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一個先秦時期和儒家并駕齊驅的“顯學”,聲勢甚至一度壓過儒家。
《呂氏春秋》所記載的:“墨子從屬彌眾,弟子彌豐,充滿天下。”
就很好地反應了這一盛景。
但時代在不斷發展,墨家這種超越當時生產力幾個維度的思想在封建時代的中國顯然沒有發展的土壤。
相比于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儒家,墨家傳承幾乎死絕。
當然幾乎死絕說明還沒死,在開封城外的一個小村莊里,還保留著墨家的一道傳承......
“大郎,你回來啦!”
孟燁的母親放下手中的針線,迎接自己的兒子。
“娘!”孟燁將今日勞作來的幾十枚銅錢交給娘親。
“哥哥!”孟燁的兩個弟弟妹妹也跳了出來,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的哥哥,想看他又會從懷里掏出什么好東西。
“兩個小饞貓。”
孟燁用手在弟弟妹妹的鼻子上刮了一下,隨后從懷里掏出掏出兩個用油紙包好的,還冒著熱氣的饅頭(現在的包子)給他們。
“好誒!”弟弟妹妹接過饅頭,蹦蹦跳跳的出門玩耍了。
“你呀,也多買點東西給自己吃吧,你看,都餓瘦了。”
孟母帶著老繭的手輕撫兒子消瘦的面龐,滿臉的心疼。
“嘿嘿,工頭哪里每天都包伙食呢每天飯里還有兩塊肉(雖然那肉小得不能再小),娘,你不用擔心我。”
這說得倒是實話,這半個月以來,陳昭這條“鯰魚”突然殺入市場,以高得不合理的待遇吸納了大量開封城的優質勞動力。(雖然其中混了些老鼠屎進去)
面對陳昭的“不合理競爭”,開封各富商對他是恨之入骨,欲殺之而后快。
奈何陳昭背后站著三家巨頭,他現在更是皇帝趙恒的掌中寶,天知道有多少皇城司的人在暗地里“保護”著他。
下不了手啊!(猜猜看為什么這幾天城外的亂墳崗那么擁擠?)
沒辦法,為了避免自己的場子被陳昭持續吸血,開封各富商不得不提高工人待遇。
說著,孟燁又從懷里掏出一個包好的饅頭遞給娘親。
孟母知道兒子的性格,拒絕不了,接過饅頭小口小口地吃著:“大郎,這些年苦了你了。”
墨家在先秦時也是當世顯學,雖然落魄了一千多年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額...不對,是風干的駱駝還有灰。
墨家在大宋還有北邊的大遼零零散散還有幾塊地,勉強能讓它的傳承者在這片土地上休養生息。
不過當一個事物到了半截脖子入黃土的時候,你做什么都只能加速它的死亡進程。
孟燁的父親顯然不知道這個道理。
光復墨家榮光,吾輩義不容辭!
當初的儒家就是將自己的學問、文章連同良知一同貨與帝王家才換來了千年的繁華。
孟父想著走儒家的路子參軍去,光復燕云十六州,搏一個從龍之功,讓墨家再次偉大!
但歷史是那么殘酷......
趙恒和寇準“誘敵深入”的計劃破產,澶州之戰,多少兒郎埋骨于此...
孟父也一去不返。
孟母要拉扯著十二歲的孟燁還有兩個剛出襁褓的嬰兒...
家里的那點積蓄和孟父的撫恤金很快就消磨一空。
若不是鄉親們的接濟,孟燁家根本熬不到孟燁能打工掙錢的時候。
孟燁笑著說道:“不苦,只要和娘親和弟弟妹妹們在一起,我就不苦。”
家人從來不是累贅。
說完,房間里安靜下來。
孟燁有些扭捏地看著母親,兒時的那些奇思妙想說能賺大錢,被旁人知道了,定會嘲笑一句白日做夢。
但孟母不是旁人,她看出兒子有心事,默默無言,只用眼神鼓勵著他。
感受到母親的目光,孟燁終于是鼓起勇氣,說道:
“娘,陳宮使,就是那個給官家修延壽宮的陳宮使他又在招人。”
“通告上面寫了一些問題,只要能回答出來就能錄用,一個月至少給四十貫錢!”
“那些問題我研究過!”
“我想去試試...”
說道后面,孟燁的聲音漸漸小了下去。
墨家一直在研究這些東西,但結果呢?
衰敗,衰敗再衰敗。
失敗已成常態,孟燁有些不自信。
孟母感受到兒子心情的低落,抱著他,鼓勵道:“那就去試試吧,娘一直在你身后!”
是啊!孟燁往前看是一片迷霧,但往后看不是無底的深淵,母親,弟妹都在后面跟著他,陪著他。
父親也在天上看著。
聞言,孟燁再也壓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趴在母親的肩膀上小聲地哭著。
自從孟父死后,孟燁接過“家庭”的責任,他再也沒有哭過,像小孩一樣哭過。
哭著、哭著,孟燁漸漸睡了過去。
他太累了。
......
第二天,清晨。
孟燁收拾好行李,打算出門。
推開門,鄉里鄉親已站滿了院子。
“大伯、嬸娘,你們怎么來了?”孟燁問道。
嬸娘沒有說話,一小袋用布條包好的碎銀子直接塞到孟燁懷里,說道:“鄉親們的一點意思,不能不要!”
孟燁自是拒絕:“嬸娘,我帶了錢!”
嬸娘拍掉孟燁的手,說道:
“這錢你拿著去買身新衣裳,穿著這身衣服去見陳宮使這樣的大官,像什么樣子,你丟得起這個臉,我們墨家村可丟不起這個臉!”
嬸娘的話說得惡狠狠的,但孟燁聽著,只覺得心里很暖。
孟燁還想拒絕,一旁的大伯開口:
“大郎,你是我們村里的驕傲。”
“這么多年來,你對那些東西的專研,我們一直看在眼里。”
“大伯我好多次看到晚上你一個人偷偷跑到路邊擺弄著火苗。”
“我們這些人窮了這么多年了也就無所謂了。”
“你還年輕,應該有更好的未來。”
“這錢拿著吧,給陳宮使一個好印象。”
“要爭氣,表丟臉!”
周圍的鄉親們也連聲附和:“要爭氣,表丟臉!”
孟燁紅了眼眶,不再推辭,接過布包,說道:“這錢算我借大家的,我一定會還的,一定會還的!”
說完,孟燁跪下來給鄉親們磕了幾個頭。
站起身,擦掉眼淚,滿載著鄉親們的期盼,踏上自己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