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醫(yī)案五 柴胡桂枝湯治療老年感冒案

肖某,女,80歲,2017年5月13日就診。

主訴:反復(fù)咳嗽1月余,發(fā)熱、呼吸困難3小時。

患者近1個月來反復(fù)咳嗽,痰少難出,今晨5時許出現(xiàn)發(fā)熱、惡寒,自服退熱藥后汗出熱退,頭痛,呼吸困難,流涕,惡心,嘔吐胃內(nèi)容物3次,無腹痛、腹瀉,無尿頻、尿急、尿痛,無胸悶、胸痛,納差,口苦、口干,二便調(diào),舌淡紅,苔微黃,脈浮。既往高血壓病、甲狀腺術(shù)后病史。查體示體溫38.5℃,脈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48/77mmHg,心肺檢查無特殊。胸部X線片示心肺未見異常。

西醫(yī)診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醫(yī)診斷:感冒。

辨證:太陽少陽合病。

治法:解肌散寒,和解少陽。

處方:柴胡桂枝湯加減。

柴胡25g,桂枝15g,法半夏20g,黃芩20g,白芍20g,生姜15g,大棗10g,甘草9g,黨參10g,桑葉10g。2劑,水煎服,早晚各1劑。

2017年5月14日二診:患者發(fā)熱已退,無惡寒,稍頭痛,咳嗽消失,咯痰色黃易出,無流涕,無惡心、嘔吐,納差,口苦、口干,二便調(diào),舌淡紅,苔微黃,脈弦??紤]太陽證已解,咯痰色黃,有化熱之象,擬小柴胡湯加減治療。

處方:柴胡20g,黃芩15g,法半夏15g,生姜10g,甘草10g,大棗10g,生石膏20g(先煎),桑葉10g,魚腥草10g。2劑,水煎服,每日1劑。

隨訪:患者服藥2劑后,咳嗽稍有反復(fù),考慮因石膏與魚腥草過于寒涼所致,停藥后緩解,痰少,未再發(fā)熱,病愈。

按語:本案患者癥見發(fā)熱,惡寒,頭痛,嘔吐,納差,口苦,口干,脈浮。其中發(fā)熱、惡寒、頭痛、脈浮為外感風寒之象,嘔吐、納差、口苦、口干為少陽證的表現(xiàn),本案患者為太陽少陽合病,以解肌散寒、和解少陽為法。

《傷寒論》中載“傷寒六七日,發(fā)熱,微惡寒,支節(jié)煩疼,微嘔,心下支結(jié),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本案患者初起發(fā)熱、惡寒、惡心、嘔吐、頭痛、藥后汗出、口苦、口干、呼吸困難,太陽少陽合病明矣,予柴胡桂枝湯加減治療取效,諸癥明顯緩解。

二診慮其痰色黃,考慮上焦郁熱,加石膏、魚腥草以清熱,顯然受到臟腑辨證影響,違背了六經(jīng)辨證的宗旨,致使咳嗽再發(fā),停藥后癥狀緩解。由是思之,用《傷寒論》醫(yī)病,宜用傷寒的方法(六經(jīng)辨證理論)處方開藥,切忌用后世和其他理論指導(dǎo)傷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江区| 高唐县| 偏关县| 宁蒗| 香格里拉县| 新竹县| 芜湖县| 重庆市| 应用必备| 利津县| 青海省| 高唐县| 齐河县| 井研县| 府谷县| 隆德县| 玛曲县| 三都| 乐平市| 泰兴市| 涿鹿县| 扎鲁特旗| 宁波市| 突泉县| 张北县| 兰坪| 平南县| 句容市| 金秀| 丰台区| 新绛县| 天镇县| 扬州市| 荔浦县| 孝感市| 鄄城县| 沙湾县| 尼木县| 安泽县| 福建省| 中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