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謀定
- 平荊州拐呂布,我在三國射穿天下
- 我想戒可樂
- 2226字
- 2024-06-09 11:26:00
虎頭山一戰剿滅張虎、陳生后,劉表在荊州的聲望如日中天。
百姓聽說劉琦拒絕黃巾賊投降,沒有罵劉琦嗜殺,反而拍手稱快,小李廣、玉麒麟的稱呼開始在民間流傳。
襄陽平定,治所自然遷到了襄陽。
至此,南郡和長沙兩郡都在劉表的控制之下。
蔡家和蒯家也獲得了回報。
在更換的官員中推薦了他們的子弟,劉表一一應允。
劉表在荊州不但站穩了根腳,還打開了局面。
南據江陵、北收襄陽的戰略規劃初步得到實施。
其余五郡中,江夏和桂陽立即歸附;
南陽被袁術控制,只有徐徐圖之。
武陵張羨割據、零陵貝羽作亂,等消化了目前的地盤,接下來就是平定這兩郡。
襄陽新的刺史府邸中。
劉表在書房中把劉琦叫了進去。
劉琦進到書房,見到劉表正在竹簡上書寫:愛民養士。
看到這四個字,劉琦若有所思,誰說劉表平庸無能,便宜老爹這是有了平衡士家豪族的想法了。
劉表寫完,放下毛筆,問道:“琦兒覺得為父這四字寫的如何?”
劉琦知道劉表問的不是字寫的好壞:“父親想收攏流民,開墾荒地;招募人才補充官吏,是欲防備蔡、蒯等荊州豪強么?”
劉表聞言大悅:“不愧是吾麒麟兒矣,聞弦知雅意。”
“重用蔡、蒯兩家之人,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我聞韓嵩,劉先、鄧義皆為南陽名士,吾欲引為幕僚。”
幕僚里換上聽話的自己人,這是必須的,劉琦還建議:“孩兒相信父親的眼光,孩琦以為父親可以適當提拔其余大家族的子弟,以豪門制衡豪門。”
劉表無奈回道:“荊州士族豪門互通姻親,盤根錯節,已為一體。”
劉琦點頭稱是:“還是父親看的通透。”
“襄陽還有一位高人,叫做龐德公,若能得他相助,荊州必然大治,過幾日,你便與我一同前去拜訪。”
龐家已經有龐季相助,已經代表明了龐家的立場,劉表要說動龐德公很難,不過對于傳說中的這位荊州最德高望重的隱士,劉琦還是很感興趣。
“琦也想見識龐德公的風采。”
接著劉琦話鋒一轉,“父親關心政事,兵事不可廢,可讓堂兄領一郡之兵事,招兵買馬,以剿匪為名,練兵強軍。”
“父親可任命劉磐為長沙兵曹掾,昨夜蔡瑁分兵五千,則不必歸還”。
劉表撫須大笑,“我曾問蔡、蒯兩人,吾兒如何;蔡瑁說你面善腹黑,蒯越說你胸有猛虎,我猶不信,今日倒是信了。”
“父親莫要取笑,還有一事要稟明父親,黃家宗長黃承彥欲資助孩兒建立一曲五百精兵,我答應了。”
劉表稱好,黃家這其實也是表態支持自己,對于五百兵馬成了劉琦的私人部曲,劉表并未在意,“如此甚好,琦兒有近衛五百,也可確保萬一。”
正說著,蔡五在書房外稟報,蔡瑁來訪,說是來找公子。
蔡瑁來刺史府不見劉表,卻找劉琦,耐人尋味。
劉表看向劉琦,劉琦只得假裝臉紅:“我與蔡家小姐有數面之緣,而且答應過蔡瑁一筆生意……”
劉表釋然,笑意更甚:“聽說蔡家女公子容貌姣好,只是年紀有些大了,你可中意?”
劉琦急忙告退:“我去應付蔡德珪,下次再聽父親教誨。”
說罷逃也似的出了書房。
劉表看著劉琦的身影,暗自尋思,同蔡家聯姻,鞏固政治同盟,也是應有之意,遲早的事。
劉琦出去在前廳看到蔡瑁,快步走到他身旁:“大兄你怎么上我家,不見家父單來尋我?”
“你這話說的,我找你是私事,與劉使君何干?”
“你這樣不妥當,走,去你家說去。”
“我不上門來尋你,你想的起我么?”
“瞧你說的,這不是忙么,家父才拉著我教導呢!”
“那我去面見使君,問個好。”
“見你妹啊,走吧!”
“原來子衿想見我妹啊,好吧,那這就走!”
懶得再廢話,劉琦直接拉著蔡瑁出門
路上蔡瑁就開始埋怨起來,“這襄陽已經姓劉了,精鹽的生意總可以開始做了吧。”
“大兄莫急嘛,去你府上再說。”
“怎能不急,當初是你拿這生意來誆我,現在我蔡家鼎力相助你父子,你不要過河拆橋。”
“什么誆啊誆的,拆橋不拆橋的,咱是一家人,我劉琦是這種人么。”
蔡瑁勒住馬,定定地看著劉琦:“你是!”
劉琦也勒住馬,好笑道:“難不成還要我指天發誓?”
蔡瑁一本正經的樣子立即變成了笑臉:“不用你指天發誓,你做我的妹夫就行。”
劉琦臉一紅,“這…….”
蔡瑁:“怎的,你看不上我妹妹?”
劉琦急忙擺手,手足有些無措:“不是看不上,只是太快了些。”
蔡瑁眼睛一瞇:“既然看的上,那這事就這么說定了。改日我去找使君提親。”
我去,大舅哥,你不是來催單的么,怎么變成催婚了。
劉琦不再糾纏,只是說道:“去了府上再議!”
來到蔡府。
蔡瑁直截了當:“精鹽這生意你究竟怎么打算。”
劉琦也很干脆:“方子可以給你,煉制之法也可以給你,不過你就不怕旁家偷了這么技藝?”
精煉粗鹽,說難也不難,古代雖然科技落后,但是又不缺聰明人,不懂原理,但是造著你的流程仿制,卻是做的來的。
劉琦強調了一遍:“人無我有,才叫天大的生意。”
蔡瑁剛才還擔心起來,聽劉琦這么一說,就知道劉琦有辦法防止技術泄露。
“我就曉得你早有主意,只說怎么弄吧。”
劉琦說道:“我會把方子傳給三姐兒,也會教會她煉制之法,精鹽的生產由她來把控,這樣你也會放心!”
“什么三姐兒,那是你家娘子!”
“莫要打岔,說正事呢!”
“婚事也是正事!”
“你還想不想做生意了。”
“做,做,行行行,不提婚事了。”
劉琦打算增提高制精鹽的“門檻”,先煉制玻璃,用玻璃器皿煉制粗鹽,造成必須要玻璃器皿作為生產工具的假象。
然后將工藝分成幾部分,將過濾、提純、加熱、萃取都分開,工匠各行其事。
這樣一來,除了蔡家能制玻璃,別無二家。
光是煉制玻璃這“第一步”,就會難到這個時代的人。
當然,劉琦對蔡瑁,也不會說出可以用其他器皿替代的真相。
不然,秘方就不值錢了。
劉琦最后說道:“去把三姐請來,我教她秘法。”
蔡瑁眼睛幾乎瞇成了一條縫:“一時半會肯定學不會,你就在這住下幾日。”
…….