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3章 御史大夫

告變驗實,朝臣們后知后覺,這才“舉朝震驚”。

而到了此時,朝堂之臣還有人以為是非曲直猶未可知,想要招降袁福通,或者是談判!

簡直癡人說夢!荒誕可笑的可以!

造反這種事還有“真相”可言?

對,造反的確有“真相”!

但絕對不是他們希望的“真相”,而是另外一種真相。

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大臣欺誣!

朝中有佞幸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誰為真正的佞幸還有待可知。

以營造太平盛世,繁榮景象等虛假為手段的人,怕是不少。

但在朝中,總有那么一兩個為首的,帶頭的,身份、地位最高,權利最大的,才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才能讓一切不露出破綻,做到滴水不漏,一切才能持續存在并表現出來,才能持續進行,以某種形式,在朝堂中運行下去。

沒有人說出口,更不敢聲張,任何對當前局面有影響的事情都不會存在,一切都不會被戳破,除非兜不住。

反叛這種事情不得不被提上朝堂,提也不是他們提出來的。

風聲總是會有的,朝廷最終還是會知道的,掩藏都掩藏不住,就算想要掩藏,也不過是時間長久的問題。

“太平盛世”會出現反叛這種事情,他們該如何自處?又該如何解釋?

其中負最主要責任的就是丞相商容!

他為相多年,沒有發現反叛不說,更沒有相應的應對策略,也沒有相關的解決辦法。

那他這個丞相是當的什么丞相?

欲專國,則譖(zen四聲詆毀、陷害他人)下謾(man二聲欺瞞)上,執囚(執逮捕,囚囚禁)于人。

今丞相及諸臣等,無拳無勇(沒有能力和勇氣,即無能),職(只,僅,專,并非指職位)為亂階(禍端,禍根語出詩經·小雅·巧言)【指成為禍亂的根源,造成禍端】,之后叛亂未息,咎在其臣等!

然而商容身為丞相,本該理國順民,卻反生叛亂,無以帥示四方,丞相為朝堂之首,亦為群臣表率,受命理政,國政卻如脫韁的野馬,信不由己。

令巫占卜國運,卜算未來,

為相者,上佐政,下理民,順陰陽四時,遂和萬物,使之無有不安其位者,諸般皆宜。

而令其備位宰相,陰陽未和,實為罪臣。

既為罪臣,宜治其罪,理應令其上丞相印綬罷歸。

丞相之任不擇階層,不分地域,能者居之,非固有。

往者任之輕而責之重,而今者任之重而責之輕,未免數典而忘祖,其之所以如此,除吏(任免官員除者,除故官就新官,古官制用語,語出《漢書》,“除吏盡未,亦欲除吏”)自天朝,諸侯皆有此權。

自古以來,諸侯皆封建于地,各自成“國”,君其領地。

避免不了有強臣大族,那么,朝廷的人事任免就不是那么簡單的。

搞不好就會有篡弒之舉,這樣的事又不是沒出現過。

把控朝局,影響朝勢之事相仍,那么朝廷及國家將動蕩不已,禍亂將生。

再外結諸侯,內結朝臣,起兼并之力,而為國家禍患!

甚至可能因此務于戰爭,混亂日益加劇。

后面不就是這樣嗎?

后面他倒是把商容給清了,商容一死,戰爭就開始了,開始擴大化,沒有消停的時侯,也不會停止。

更不會弱化、休止!

朝廷每大議,丞相的觀點至關重要。

而無論何時,丞相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所以抑臣威,另設一職,專門針對丞相。

這可以看成是一種帝王術。

子受可以以其為使者為心腹,作為使者又可以以從事作為耳目。

謂之公平與否,是取決于從屬官吏,是取決于子受所設之職,是取決于使者,是取決于朝廷,而不是百官。

機事轉委,而不是丞相獨攬。

而觀楊任是天賦敏速之才,亦有對策,已為高第,舉其為人還算方正,亦議郎,為諫大夫,可遷任此職。

承舊制,設丞相的同時,另設一職,名為御史大夫,二職并立,以理朝政。

二職可謂之為二府,有不當在位者,二府可奏佞諂罷免。

而今,御史大夫亦稱三公!

以官稱御史大夫,以御史大夫為三公之一。

而楊任身為禮臣,猶是三公,為御史大夫。

是時,楊任已是升任為禮臣,又為御史大夫,稱三公,圣眷厚恩存之一人者,恐怕也只有楊任了。

三公之職猶重,燮(xie四聲)理【協調處理)百官,無使相侵(語出《史記》),以調和陰陽為務,論道經邦為本。

三公設立之初,就以此為目的,子受很贊成這種說法。

猶知三公之重,以調和為主,協調百官,以順四時,理陰陽,引為己職。

所以三公二府,朝政不再以丞相為主,而分為丞相、御史大夫。

不急擊朝政之弊端,御史大夫以下高自位置,無得有善政。

但為丞相置,朝政不過而已。

是置相以來,一再屈法,許之朝臣,皆自得,并無有益于國家。

看來還得加強法治建設才行。

在丞相之外,專門設立御史大夫,正是在于此。

朝中亦有免冠自劾者,而多數不過是做做樣子,待到一定時候,又重新上任。

子受沒有太多親近之臣,并不算特異,獨一個楊任能獲圣心,更多也是因為楊婉楊妃的原因。

官至三公,三公之位,無所不統,三公負責于陰陽平衡的調和,首先需明于陰陽。

三公之責,司職內外,是監督朝廷的各種事務。

三公亦曰三司,此三公之職,宜治其罪者,仍在其位,未革爵罷退,此乃三公之責。

是商容為丞相,位列三公,雖有罪,卻從未自乞其罪,免冠自劾,上歸丞相印綬。

太師位列三公之首,所以三公之事皆以太師為主。

所以太師可以任免大將,排軍列陣,率軍遠征。

御史大夫與丞相、太師備三公官,于是大大加強了司法體制,司法不再空言。

司法不容更改,

楊任很快就可以走馬上任,為御史大夫,大大加強子受的司法手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峨县| 华宁县| 惠安县| 马鞍山市| 沙湾县| 通州市| 通海县| 浑源县| 花垣县| 天气| 庆云县| 玛沁县| 苗栗县| 界首市| 荆州市| 腾冲县| 石渠县| 大埔区| 富平县| 中卫市| 疏勒县| 竹北市| 商南县| 隆子县| 永仁县| 安仁县| 苍梧县| 奇台县| 晴隆县| 宜君县| 濮阳市| 淮安市| 裕民县| 长宁区| 五峰| 社旗县| 定边县| 铁力市| 山东| 宁远县| 东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