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醫案六 柴胡桂枝湯治療經期感冒案

黃某,女,30歲,2017年5月25日就診。

主訴:發熱、惡寒1日。

患者為本院護士,因就診前一天月經來潮,著涼后出現發熱,最高體溫39℃,伴有惡寒、身酸痛、無汗。半夜自服“氨酚偽麻美芬片”后出汗多,但熱退后復發。就診時稍惡寒,乏力明顯,頭暈,咽干,無鼻塞、咽痛,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緩。

西醫診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醫診斷:經期感冒。

辨證:太陽少陽合病。

治法:解肌散寒,和解少陽。

處方:柴胡桂枝湯加減。

柴胡20g,黃芩15g,法半夏10g,桂枝15g,白芍10g,炙甘草10g,桔梗15g,大棗20g,干姜5g。3劑,水煎服。

患者上午就診,取藥急煎服后,午休2小時,自述身有少許汗出,發熱已退,一切癥狀盡消,精神如常,繼續正常工作。1劑既愈,余藥未服。

按語:本案患者正值經期,受涼后出現發熱、惡寒、全身酸痛、頭暈、咽干、脈浮緩。既有太陽中風證之意,亦有少陽證的表現,考慮太陽少陽合病,以解肌散寒、和解少陽為法。

《傷寒論》中載“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此方為小柴胡湯與桂枝湯各取半量合方而成,條文中可見桂枝湯證的“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也可見小柴胡湯證的“微嘔,心下支結”,總體來說屬于小柴胡湯證較輕伴有桂枝湯證者。

本案患者就診時惡寒、發熱、乏力、苔薄白、脈浮緩,且用過解熱鎮痛藥有汗出,屬桂枝湯證。《傷寒論》中載“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患者恰逢經期,雖無明顯的“熱入血室”,也無明顯的“胸脅苦滿”,但患者有熱退再發的情況,且患者僅發病1日,諸多典型癥狀暫未出現,何況現已有“往來寒熱”之象,不必等所有癥狀都表現出來再用方,故處柴胡桂枝湯而收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涿鹿县| 林甸县| 定西市| 桃园县| 福建省| 治县。| 安达市| 阿巴嘎旗| 高雄市| 信宜市| 沈阳市| 杭锦旗| 得荣县| 江陵县| 洪湖市| 南开区| 平罗县| 襄城县| 本溪| 边坝县| 名山县| 芮城县| 康定县| 文成县| 岳阳县| 平度市| 南充市| 丁青县| 六枝特区| 石家庄市| 微博| 鲜城| 盐边县| 双辽市| 鄂尔多斯市| 河曲县| 海兴县| 甘肃省| 龙里县| 敦化市|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