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立春為什么要“咬春”,“咬春”咬什么

想考大家一個問題,你能說全二十四節氣嗎?不會的話,就請把下面的這首歌訣背會: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甲骨文中,春字由代表林野、太陽、種子的三個象形字組成。表示冬天過后,廣袤的田野上,陽光普照,氣溫上升,種子破土而出。所以春天是萬物復蘇,生機勃發的季節。

明代王象晉所著《群芳譜》中記載:“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二十四節氣中,立春是第一個節氣。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始于立春。

傳統民俗中要在立春日吃蘿卜,吃春卷、春餅,稱之為“咬春”。擁有悠久農耕文化的中國,對能夠開始播種的春天非常重視,民以食為天,為了迎接春天的到來,吃一些新鮮蔬菜如蘿卜、韭菜、豆芽等(這些菜包在面餅里就成為春卷、春餅),既順應春天陽氣升發,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咬春”為啥要咬蘿卜?首先聲明,“咬春”咬的是白蘿卜,而不是胡蘿卜,因為白蘿卜出現得早,秦漢時期的《爾雅》中就有關于白蘿卜的記載,而胡蘿卜在元代時才進入中國,在東漢時期就有了迎春的習俗。民間習俗認為咬春之后,春天就不會犯困。其實從中醫理論來看,白蘿卜藥性辛、甘、溫,能消食,行氣化痰。《黃帝內經》記載:“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在臟腑和四季的對應關系中,春天對應肝臟,酸苦甘辛咸五味中,酸味對應肝。春天是陽氣升發的季節,酸味能收斂、收澀,不利于陽氣升發和肝氣疏泄。春天應該少吃酸味,多吃辛味食物以升發陽氣,多吃甘味食物以防肝的功能太盛,抑制脾胃運化。白蘿卜味辛,辛味有發散、行氣作用,正好順應春天陽氣升發的特點。白蘿卜味甘,甘味可調和脾胃,并且白蘿卜消食,冬天人們活動少,吃得油膩,導致身體里廢物堆積,白蘿卜能夠幫助身體清理堆積一冬的廢物。所以“咬春”咬蘿卜就是中醫學“天人相應”理論“春天要少食酸,多食辛甘”的具體體現。

“咬春”光咬蘿卜多單調,勤勞勇敢的吃貨們遠遠不滿足于此。所以春餅出現了。薄薄的面餅,里面夾著豆芽、韭菜、雞蛋……你家的春餅夾的什么?

春餅為什么夾豆芽?《本草綱目》中這樣記載:“綠豆芽,甘,平。解酒毒、熱毒。”李時珍稱贊豆芽:“諸豆生芽、皆腥韌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獨異。”初生豆芽潔白鮮嫩,有升發之意,正和春天欣欣向榮之氣象相合,吃豆芽可清熱,防止春天陽氣升發太過,郁而化熱。

春餅為什么夾韭菜?韭菜又名起陽草,藥性辛、溫,能溫暖脾胃,補虛壯陽。中醫學有陰陽理論,陽氣是生命活動的動力,就像城市的發電廠,電廠電力不足,則城市秩序出現問題。人體陽氣不足,則功能出現衰退。補陽的藥物中著名的有鹿茸、海馬、冬蟲夏草等。可是對于普通人來說,藥補不如食補,韭菜就是一味很好的補陽食材,春天食用韭菜,可以幫助人體陽氣升發。

中醫歷史和中國歷史密不可分,中醫理論更是時時處處滲透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小小的“咬春”,也包含著若干中醫知識。

立春“咬春”,咬出健康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山区| 湖北省| 泗水县| 汝州市| 贡山| 北安市| 钟山县| 贺兰县| 勃利县| 同心县| 逊克县| 湖南省| 辽阳县| 南阳市| 出国| 伊金霍洛旗| 南川市| 扎兰屯市| 西城区| 朝阳市| 霍城县| 霍邱县| 徐闻县| 美姑县| 雅安市| 红桥区| 通海县| 汕头市| 合作市| 郁南县| 方正县| 施甸县| 登封市| 枣阳市| 宁远县| 怀柔区| 吉隆县| 左云县| 连山| 肥城市|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