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我真不想上建文帝的賊船啊
最新章節
書友吧 4評論第1章 遇到朱扒皮,倒了血霉
“林誠義挪用了二十貫錢,陛下已經下旨三日后砍頭,三妹!林家還有多少錢糧你也知道,怎么補回那二十貫錢!”
“賣田也好,賣房也好,砸鍋賣鐵也得還,總不能讓我兒去還吧?”
“你跟我回家里,跟林家和離,這二十貫錢不就不用還了!”
“我跟了他十多年了,兒子也有九歲了,他當官的時候,你說我嫁得好,他現在落難了,就翻臉不認人了?”
……
迷迷糊糊間,林逸思被一男一女吵醒。
窗邊照進來的陽光很毒,林逸思下意識遮住眼睛,是一雙白嫩瘦弱的小手。
他看著小手愣了一下。
原主九歲的記憶如狂潮般狂潮般涌來。
林逸思,林家的獨子,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里在父母的監督下讀書。
總體來講,原主的家庭雖然貧困了些,但衣食無憂。
父親林誠義是工部員外郎,做官三年就當上了從五品京官,可謂前途無量。
然而就在昨天,原主生了場大病,父親零零碎碎借了些錢財,但依舊不夠,于是將工部施工完成后剩下的二十貫錢挪用了。
這種事放在任何一個朝代都不算大事。
畢竟事情給你辦好了,剩下的一點小錢就當獎勵員工了。
但現在是洪武三十年,當今的皇帝是朱元璋,殺了幾十萬貪官污吏的朱元璋!
朱元璋不知從哪得到了消息,勃然大怒,當即將林誠義抓進牢房,三日后砍頭。
按律還要追回贓款,而家里只剩下七百多錢和十畝老家鳳陽的地契,完全不夠!
不用多想,房子、地契、錢都會被通通收走,他這個做兒子的還得替便宜父親打工還債。
最慘的是,剛剛他大舅在勸母親和離!
要是母親真答應了下來,他一個九歲大的小屁孩,在京城無親無故的能干嘛?
拿個碗學朱重八去街頭做乞丐?
“艸,給豬扒皮打工真踏馬委屈……”
林逸思有些同情起老爹了,想起自己今后可能要露宿街頭了,心都涼了半截。
他原本是全國到處“亂跑”的考古學家,后來覺得工作太累了,一點幸福感都沒有,跑去送外賣。
本著躺平一生幸福一生的想法,他一般送一個月外賣,休息三個月,無聊的時候就寫一寫歷史類網文。
由于寫的太嗨熬夜猝死了,就穿越到了洪武三十年四月廿一。
林逸思看過新聞,記得一些零零年代的小乞丐,被人販子的割舌頭打斷腿,可憐兮兮的擺在街頭……
現代如此,更何況古代了!
想到這里,林逸思對穿越古代的所有幻想打破,他必須自救!
母族不用考慮了,他記憶里大舅二舅待他不咋滴,母親最后也很大可能改嫁。
看過各種新聞報道,又親身經歷過某些事情的林逸思不相信所謂的愛情。
宗族呢?
鳳陽林家經歷過元末明初的戰亂,早就大難臨頭各自飛了,而祖父早死,只有父親一根獨苗。
擺在林逸思面前的只有一個選擇——救父!
可該怎么救父呢?
現在是洪武三十年四月廿一,父親三日后砍頭,南北榜案指望不上了,朱元璋又死于洪武三十一年。
明初四大案里,全都是朱元璋一人掀起,死了數十萬人只是為了鞏固江山。
因為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標早死,朱元璋又打算將皇位傳給孫子朱允炆,而不是朱允熥。
于是藍玉一幫武將倒了血霉……
透過現象,看本質!
朱元璋殺人的動機幾乎都是為了江山鞏固,為了給孫子鋪路。
只要抓住了這一點,救下便宜父親不成問題。
而林誠義所做的事正確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合情合理。
家里兒子大病,缺錢,拿了點做工剩下的錢不過分吧?
這種事,放在古代還真不過分,屬于潛規矩了。
明中后期,能把事做好拿點錢補貼家用都算能臣!
就算皇帝知道了,那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沒辦法,百官俸祿低,窮啊!
想到這,林逸思眼前一亮。
這時,林逸思血緣上的母親王氏走進臥房,見林逸思醒來了,勉強擠了個笑容道:
“青雀,被娘和大舅吵醒了?”
林逸思不知道現在該怎么對待王氏,淡淡的點了點頭。
“你放心,娘是不會拋棄你的!”王氏原本想撫摸林逸思的臉但被他躲開了。
“娘,你想過現在該怎么辦沒有?”
王氏搖了搖頭。
林逸思緊接著道:“二十貫錢說小也小,說大也大,爹是為了救我才挪用二十貫錢的,與法不和,與情有理,當今陛下圣明,若知其詳情,定會寬恕爹貪污的事!”
這一套說詞完全是為了給王氏信心,背后給朱元璋帶來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必殺技。
“求情?”
“對!咱老家是鳳陽的,陛下跟咱們是老鄉,而父親當官向來勤勤懇懇,若非孩兒大病,怎么可能貪那二十貫錢?
何況當官俸祿低,只夠一家三口的吃食。
爹做京官三年,存款不及十貫,家里遭遇不幸,就不得不挪用公款,何況其他人?
咱們得跟陛下說清楚!”
林逸思正視著王氏的眼睛,身體微微前傾道。
正視對方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尊重,同時也請對方尊重自己。
王氏像是抓住了主心骨,抓著林逸思的衣服問道:“可是現在該怎么去見陛下?”
“娘,你難道忘了午門外的登聞鼓?咱們可以去告御狀啊!”
“可……可是你和娘是罪臣家屬,去告御狀不就是自投羅網嗎?”
“娘,現在家里還有多少錢?夠還那二十貫錢嗎?爹若是死了,我們又靠什么營生?”
林逸思三問問完,直接了當的說道,“娘若是不愿,孩兒就自己去,孩兒現在是沒有退路了!”
林逸思敢去告御狀是因為他清楚,朱元璋知道自己已經老了,殺不完貪官。
他開國初期殺貪官是帶著明確的政治目的,現在殺貪官除了泄憤,更多的是為了他的孫子建文帝。
建文帝剛繼位就暗示明大誥作廢,以此收買人心。
而林逸思有法子既能治貪官又能收買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