“中醫藥強市”為目標,扎實開展增強“八力”發展中醫藥工作,充分發揮思想抓引領、行動促落實、事業謀發展、服務惠民生、隊伍強管理的理念,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取得相應的進展,并對未來江門市中醫藥文化發展做出了明確的規劃。

全市中醫藥大會之后,江門市各級各部門主動謀劃推動發展,召開專題研究會,研究江門市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工作,謀篇布局,將《若干措施》及全省中醫藥大會精神與全市中醫藥工作緊密結合,研究工作對策。2020年12月24日,印發《江門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0—2025年)》,確定了江門市中醫藥發展工作的指導思想,制定了江門市中醫藥工作主要目標,明確了江門市中醫藥發展重點任務,提高了江門市中醫藥戰略發展地位。

江門市成立了中醫人才引進培養制度建設工作小組,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研究起草了中醫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組織開展中醫藥專場招聘,支持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以更靈活的方式選拔專業教師,為中醫醫療、教育機構招聘中醫藥專業技術人才及選拔專業教師搭建“快車道”。于2021年5月28日印發了《江門市名中醫傳承方案》,根據方案部署落實工作,目前正在開展“中醫藥師承工程”,聘請了梅國強、熊繼柏、沈寶藩等三位國醫大師來市五邑中醫院授徒。

中醫醫療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建立了以市五邑中醫院為龍頭、各市(區)中醫院為骨干、非中醫類醫院中醫藥服務為樞紐、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為網底、社會辦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為補充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市五邑中醫院公眾號榮登2020年“全國中醫醫院微信訂閱號十強榜單”,是省內唯一進入全國十強的地級市中醫醫院。同時,江門市積極加快促進中醫藥康養服務能力建設。成功建設市五邑中醫院醫養結合老年病科(區)和新會區養老中心。其中市五邑中醫院老年病科被評為江門市第三批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江門市著力提升中醫醫療衛生“軟實力”。2020年9月啟動江門市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工作;組織專家開展江門市第三批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評審工作,確定江門市五邑中醫院老年病科等18個專科為江門市第三批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2021年3月15日,舉行了江門市第三批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啟動儀式暨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培訓會。會上為18個專科單位進行授牌并給予經費支持,同時邀請省中醫藥學會專家對重點專科代表進行培訓。擬定《江門市大型公立中醫醫院巡查工作實施方案》及巡查細表,目前已完成工作部署。印發《江門市示范性中醫館建設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在全市范圍打造7間示范性中醫館。

江門市努力激活招商環境,及時完成對全市中醫藥產業摸底調研工作,掌握了中成藥生產企業、中成藥批文、中藥類醫療機構制劑批文、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從業人員等基礎數據,為下一步工作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編制了《江門市培育發展“5+N”產業集群行動方案》,對生物醫藥等14條重點發展的產業鏈進行深入研究,并實地走訪重點企業和園區聽取意見,形成推動“5+N”產業集群發展的“五個一”工作體系。同時,制定了江門市“5+N”產業集群聯動協調推進機制(即“鏈長制”)。并且先后赴北京、深圳、上海、澳門等地積極開展大健康產業招商,與北京賽諾聯合醫療、深圳市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東昀醫療科技、上海海陽集團、銀湖灣健康港(澳門)投資等企業建立聯系,促成曠逸生物項目簽約落戶新會區,澳門國際健康港項目與銀湖灣濱海新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江門市近年來深挖陳皮潛力。通過抓種業、擴面積、重防病、建溯源、樹品牌、促融合,推動以新會陳皮為代表的南藥創新發展。制定了《關于搶抓廣陳皮入中國藥典機遇 推動新會陳皮產業發展工作方案》,2021年4月組織召開嶺南中藥材立法保護品種廣陳皮藥典新標準宣貫會。主動對接有需求企業,在新會陳皮藥用生產經營許可、產品研發、營銷推廣和品牌保護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指導新會新寶堂陳皮有限公司設立中藥飲片廠(廣東新寶堂制藥有限公司),以廣陳皮為主打品種進軍藥品市場。

延展文化內涵,文化影響力不斷增強。起草了《江門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培育以中醫藥和養生康復為主導的大灣區健康服務基地,積極探索“文旅+醫養”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成立了江門中醫藥文化研究小組,聘請省市級專家作為顧問、市直相關單位作為小組成員,統籌推進江門中醫藥文化研究工作。加快完善《江門市弘揚中醫藥文化行動方案》,實現中醫藥文化傳播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傳播的形式更加豐富。并推廣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推進江海陳伯壇實驗學校建設成為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試點學校,在校內宣傳、推廣陳伯壇中醫藥文化內涵與知識,使中醫藥文化成為持續提升青少年健康素養的堅實支撐。

中醫藥在防控阻擊新冠疫情的戰役中所發揮的重大作用,讓人們更深入地認識到了中國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力量。黨中央及各級黨委和政府對中醫藥發展的高度重視,進一步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文化的熱情。在江門市,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持續推進,中醫人才隊伍建設日益壯大,群眾性養生活動健康而豐富,廣場上及社區里市民練習的養生操普遍而多樣(圖1-7)。“百姓健康舞”、傳統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各種中醫養生運動廣受歡迎(圖1-8);書法、舞蹈、唱歌、跑步、球類、瑜伽、游泳等養生形式蓬蓬勃勃。起源于江門新會的嶺南拳術蔡李佛拳練習和愛好者眾多,已成為國際武術競賽套路(南拳)的主要來源。江門中醫人和舞蹈人聯合編創的、把中醫養生的理念和舞蹈結合起來的《健康養生舞》,將美和健康結合在一起,把舞蹈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引起了中國舞蹈家協會和全國各地舞蹈愛好者的高度關注。

img

圖1-7 中醫藥文化自編養生操(江門市江海陳伯壇實驗學校)

img

圖1-8 太極表演

由江門市戴愛蓮舞蹈藝術中心組織編創的《健康養生舞》是多位中醫名家與一批資深舞蹈教師共同研發的中醫養生成果(圖1-9)。該套教材分為“五臟養生版”和“消脂塑身版”。“五臟養生版”以人體穴位、經絡、陰陽、五臟(心、肝、脾、肺、腎)為出發點,綜合多種傳統養生方法,與豐富優美的舞蹈律動相結合,包含中國民族民間舞、中國古典舞、芭蕾舞、現代舞、拉丁舞等舞種,分別從傳統中醫角度的春、夏、長夏、秋、冬五個季節,有針對性地進行以養肝護目、養心通脈、養脾健運、養肺寬胸、養腎壯腰為目的的鍛煉。“消脂塑身版”則結合傳統中醫以人體的上、中、下三焦及其所包含的臟腑為主線,研究多種傳統消脂方法,吸取精華,選配具有時代性、家喻戶曉的音樂編創而成。這套基于中醫理論創編的舞蹈教材得到中國舞蹈家協會的高度評價,并向全國推廣。

img

圖1-9 戴愛蓮健康養生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山县| 肥西县| 宁蒗| 藁城市| 常宁市| 肃北| 扎兰屯市| 汪清县| 高密市| 沾化县| 柯坪县| 紫云| 麦盖提县| 治多县| 皮山县| 靖远县| 镇巴县| 合阳县| 舟曲县| 乐山市| 绥阳县| 都匀市| 沁阳市| 宁海县| 咸阳市| 乌恰县| 会东县| 高雄县| 阿坝| 平陆县| 加查县| 南昌县| 综艺| 蕲春县| 屯门区| 星子县| 蓬溪县| 渭源县| 双鸭山市| 徐州市| 宣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