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妹!咱林家又要發(fā)達了!
- 大明:我真不想上建文帝的賊船啊
- 江夜獨明
- 2101字
- 2023-10-24 02:38:34
朱允炆看了眼椅子,很快就有太監(jiān)拿手帕將椅子擦拭干凈。
“林家共搜查到多少錢?”
朱允炆坐了下來,手指著另一張椅子,示意李素坐下。
但李素哪里敢坐下,依舊伏著身子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大概十一貫。有七百八十三錢現(xiàn)錢,十畝地契,一畝地差不多一貫錢,其他的還沒統(tǒng)計好。”
朱允炆不解道:“為何林誠義缺錢卻不去賣地?”
“林家的十畝地都遠在鳳陽,在京城不好賣。”
這時,王氏從臥房走出,手里拿著一張藥方。
有太監(jiān)立馬過去,將藥方遞到朱允炆手里。
朱允炆手拿著藥方道:“王夫人,坐下再說。”
見李素站在椅子前面沒敢坐,王氏自然也不敢,低著頭站在椅子旁邊。
朱允炆拿著藥方笑道:“坐啊,站著干什么?”
李素沒有急著坐下,看著王氏微笑道:“王夫人,請。”
見王氏坐了下來,李素這才半個屁股坐到椅子上。
朱允炆放下藥方道:“王夫人,這些藥材都很貴重吧?”
王夫人怕太孫不信,詳細解釋道:“有百年靈芝,川貝母……光一副藥就得花三貫銀子,早晚一副,要喝五天。”
朱允炆又問道:“這些藥材都是在哪買的?”
王氏道:“在東街李記藥鋪買的,離這兒就五里遠。”
朱允炆將藥方遞給一旁的太監(jiān)道:“帶幾個人去那里查,是不是真的。”
“是。”太監(jiān)當即領著幾個侍衛(wèi)出去了。
接著,朱允炆跟王氏聊了聊家常,多是問林逸思的事。
王氏說,林誠義對待林逸思極其嚴格,每日林逸思要從早上卯正讀書讀到酉正,晚上還得練一個時辰的字才允許睡覺。
過了半個時辰,出去核實藥方的太監(jiān)帶著李記藥鋪的李掌柜回來了。
李掌柜一進門就跪下來,手捧著賬本道:“太孫殿下,林大人十日前來小店取藥,共花了三十貫錢,這是小店的賬本。”
朱允炆對著賬本的時間翻了幾頁就看到了與藥方對應的地方,確實花了三十貫錢,林逸思所言不假。
朱允炆道:“這賬單涉及五品官員,查明后再歸還給你,下去吧。”
“是。”
查完林家所剩的錢財和治病是否花了三十貫錢后,朱允炆便離開了。
李素恭恭敬敬的將朱允炆送走后,他從袖子里取出十張價值一貫的寶鈔微笑道:“王夫人,我之前秉公辦事態(tài)度不太好,見諒了。”
林家剛遭了貪污的罪名,王氏哪敢收錢,連忙推脫道:“李大人,這錢奴家真不能收,真不能……”
李素知道王氏不敢收錢的原因,笑了笑,將身上的玉佩取下來道:
“王夫人莫要再推辭,這白玉跟了我很多年了,我來時沒來得及給小郎君帶禮物,這玉佩就當是作為長輩的心意。”
長輩給晚輩送禮,合情合理,送的也不是錢,朱元璋看到了也不會說什么。
王氏知道李素是為之前的事道歉,若是不收下的話,他心里難安,而且這是送給兒子的,王氏也不好拒絕,只好暫時替兒子收下。
正堂內,之前對王氏起了邪念的許進站在偏僻的角落,生怕被人注意到。
站在王氏旁邊的王伯注意到了許進,臉上帶著嘲諷的笑容,用唇語說道:“你之前不是挺囂張的么?”
許進雖然看不懂,但知道這是嘲諷的意思。
若是按照他以前的脾氣必然當場嘲諷回去,可如今形勢不一樣了,林家似乎搭上了太孫殿下的大船,他現(xiàn)在哪敢得罪林家!
他只能低著頭服軟,事后還得備一份禮物到林家卑躬屈膝的道歉。
一想到這些,許進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嘴賤干什么。
“李大人,東西還收不收啊?”有手下問道。
“太孫殿下命令咱們把東西放回去,自然是不收的意思。走,回刑部!”
李素領著追回贓款的人離開了,他們來的時候干干凈凈的,走的也干干凈凈。
等人走完后,王伯握著王氏的手激動的說道:
“三妹,咱林家又要發(fā)達了呀!咱外甥現(xiàn)在搭上了太孫殿下的大船,未來前途一片光明啊!”
“三妹!茍富貴,毋相忘!你莫要忘了你大哥我還有二弟,咱家資助林大哥和外甥多年,雖然嘴上說的話不咋好聽,但心里那是實實在在的把他們當成至親看待!”
王氏看著王伯的嘴臉,嘴角抽搐,真不知該說些什么。
……
夜晚亥時,正是夜闌人靜之夕,太和殿內依舊燈火通明。
朱允炆端著一碗熱粥緩步走進殿內,他將熱粥放下來道:“皇爺爺,別熬壞了身子,政事明早也可以處理。”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允炆,沒好氣道:“你不過來幫咱處理?”
“好勒!”朱允炆將粥推至朱元璋,伸手想搶朱元璋手里的奏疏,但被朱元璋一巴掌推開了。
“林誠義貪污二十貫錢,是真為了給林逸思治病?”朱元璋問道。
“是真的。”
朱允炆說話間舀了勺熱粥伸到朱元璋嘴邊,朱元璋順口喝了下去。
“乖孫,養(yǎng)廉銀完善的怎么樣了?”
“孫兒正要和皇爺爺說這件事呢。”
朱允炆從懷里取出寫好的周折遞給朱元璋道,
“這是孫兒與齊泰和黃子澄商議的,初上任和外調的官員朝廷給予十貫錢的安家費。
官員及其家人若是生病,朝廷適當補給一定錢財,孫兒覺得一年二十貫合適……”
朱元璋挑了挑眉,打斷道:“這二十貫不出意料就全到那些官吏袖子邊上了!這點刪了,你繼續(xù)說。”
“地方上養(yǎng)廉銀由各地繳納的稅賦決定,定為官員俸祿的二到五倍。
稅賦與政務綁定,這樣一來官員上任后做事的積極性就提高了,有了足夠的錢,官員也沒有貪污的借口。”
朱元璋一眼就看出了問題,道:
“每個縣,每個府的情況不一樣。
像江南那些富足的地方不用干事也能領到滿額的養(yǎng)廉銀,而北方地區(qū)再怎么做事也只能領到兩倍的俸祿。
這沒法起到激勵效果,你回去再好好想想。
京城的官吏呢?”
“數額與地方上一樣,與京察相似,養(yǎng)廉銀具體發(fā)放標準寫到奏疏里了。”
“嗯。”朱元璋點了點頭道,“明日朝會的時候,乖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